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愉悅甚至讓他向那劍之世界輸出的自然之力都不自覺加大了不少。
他的自然之力,此刻仿若洶湧澎湃的滔滔江水,帶著排山倒海之勢,注入劍之世界,讓劍之世界的威力更上一層樓。
西方二聖則死死盯著四位三世佛的慘狀,雙眼仿佛要噴出火來,胸膛劇烈起伏,幾乎要被怒火炸裂。
這怒火,如同來自地獄深淵的熊熊烈焰,燃燒著他們的內心,讓他們口乾舌燥,仿佛整個靈魂都要被這股憤怒的火焰吞噬。
他們耗費無儘歲月的心血,如同精心雕琢的絕世珍寶,就這樣被釋迦牟尼無情地拔除。
一想到釋迦牟尼曾經還是他們最看好的後輩,宛如他們親手培育的參天大樹,卻在成長之後,反手將他們耗儘無數心血、曆經數次如同天崩地裂般的大劫才艱難建立起來的佛教連根掘起,他們的心就如同被萬箭穿心,痛得幾乎要窒息。
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痛,是對自己心血付諸東流的不甘,是對背叛者的憤怒,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讓他們這兩位高高在上的聖人,此刻也難以維持往日的平靜與威嚴。
……
唯有通天教主,看向多寶道人所化的如來佛祖時,眼神中不自覺地流露出一抹深深的不忍。
那眼神,仿佛是在凝視著一件被歲月無情摧殘的絕世珍寶,滿是憐惜與痛心。
尤其是當他聽到多寶道人那如泣如訴、帶著無儘痛苦的嗚咽,聲聲呼喊著?“師父”?的時候,通天教主心中那如萬年寒冰般的冷酷,瞬間被一股洶湧澎湃的舐犢之情徹底融化。
那一刻,通天教主毫不猶豫地分出一道分身,那分身如同一道閃電般疾衝向多寶道人,穩穩地將他接住。
通天教主的聲音,變得前所未有的溫和,恰似春日裡那輕柔拂過大地的微風,又如一位滿心擔憂兒子安危的父親,充滿了無儘的慈愛與關懷。
“師父在這呢。”
“放心吧,師父會治好你的。”
話語中,仿佛蘊含著無儘的力量與承諾,能驅散多寶道人心中的恐懼與痛苦。
通天教主的分身隨即分出一些聖人之力,那聖人之力如同璀璨的星辰之光,溫柔而堅定地將多寶道人即將如風中殘燭般潰散的生命之火穩住。
儘管多寶道人此刻依舊狀態極差,仿佛一片在狂風中搖搖欲墜的殘葉,但好在那最關鍵的生命之火,在通天教主的努力下,頑強地跳動著,保住了性命。
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他幾位三世佛。
他們雖然傷勢相較多寶道人而言,看似輕了一些,可在這殘酷的戰場上,沒有人如通天教主對多寶道人那般,為他們維穩傷勢,重新點燃那即將熄滅的生命燭火。
他們就如同被世界遺忘的孤魂,在痛苦與絕望中,生命的氣息漸漸消散。
最終,他們緩緩地、無聲無息地化作了這無限永恒與輪回的養料,如同塵埃般消逝在茫茫天地之間,隻留下一片令人唏噓的空寂。
通天教主的分身妥善做好這一切後,眼神瞬間變得如冰刀般冰冷,狠狠地剮了西方二聖一眼。
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他們的靈魂,將他們內心的醜惡與算計一覽無餘。
然而,西方二聖卻眼觀鼻,鼻觀心,裝作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刻意忽視了通天教主那充滿憤怒與譴責的目光。
通天教主又怎會不清楚,多寶道人叛離截教,轉而加入佛教成為如來佛祖,這背後定然是西方二聖那見不得人的手筆。
就拿剛剛來說,釋迦牟尼才將多寶道人靈台之上縈繞的佛道吸收,多寶道人便立刻目光清明,緊接著便痛苦地呼喚著通天教主。
若不是這兩個毫無底線、不要麵皮的西方二聖從中作梗,性格脾性與他最為相似的大弟子,又怎麼會忍心拋下自己最敬愛的師父,以及那些最寵愛的師弟師妹們,去加入那所謂的佛教。
隻不過,此刻大敵李天元當前,猶如一座橫亙在眾人麵前的巍峨高山,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通天教主深知,內部紛爭隻會讓他們陷入更加危險的境地。
所以,他暫時強忍著心中的怒火,不想與西方二聖計較。
但是,這個仇,他已經深深地刻在了心裡,如同用最鋒利的刀劍銘刻在靈魂深處,未來,他一定會讓西方二聖為他們的所作所為付出慘痛的代價!
……
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見通天教主那如利刃般的目光終於從自己身上移開,不再關注自己,二人不約而同地微微鬆了一口氣,仿佛壓在心頭的千斤巨石稍稍挪開了些許。
他們緩緩對視,目光交彙間,皆是看到了對方眼中那如黃蓮般苦澀、帶著自嘲意味的苦笑神情。
遙想當年,那是一段令他們刻骨銘心的黑暗歲月。
釋迦牟尼竟決然叛離佛教,而後與軒轅人皇攜手,宛如兩顆災星碰撞,瞬間掀起一場足以席卷整個洪荒世界的恐怖風暴。
這場風暴,猶如來自地獄的滅世狂潮,所到之處,天地變色,萬物哀嚎。
而他們曾經如日中天、輝煌無比的佛教,在這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大劫中,就像一座被洶湧海嘯衝擊的巍峨巨峰,開始搖搖欲墜,逐漸走向衰落。
那原本璀璨如星辰的佛教光輝,在這場風暴的肆虐下,如風中殘燭,變得黯淡無光。
在佛教岌岌可危的絕境下,他們為了挽救佛教的命運,不得已之下,隻能使出一些不光彩的手段,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的竊賊,將多寶道人給搶了過來。
多寶道人,此人性格獨特,性情倨傲,猶如那昂首天際的孤鴻,不屑與凡俗為伍。
又重情重義,恰似那堅固無比的磐石,情義在他心中重如泰山。
他的豪爽更是與他的師父通天教主如出一轍,仿佛是從同一座豪爽的熔爐中鍛造而出的利刃。
這樣的多寶道人,雖然絕頂聰明,智慧猶如浩瀚星辰般璀璨,但也正因他重情重義、性情豪爽的特質,使得他在某些方麵容易被人抓住弱點,進而被控製。
就如同那看似堅不可摧的參天大樹,雖然根係龐大,枝葉繁茂,但隻要找準其薄弱之處,巧妙用力,便有可能將其撼動。
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正是看中了這一點,在他們眼中,多寶道人就像是一顆可以被他們利用的棋子,能在佛教的棋盤上,為他們挽回一些敗局,重拾佛教昔日的輝煌。
然而,他們未曾料到,這一切的發展,會讓他們陷入如今這般複雜而尷尬的境地,麵對通天教主的憤怒與指責,他們也隻能默默承受,心中滿是苦澀與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