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精兵三千!”“主簿”諸葛亮說,“其中步卒兩千八百,騎兵二百!”
“養兵之費又要多少?軍糧開銷又要多少?”劉協又問。
“回稟天家,”諸葛亮接著說,“三千精兵一月的軍糧軍餉加在一起,至少要三萬斛,錢糧各半。需支出一萬五千斛米或麥,二百萬錢!”
一月一萬五千斛糧,一年就是十八萬斛!一月二百五錢,一年就需要兩千四百萬......這還隻是人事費,沒算裝備和馬匹呢!
劉協手頭這三千人的裝備基本都是投靠過來時自帶的,馬匹則是部分自帶部分蹭劉表和曹操的。另外,大忠臣劉表還讚助了一些裝備給劉協,不過這些裝備也不夠把雒陽這邊所有的壯丁都武裝起來。
兵多了,養不起,也裝備不起啊!
劉協按下了“暴兵”的心思,繼續問道:“百姓的救濟又要發多少?”
“扣去那三千兵戶和六百一人戶,還有大約七千四百民戶要放糧,”諸葛亮說,“根據人口多寡不同,一個月會放糧二到四斛,總數是每月兩萬斛。”
“百官和他們的僚屬呢?”劉協又問。
他現在還養著一個相當“精簡”的朝廷,真是隻有“百官”......就一百來個公卿!當然了,他們也不是白吃飯的,他們是大漢朝廷的“銷售”和“前台”,負責持節賣官和招待上雒的地方大員、計吏!
不過這些公卿都很“貴”,隨便拉一個出來就個二千石!
另外,許多公卿還有自辟僚屬的權力。這些僚屬也得朝廷發糧放餉,百來公卿征辟的僚屬就過了一千......
“天家,”回答這個問題的又是楊修了,現在朝廷的百官之首還是太尉楊彪,也就是他爹,所以給官員們發放俸祿的工作,也是由他負責的,“百官及其僚屬一月的開支不下兩萬斛米麥和三百萬錢......另外,各個官寺還需要一些公費,每月也要支出二百萬錢。”
一年就是二十四萬斛米麵和六千萬錢......劉協馬上就算出來了,百姓的救濟糧一年也得二十四萬斛,三千精兵一年也要花費十八萬斛糧和兩千四百萬錢。總數就是七十六萬斛糧和八千四百萬錢!
這還沒算劉協自己的宮廷的開銷呢!如果算上宮裡麵的花銷,那一年就得八十萬斛糧和一萬萬錢......壓力山大啊!
劉協都有點後悔自己當“洛邑天子”的決定了......洛邑天子地盤太小,有點養不起啊!
不過世上沒有後悔藥,他現在都已經當上擁兵三千的天子了,還有諸葛亮、周瑜輔佐,哪裡還能後退?真要退縮了,隻怕會被曹奸雄管得更死!
畢竟這個曹奸雄已經知道劉協有野心有手段了!
所以現在隻能進步,不能倒退了!得向著“八分天下”的方向努力啊!
等有了“八分天下”,應該就可以躺平了......
想到這裡,劉協就猛吸了口氣兒,然後看著自己的幾個心腹,萬分凝重地說:“我等如今不能坐吃山空,必須得艱苦奮鬥,自力更生!”
艱苦奮鬥?得多苦啊?
幾個心腹都不大明白天子的意思,隻是望著劉協。
劉協解釋道:“我的意思就是元旦前後這段時間,咱們都努努力,也彆做五休一了,我和你們一起加班,爭取把屯田分地的事兒給辦妥了。隻要把屯田的事兒辦好了,城外的荒地到了明年秋天就是良田了......朝廷應該就能自力更生了!然後,咱們就能謀求西進了!”
劉協這話說的就是一個乾勁十足的創業公司的老板一樣,鼓勵手下的員工跟在他一起“007”!
不過劉協這幫“員工”好像不吃這一套,也沒人跟著瞎激動,反而你一言我一語的教劉協怎麼做事兒了。
“天家,雒陽城外的土地大多都是有主人的,就這麼分了不大合適吧?”
“天家,要不就恢複國初二十級爵製吧,這樣才能名正言順,而且還能激勵百姓從軍力戰!”
“天家,是不是要給城中的百官和各個官寺也分一點?這樣公卿子弟和世家部曲,也能在戰時從軍衛國!”
“天家,朝廷還是應該在重新執行二十級爵製時照顧司隸大族的利益,得讓他們有收複家鄉,重振家業的希望......隻要司隸世家都為天家所用,大漢何愁不能複興?”
“對,對,我大漢乃是與世家大族共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