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專訪(2 / 2)

華爾街傳奇 陶良辰 5109 字 10個月前

這些采訪邀請,全都在一天內陸續傳遞到葉冬青麵前,總共二十四家報社、兩家電視台,如果他隻賺到幾十、幾百萬美元,當然不會受到這種關注,短短三個月斬獲數千萬美元的消息,值得那幫傳媒機構紛紛爭搶第一手獨家新聞。

邀請多到讓葉冬青感到為難,上電視台什麼的直接pass掉,名氣和地位都不夠,現在去了隻會丟人,而且還得大老遠飛去洛杉磯。

他選定了一家中文報社準備接受電話采訪,除此之外在《洛杉磯時報》、《舊金山紀事報》、《紐約時報》這三者之間犯了難,論起發行量相差不大,惦記著那條頭版,最終還是選了《紐約時報》做專訪。

比想象中急迫,剛給《紐約時報》那邊回了電話,對方立馬讓他現在就趕去西43街229號,多半是因為明天頭版沒意思,準備臨時撤換的緣故。

印刷報紙的時間一般被安排在十二點之後,以防有什麼突發消息,現在才七點多鐘,能來得及。

*****************

紐約富豪數量眾多,要說《紐約時報》方麵有多重視他,肯定不可能。

葉冬青不過是運氣好,年紀小、還是位華裔,這才受到了點關注,深究原因,主要還是在美國獲得成功的華裔太少,時間過去幾十年,仍然還是李小龍最具代表性,期間出了些富人,諸如王安電腦那個王安,以及雅虎創始人楊致遠等,但影響力十分有限。

本著推廣淡水基金的想法,他迅速收拾好,將女孩交給勞拉幫忙照顧,獨自開車前往約定的地點。

《紐約時報》總部大樓自從上世紀初搬到時代廣場後,近百年都沒換過地方,早已成為標誌性建築之一,他這位土生土長的紐約人認識路。

報社方麵已經提前準備好,攝像師心情似乎蠻糟糕的樣子,估計是因為又要加班的緣故,臭著臉給葉冬青拍了張照,然後讓他去接受采訪。

記者名叫約翰·菲洛,簡單說了些之後,兩人坐在一張辦公桌旁邊,對方拿著本子和錄音筆準備記下些要點。

可以看出多麼不走心,連幫葉冬青倒杯茶的意思都沒有。

這就算了,讓他驚訝的是對方第一個問題就很尖銳:“你搬來美國多久了?我們這個國家很不錯對吧,隻要有能力就可以賺到錢,而且受到法律保護。”

“我家搬來的時間應該你比更長,從小就在這裡長大,先生。”

覺得不舒服,但葉冬青還是耐著性子,語氣平緩地解釋了句,老實說他很不喜歡白人身上常有的優越感,如果這個國家真不錯,那唐人街附近就不會有那麼多窮人了。

“是嗎?我以為你剛移民過來不久呢,看樣子我搜集到的消息有些問題,抱歉,匆忙準備些資料,你回複得太晚我沒時間好好準備。”

約翰·菲洛記者說完乾咳聲,轉移話題問道:“那麼我想知道的是,你究竟做了什麼才在如此短的時間裡,通過石油期貨賺到那麼多錢?”

這才有點正常問題的樣子。

葉冬青回答說:“我讓投資者們相信我,給予極高的回報率,然後我將籌集到的資金用來投資,我的財富並不僅僅隻是來自於原油期貨,投資股票也賺到一筆錢,實際上我仍然繼續持有著他們。”

“所以……有同行說你家裡很有錢,據說在香江十分富裕,這是真的嗎?有位網友猜測你跟一個經營貨輪的家族存在關係,他們的姓氏跟你一樣。”

“姓葉的華人非常多,我父母幾年前因為意外去世,他們隻是普通人,之後寄宿在姑姑家裡長大,沒有所謂的家族背景,我能有現在的成就,都隻是靠我自己的努力。”

“這樣啊。”

菲洛記者聲音聽起來帶著些失望,這不是他希望抓到的新聞內容,繼續在本子上寫著,劃掉幾條原本以為能用上的問題。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