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看父皇憂愁,所以再想怎麼解決糧食問題。”
秦皇心裡一暖,玩笑道:“那你想到什麼辦法了?”
“兒臣認為,缺糧之事倒不算太難,父皇可以籌糧,亦或者對那些氏族提前收取明年賦稅,然後免去一些賦稅,氏族重利,肯定願意提前繳納賦稅,而且此事也算一件善事,倒也有名。”
“兒臣在想,如何治根。”
“哦,治根?”
“你想到什麼辦法了?”
秦皇臉上變得有些認真起來,驚奇問道。
“往年賑災隻疏於表,而未除根,隻有解決大旱的問題,這樣百姓們才會安居樂業,吃飽飯。”
聽到這話,秦皇臉上沒有一絲變化,賑災的根源,朝堂上早已知曉,難得是沒有辦法。
想到這,他搖頭說道:“天災大旱,非人力可為,這很難解決。”
“不,兒臣認為此事可以解決。”
他話音剛落,秦恒的聲音就在大殿上響了起來。
“如何解決?”秦皇一愣,下意識問道。
“據兒臣所知,與大乾交彙處有一江河,是禹江。”
“我們可以挖渠引水,南水北調,如此一來北方之地可以用之澆灌,自然就解決了大旱問題。”
秦皇一愣,看向秦恒的目光有些驚訝,這個兒子是真敢說。
從禹江引水,這可不是說說。
以大秦現在的國力,再加上每年的災民,想挖渠引水幾乎沒有可能。
此事弄不好,就會半途而廢,勞財傷命,如果這樣,還不如現在這樣。
“父皇可是擔心現在大秦國力的問題?”
秦恒的聲音再次響起,
秦皇收回思緒,目光複雜的看著他:“你說得不錯,這個辦法雖然很好,完全能夠解決北方大旱的問題,但是以大秦現在的情況,幾乎不可能成功。”
“不,兒臣認為,以現在大秦的國力,可以成功。”秦恒搖頭否認。
“你說說。”
“首先,挖渠運河不光可以解決大旱的問題,還能利國。”
“其一,南北運輸更為快捷,運河開通後就可以由水路相接。”
“其二,父皇文韜武略,登基時曾明誌要一統三國,然大乾富庶,水軍強盛,父皇要想攻占大乾,肯定要有水軍,運通一旦開通,我們大秦很快就可以擁有強大的水軍。”
“其三,運河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