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鋅一生征戰未嘗一敗,甚至他還聽說,就是因為此人的存在,大乾才一直沒有北上討伐。
大秦所有將領,沒有不佩服此人的,就連呂奉先也是多次揚言,除了放當今秦皇,唯一佩服的就是韓鋅。
還有傳言,若不是韓鋅身體不好,太尉之位落不到武堅頭上。
對於這個人,秦恒並未見過,主要是此人平日裡一向深居簡出,不理政事,屬於半官半休的狀態。
“那太尉呢?”秦恒再次追問。
“也不會,武堅擔任太尉多年,可謂是門將遍布大秦,其家族勢力也不可小覷,如果為了給呂奉先騰出位置,會寒了這些人的心,到時候朝堂上又會迎來一場地震,陛下肯定不會讓這種情況出現。”劉紀緩緩分析著這種形勢。
秦恒聽得不由自主地點著頭,仔細一想確實如此,畢竟這種理由太寒人心。
“那呂奉先若不能再進一步,會不會寒了北軍將士的心。”他又有些疑惑。
自古就有這種封無可封的例子,到最後寒了許多將士的心,帶來了一係列的禍事。
天子無封,心有不安。
若是天子有封,更會不安!
功高蓋世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嫉。
飛鳥儘,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這就是最真實的情況,古今往來,立下赫赫戰功,封無可封,能活到最後的,幾乎寥寥無幾。
“如果我沒猜錯,陛下應該會從其他方麵多賞一些。”劉紀皺著眉頭說道。
“其他方麵……”秦恒了然地點了點頭。
那無非就是金銀細軟,增加食邑。
四大邊境統領食邑七千,莫非父皇能賞到萬戶?
秦恒心裡暗自猜測。
對於呂奉先封賞之事,秦恒並沒有過多猜測,帝王的心思,尋常之人豈能猜到。
所有事情,等待年關就會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