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
綠營兵抽刀,卻不想這刀子還未曾抽了一半,便被葉修文將其按了回去。
綠營兵麵色一驚,“啊?你是武者?”
“知道還問?這銅鑼市,可不是你來撒野的地方。”
葉修文微微一用力,那綠營兵便蹬蹬蹬急退三步,摔了一個屁墩,坐在了地上。而連武者都不是的他,又怎能是葉修文的對手。
“你,你給我等著,這事沒完,”
綠營兵撂下狠話,拔腿就跑,看得眾人,哄堂大笑。
“誒?這不是五爺嗎?”
那賣貨的壯漢眼尖,竟然一眼認出了葉修文的身份,連忙躬身施禮。
葉修文看了看那壯漢,也認出了此人。
這個人,是一個街頭的混混,叫做‘侯三’。沒有什麼武藝,僅是在銅鑼市討生活。
“不必多禮,你這銅鐘不錯,我也正是缺一個賞玩。”葉修文含笑道。
“五爺,您要喜歡,就拿去吧!”那賣銅鐘的侯三,躬身將銅鐘獻上。
“這怎麼行?你自古墓得來,也是費了一番心思,”葉修文道。
“不,不,回稟五爺,這東西,其實是我撿的。我就這麼一說。要是誆騙了彆人,就得了一些錢財。但若是哄了您老人家的錢財,那日後小人,就沒法在銅鑼市混了,嘿嘿,”
侯三緊著賠笑,不敢收錢,留下銅鐘,人便灰溜溜的走了。
由此可見,葉修文這個漕幫的五舵主,在漕幫人眼裡,或許不算什麼,但在這些江湖草莽的眼中,那卻是了不得的大人物。
得罪了五爺,彆說是銅鑼市了,恐怕在整個漕幫的勢力範圍,都將沒有了你的容身之所,甚至被人半夜摘了腦袋,也說不一定。
“嗬嗬,早知如此,何必當初變著法的要去宮門?”
葉修文自嘲的笑了笑,來到了無人之處,仔細端詳那銅鐘上的文字。
但見其文字,儘數以粗細均勻的橫豎線條、斜線條組合而成,即橫畫、直畫、左弧、右弧和圓形,始終都以劃心起筆和劃心收筆,正是‘大篆’最常見的用筆之道。
‘大篆’乃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體。相傳為夏朝伯益所創,隻是葉修文不明白,大篆的銘文,為什麼會出現在這銅鐘之上。
葉修文仔細辨認,此物還達不到夏朝的東西,一定是有人,刻意用大篆來書寫,以防被人洞悉這銅鐘上的秘密。
銅鐘上,葉修文原本猜測是一種武功秘籍,但他卻猜錯了。這上麵記載的,卻是藥方,名曰:太初煉體方。
太初煉體方,乃是武者煉體之用的一方藥方,源自一煉丹的道教門派,
葉修文搜索記憶得知,此方一出,曾經轟動過整個江湖。
試想一下,武者習武,煉體最難,八年可以煉體成功,那都算是勤奮的了。
葉修文十歲習武,今日十七歲有餘,才達到煉體三段。
所以由此可見,武者煉體,是多麼的困難。
但有了這個‘太初煉體方’,卻可以大大的縮短這個煉體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