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道明’祖師僅是擺了一下手,這山體就被洞穿了。
葉修文見此,也是感覺非同小可,這老和尚的功力,恐怕不在傳說境之下。因為葉修文自覺得,自己根本沒有機會接下這一掌。
“祖師真是好功夫啊?”葉修文讚道。
而此時,‘道明’祖師卻笑道:“雕蟲小技而已。”
說到此處,‘道明’祖師頓了一下,然後這才又道:“時才,施主問,為何老衲算出少林會有這一難,卻還坐在這裡不動呢?”
“請祖師開釋!”葉修文微微一欠身道。因為這‘道明’祖師的輩分太高了。
按照玄苦大師來講,葉修文便要稱呼為前輩。而慶元大師,那就要稱之為前輩的前輩了。而這位‘道明’祖師呢,比慶元大師的輩分還要高。所以葉修文也隻能稱之為祖師了,否則說什麼都不好稱呼。
而與此同時,‘道明’祖師則嗬嗬笑道:“你說這人,自打生下來,就知道自己會死,那為什麼,他還要活著呢?”
“有道理啊?”葉修文在心中呢喃道。他剛才問的是,少林遭難,‘道明’祖師知道,卻要袖手旁觀。而‘道明’祖師回答的是,人一生下來就知道自己會死,為什麼還要活著。
這兩者看似沒有什麼關聯,但其實‘道明’祖師已經說明白了。他知道少林遭難,與一下生的嬰兒知道自己要死是一個道理。
隻不過細細想想,卻又有不同,嬰兒知道自己要死,卻無法改變,因為這是自然現象。但是少林遭難,那就不同了,是可以改變的。那麼‘道明’祖師為何還要袖手旁觀呢?
然而也正在這時,‘道明’祖師卻又道:“人生漫長,許是每一個決斷都會有一個不同的結果。世界的格局也會跟著變化,這便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道理。”
眾僧聽了這話,依舊一頭霧水,但葉修文卻聽懂了。打一個比方說,愛迪生沒有勵誌成為一名科學家,又會怎樣?又或者說,比爾蓋茨沒有想到經商,又會怎麼樣?
再打一個比方說,某一位國家的首腦,沒有勵誌走上政客的道路,又會怎樣?這是令人十分值得深思的事情。
所以此時,葉修文懂了,原來‘道明’說的是這個道理。倘若他出手改變了少林的命運,那麼很有可能,接下來整個大明國的命運,就跟著都改變了。
而這種改變,也許是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但或許也會向更壞的方向發展。所以‘道明’祖師才不插手這件事。讓少林遭受一點點的損失,躲過這一劫。
但此時葉修文奇怪的是,‘道明’祖師到底懼怕的是什麼?究竟是什麼事,讓他忌憚,而不出手。
“祖師?能否再多透漏一點天機呢?”葉修文試問道。
“嗬嗬嗬,哪裡有什麼天機啊?阿彌陀佛,老衲隻信命。哈哈哈!”
‘道明’祖師大笑,然後徑奔山下走去。
而此時,葉修文則追問道:“大師?你這是要何處去啊?”
“少林還有一劫,在老衲的身上。施主不是要請老衲出山嗎?老衲隨同你走一遭。不過這八個木頭,你就彆帶了,少林需要他八個守著。而且少林關閉山門,十年謝絕會客,否則少林,便有滅頂之災!”
‘道明’祖師說罷,大笑而去。
葉修文微微一樂,心道:這一次,還真是撿到寶了呢!......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647377658,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