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陸軍和海軍(2 / 2)

牛放在物資條件更豐富的丘陵地帶,羊放在山下,而且養的很多都是山羊。

而且更可怕的就是當地除了陸軍士官學校的人,連個土著部落都沒有,這也就意味著,連牛羊都要他們自己放養。

而其他地方都給養要三個月才送一次,雖然一次就夠吃幾個月,甚至還有至少半年的存糧,但是也多是一些麵粉大米之類的主食……

至於說新鮮水果,想都不要想,沒辦法,隻能逼著士官學校的師生,在附近山林裡麵自己種水果,尤其是附近山頭的橙子,一到成熟季節,總有學員去偷。

李子豪每個月,都有那麼一到兩天,被安排放羊,或者放牛。

以至於士官學校的校長羅士番都說:“我們陸軍士官學校,不僅僅教學員軍事本領,教他們如何打仗,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軍人,最重要的是,我們教會了他們如何生存……讓他們在任何困難的情況下,都能生存下來。”

雖然有些誇大其詞,但是細想之下,還真是如此。

李子豪吃完飯後,線回到宿舍休息了一陣。

躺在床上翻開那本由普魯士軍事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於1832年所編著的戰爭論。

戰爭不是消遣,不是一種追求冒險和賭輸贏的純粹的娛樂,也不是靈機一動的產物,而是為了達到嚴肅的目的而采取的嚴肅的手段。

什麼樣的人才適於被稱為軍事天才?

這種人與其說是有創造精神的人,不如說是有鑽研精神的人,與其說是單方麵發展的人,不如說是全麵發展的人;與其說是容易激動的人,不如說是頭腦冷靜的人。

李子豪表情專注的看著戰爭論這本書上,所說的觀點。

“克勞塞維茨……他是一個怎樣的人,為什麼會寫出這樣的書??”李子豪看著上麵各種衝擊他心靈的言論,有些驚訝於克勞塞維茨這個洋人的軍事素質和戰略能力。

“普魯士,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李子豪看著在克勞塞維茨後麵的普魯士三個小字,有些幻想普魯士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普魯士,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直到去上課的時候,李子豪心裡,還裝著剛剛的想法。

一個下午,李子豪,先後學了步兵行動戰術,步兵指揮,步炮協同等有關陸軍戰術方麵的課程。

而等到他結束這些繁瑣都課程後,就一頭紮進了圖書館,尋找起了有關普魯士的信息。

當得知普魯士目前隻是歐洲的一個三流列強之後,李子豪有些懵了,在他看來能夠誕生戰爭論這樣軍事名著的國家,必定是個強國。

因為隻有強國才有孕育強大戰略家,軍事家的土壤。

但他忘了,越是弱國,越是需要戰略家為這個國家而指點方向,越需要軍事家為這個,解決強大道路上的絆腳石。

就和春秋時的軍事家一樣,他們全都在當時最強大的國家嗎??

所以國家大小,是不能完全作為依據的。

………………………………………

金山港,漢國海軍的母港。

因為金山港足夠大,所以分出來一部分作為軍用港口,和民用的商業港口,完全的分開了。

一艘新建造的風帆訓練艦正在準備出港。

船上穿著海藍色製服,戴著白色大簷帽的海軍學員們。

海軍的學院和陸軍最大是不同,就是去掉了士官兩個字。

也把學校改為了學院。

全稱漢國海軍學院!!

而這一切都原因就是海軍不願意和陸軍有太多的接觸,尤其是在八二炮兵變後,上百名原陸軍炮手回到陸軍,更是讓海軍對陸軍的印象,更加惡劣了。

甚至某些海軍軍官說出了:

“當今世界是殖民地時,是貿易的時代,也是一個海軍的時代,而陸軍不過是一個附屬於海軍的軍種,他們唯一的作用就是在岸上打土著……打那些他們自認為有成就感到對手!!”

這句話可以說是相當不客觀,因為這句話,差一點引起了海陸兩軍的罵戰。

當然陸軍的反擊也很犀利。

某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陸軍軍官就回懟道:“如果是英國海軍說的這句話,我甚至會直接閉嘴,並表示認同,但是在我們的國家,有人大言不慚的表示海軍比陸軍重要,陸軍是海軍的附屬,那麼這個人要麼是瘋了,要麼是認為他們已經比英國皇家海軍還要強大了……足以讓他們稱霸全球了!!”

海陸兩軍因為這事,互不相讓,誰也不肯低頭。

一直到現在,海軍和陸軍碰到一起,要麼就是各做各的,甚至一些地方,連招呼都不會打一聲,就當對方不存在一樣。

哪怕海陸雙方部長,共同呼籲海陸兩軍要團結,但也隻是稍稍的緩和了一下氣氛……

無非是把不說話,變成了可以說話,把不交流,變成了可以交流。

但是這依舊阻擋不了海陸兩軍,因為現實原因而產生的,無法調和的矛盾。

事實上,從漢國陸軍原來侵占海軍軍費,以及今年消減陸軍軍費,增加海軍軍費,都讓海軍和陸軍,互相視對方為最大的競爭對手,甚至沒有之一。

那些天天鼓吹要削減軍費,改善民生的文官都要靠後。

當然,也不能說海陸兩軍完全不合作,畢竟在和文官們商討軍費的問題上,兩軍的利益還是一致的。

但是也隻是維持到總的軍費商討完畢後,一但到了分配環節,那就和菜市場大爺大媽吵架沒有什麼區彆……說急了就是互噴。

什麼,你說你不會噴?

不會噴你做什麼軍方代表,讓我來。

當然,無論海陸兩軍怎麼噴,目前都是以往一個底線,那就是不能以傷害漢國國家利益為前提。

而經過長時間的較量後,漢國陸軍和海軍的軍費占比,基本維持在六比四的階段。

即陸軍百分之六十,海軍百分之四十。

如果按照原來的軍費數目,陸軍絕對要罵娘,但是自從去年底,戰爭結束,陸軍裁撤整編一部分部隊後,在加上漢國因為經濟發展,總的財政收入是呈直線增長的……

這樣也就帶來一個好處,那就是漢國的軍費,按照和平時期的水平,不僅沒有減少,而且還增加了不少。

這也是陸軍之所以能夠維持住幾萬人規模正規軍,以及大規模換裝閃電步槍的底氣。

而海軍也不遑多讓,光是采購五艘軍艦中,前段時間剛剛到港的兩艘四級風帆戰艦,就需要至少六百多人的職業海軍士兵和軍官……

這樣的人數缺口下,更顯的那些來自英國的雇傭軍隊重要性,要不然靠海軍自己培養的人才,哪怕提前畢業,也填不夠人數。

而這也是剛剛訓練艦出港的真正原因,是真的缺人啊!!

求打賞,求全訂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