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投資與分地(1 / 2)

在目前的漢國各地,如果說現在最火的是什麼,那一定是分地。

按照漢國最新頒布的土地法,凡是神州移民來到漢國,除按照技能分配之外,隻要是農戶,一律分配土地,按人頭計算,單人二十畝土地,每戶最高一百畝地……

因為地理條件不同,平原地帶,好耕種易收割的土地的價值最高,其次就是臨近水源的土地。

而漢國的領土,基本就是平原少,但是丘陵與荒漠地帶比較多,但還是有一個好處的,那就是比鄰西海岸,光照充足。

雖然陽光太好,也不是一件特彆好的事情,但是對於那些需要光合作用的種植物來說,隻要保證水源正常,那就是一塊難得的好地,而漢國的很多地區,除了像內華達這樣完全荒漠化的地方,哪怕是亞利桑那這種半荒漠是地方,實際上也因為麵積足夠大,依舊有很多適宜耕種的好地。

所缺的,不過是水利罷了。

而以前的西班牙殖民者,乃至墨西哥共和國,都隻是放任不管,甚至對於發展農業,根本就是放任自由,任由當地的農場主,在這片土地上胡亂播種,至於財政,不是還有金礦嗎?

以至於劉鵬後來視察加利福尼亞農業的時候,說過這麼一句話:

“墨西哥人在加利福尼亞唯一的動力就是挖礦,以及用挖來的礦建立一小部分他們生存所需的產業,至於其他的,反正有自由貿易,而且他們還有黃金……至於說這片土地的未來,對不起,沒有未來!!”

而這樣的情況,在漢國接收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當地的礦產被登記到國土資源局(一個專門管理國土資源的部門)。

而且當地的農業技術,也被最大程度的得到了開發。

比如在加利福尼亞境內,有大量河穀,這些河穀,因為光照的原因,在種植水果,乃至小麥,棉花方麵,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在後世的加州,陽光帶來的產業,還是很大的,蔬菜,水果,樣樣都有。

而在這個時期,對不起,墨西哥人根本就沒有打算好好開發,他們隻希望待在他們所建立的大城市內,歌舞升平,享受用金子換來的外國工業品和奢侈品。

和幾百年前發現美洲的西班牙人一模一樣,獲得了巨量的貴金屬,最終卻成全了彆的國家。

造成了歐洲其他國家工業技術,以及規模的進步!!

而漢國對西海岸的開發是徹底的,基本就是先開發當地的礦產,諸如金礦,煤礦,鐵礦等大宗礦產,還有一些小種類礦產。

礦產所產生的財富,大部分由礦產部上交中央財政,剩下一部分交給地方(這在原來是沒有的,而是在這次戰爭結束後,漢國獲得難得的發展時間,劉鵬才主動讓中央財政讓渡一部分利益給地方財政,用於支持地方建設)。

本質上,這就是一場中央財政補貼地方財政的事情。

地方上拿著這筆錢,用於購買所需要的工業設備,包擴蒸汽壓路機,建設地方水泥廠,磚瓦廠等民用設施(這些都是國營企業)。

之所以要就地建設這些大城市已經有的基礎建築材料廠,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運輸成本。

在鐵路沒有通車前,這些基礎建築材料,因為體積,乃至重量等因素,是很難從遙遠的大城市,運送到地方城鎮的,就算運來了,其建設成本也會高至少一倍以上……

這樣而來,本地建設,就成了必然。

而這樣的建設,隨著漢國移民潮的到來,反而促進了地方上的經濟與工業發展。

彆的不說,這些移民需要房子吧,房子從哪裡來??

