第750章 公主臨朝,群臣圖窮匕見(1 / 2)

萬年公主的話語中透著深深的信任,這讓眾臣們聲討的氣勢為之一滯。

這便是君主獨裁製的令人難搞的一麵了。

如今公主監國,履行皇帝的權力,其他眾臣再是不滿,卻也沒有任何決策的權力,隻能試圖通過言語和聲勢來影響裁判員的決定。

雖然他們知道公主必然會偏袒蘇曜,但卻沒想到居然一介女流,也能如此說得頭頭是道。

公主直接點名設軍衛,分太守兵權,乃是加強中央控製,解地方割據的良策。

這一點確實也讓人很難反駁。

太守權力之大,人所共知。

作為一郡的最高長官,其除治民、進賢、決訟、檢奸外,還可以自行任免所屬掾史,可是人財物和公檢法大權均在手中。

故而,地方太守才被視為封疆大吏,一郡之首如一國之君,絲毫不是虛言。

在大漢,一旦某個官員踏入太守的領域,那麼他便已可入為公卿,而三公、九卿罷政,亦多出為太守,足可見其權柄之盛。

而黃巾之亂後,中央下放了地方太守可募兵自保之權,這一下子,本來隻屬於少數邊郡太守的兵權也在全國範圍普及,地方割據之勢因而也就在所難免。

言官們之前噴蘇曜廢三公九卿,尚可以各種祖製和王莽之類的典故和案例來侃侃而談,如今蘇曜推動的這所謂軍衛製度,一時間眾禦史們還真找不到什麼太好的弱點來。

於是乎,本來他們就集中針對在如此國政大事,蘇曜不經朝議就擅自頒行,有違禮法,不守臣道上。

但是,看公主的態度,想靠這一點搬倒,甚至影響蘇曜恐怕也是非常困難。

言官們啞火,這一幕看得司空種拂緊咬銀牙,著急上火,正考慮是不是先擱置這一點,把矛頭重新集中回之前聲討廢三公九卿的問題上時,太尉趙謙站了出來。

“公主殿下,臣以為大將軍此次設軍衛分太守之權的做法,本心也許不壞,但恐遺禍無窮!”

太尉趙謙的聲音沉穩而有力,他的出現讓種拂等眾臣們都突然眼前一亮。

太尉,乃是三公之首,品秩萬石,為全國最高軍事長官,除了評定全國武官的功績高下、以為升降的依據外,就是作為皇帝的最高軍事顧問。

沒錯,顧問。

太尉並無軍事指揮權,這便是太尉與大將軍職能中交叉又不同的一點。

故而,此時對於蘇曜改革軍製,太尉趙謙可以說是當下最有發言權的一位。

趙謙看了眼手上捧著的笏板,緊接著又摸了把微微發白的胡須,在眾人驚異、期待的目光中,明確說:

“我觀大將軍改革,以中郎將和校尉等統領地方兵馬,募兵操演,築堡設鎮,其雖分太守之權,軍政分立,但卻不過是重拾昔日郡國都尉之職的做法罷了。”

“世祖中興大漢,正是考慮到郡國都尉手中兵權過重,易生割據之禍,故而才廢除了這一官職,裁撤天下兵馬,將兵權歸太守,方有二百歲和平。”

“如今大將軍又另設軍衛,不過是以中郎將與校尉之名複都尉之實,這豈不是與世祖的初衷背道而馳?”

趙謙的話語擲地有聲,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寂靜。

這一下,不但萬年公主說不出話來了,其餘眾臣也全都陷入了沉思。

種拂更是心中哈哈一笑,暗讚太尉果然名不虛傳,言之有物。

緊接著,他便站出來乘勝追擊:

“太尉所言極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