靠砍木頭,對不起,按照漢國最新成立的環境部規定,除漢國海軍所需的木材外,大部分人砍伐森林,都需要報備,而且配額,幾乎都給了家具,以及其他需要木材的地方。

建築行業,幾乎寥寥無幾。

這代表什麼,這代表漢國背後的國家政策。

畢竟幾個伐木工和幾個木匠,所帶來的效益和就業崗位,是完全不能和水泥廠,磚瓦廠這些近代工廠相提並論的。

但一個新移民,是很難負擔的起,昂貴的建設成本的,畢竟他們來的時候,除了少數人的十兩銀子,乃至幾兩銀子,幾乎一貧如洗。

這個時候,漢國榮耀銀行,就出現了,(榮耀銀行是戰後建立的一家屬於王室的企業,最早的創辦資金來源於漢國王室,是劉鵬主動提出建立的,劉衍同意了)。

這家銀行主要就是借給移民錢,讓他們建設房子,購置家具,以及生活用品。

這樣的舉措,其實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移民的債務負擔。

但是就像劉鵬所說:

“沒有債務,哪來的消費,沒有消費,哪來的稅收呢!!”

更何況,現代銀行體係,以及貨幣發行體係,本質上是隨著債務而擴張的,要不是現在還是金屬貨幣的時代,每發行一個貨幣都需要貴金屬作為支撐。

劉鵬早就借著和英國發展的契機,搞貨幣放水了,當然,以目前漢國的工業,還達不到靠債務,擴張工業經濟消費的能力,但是在力所能及範圍內,用債務刺激消費,還是可以的。

而且對於那些移民來講,他們除了最早購置種子,牲畜,以及繳納稅務,其實隻要熬過第一年,後麵是很輕鬆的,畢竟對於東方的農民來說,低消費,高儲蓄,是他們幾千年來的本能。

但對於漢國這麼一個需要消費來提振工業的國家來說,你光儲蓄不消費,那根本就是逼我投資嘛!!

所以怎麼著都得想辦法讓你消費,而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債務,讓債務變成消費。

要知道現代經濟的三架馬車,消費,出口,投資。

這其中,出口剛剛開始,還沒有出現大的收益,而投資目前正在發威,尤其獲得鐵路投資,乃至英法兩國的投資後,漢國的投資經濟的規模正在出現溢出效應……

其表現為,漢國的工業生產規模加大,以及地方財政因為建設好轉,就業崗位增多。

甚至光是一個投資一千五百萬華元的西京鐵路,就給漢國帶來了至少三千萬以上潛在的收益……

這些收益包括未來乘坐火車給沿途帶來的經濟,乃至鐵路本身對包括鋼鐵在內的多個行業的拉動。

甚至包括了就業,要知道一個一千二百公裡的鐵路,在這個時代,最起碼需要上萬工人才能夠完成,這些人獲得工作崗位後,是不是要消費,又產生了一批新的圍繞在鐵路係統之外的消費產業……

綜上所述,一條這樣的鐵路,最起碼能夠養活未來鐵路沿線的十幾萬人,這絕不是誇張。

這還隻是一條京西鐵路所帶來的好處,固然有這條鐵路線是漢國人口最多,最稠密的地區,但也不能忽視,鐵路本身帶來的重要意義。

而這還隻是投資經濟中的一部分,不包括即將啟動的大規模移民建設,這些建設包括移民點附近的學校,醫療資源的建設,這些才是事關漢國未來的重中之重。

學校代表教育,而教育代表未來,這些都是必須要投資的,而醫療在這個時代,其實就是赤腳醫生,普通的小診所,隻能治療一些基礎疾病,大部分醫生都是流水線培訓下來,基本就是一個模板。

想要什麼神醫,望聞問切,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能給你把小毛病治好,牛痘接上,在這個時代,那就是良醫!!

因為戰爭的結束,還有部分軍隊的裁撤,加上大量外部投資以及內部投資所帶來的經濟效應,漢國目前才有能力在這幾百萬人身上投錢砸教育,搞基礎醫療,提高人類壽命。

彆的不說,隻要漢國能把人均壽命搞到五十,那漢國就是這個時代的文明燈塔,不因為彆的,因為這個時代的大部分國家,還是三四十歲,英國也是如此。

為了這些,劉鵬提出了喝熱水,洗熱水澡的衛生口號。

除此之外,就是漢國的金融了,漢國的金融大致分為幾等,第一等是帝國銀行這種有貨幣發行權的中央銀行,第二種則是像榮耀銀行有深厚背景的銀行,第三種則是地方銀行,以及一些被頒發許可證的私人銀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