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1年十一月中旬,距離結束這一年,也隻剩下了一個半月的時間。
美國南方州,是美國最大,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棉花生產區,每年生產天量的棉花,被運送往海外銷售。
而這些棉花的最大買家,和漢國一樣,都是英國人。
這個時期的大英帝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紡織製造,以及輸出國。
在全世界很多地方,你都能夠看到英國的機製印花布。
但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這背後的棉花是誰提供的……美國!!
是這個偏居遙遠新大陸的國家。
按照後世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的統計,美國生產出來的棉花,相當於英國八億磅消費量的百分之七十七,法蘭西一億九千萬磅的百分之九十,德意誌關稅同盟的百分之六十,沙俄的百分之九十二。
誠然這是十年後的數據,但在這個時期,美國的棉花的重要性實際就已經顯現出來了。
從紐約港,到美國東海岸各大港口中,每年的棉花收貨季節,到處都是運棉船,一刻不停的運送著棉花,以至於棉花這種看起來雪白的農作物,在當今學界,又被稱為白色黃金。
因為它實在太值錢了!!
按照原來的價格,一磅棉花是十美分左右,哪怕按照目前大麵積擴產後下跌的價格,也有八美分。
哪怕按照如今的價格,每年從美國出口的棉花也在五億美元以上,相當於一億英鎊,而且有可能比這個數字還要高。
而且這其中的利潤是非常高的,畢竟這玩意最大成本,土地和勞動力,美國南方的農場主們,已經非常高效的解決了。
畢竟除了早期賣嘿奴的時候,價格很高,到後來,隨著女嘿奴的增多。
這些美國南方農場主已經開始嘗試自行培育黑奴,以方便他們降低本來就不怎麼高的生產成本。
南方的農場主們,每天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和他們北方那些苦哈哈的工商企業主同胞們,完全就是兩個世界。
以至於某個北方企業主就曾說過這麼一句話:
“當我在充滿黃油,黑煤的工廠裡工作,賺取微薄的利潤時,我們的南方朋友,已經睡在柔軟的天鵝床上,數著綠油油的美鈔,沒準還有英鎊……而這一切,隻是他家裡那上萬英畝的棉田一個月,甚至一個禮拜,所帶來的財富……”
“上帝真不公平,憑什麼我們這些人那麼努力的生產商品,卻活的和狗一樣,到底發生了什麼??”
從這就可以看出,北方的那些工商資本對於南方那些農場主的羨慕嫉妒。
畢竟這幫家夥,一不用建設工廠,二不用招攬工人,三不用付生產時的雜費。
完全靠著那些遼闊的土地,以及幾乎不要錢的嘿奴來工作,然後每到棉花收貨季,這幫家夥就隻需要采摘好棉花,賣給英國人,法蘭西人就行。
無論是哪國商人,都會給他們錢的,這是這些北方企業主,最大的夢想,躺著賺錢。
除了對南方農場主的嫉妒之外,北方最大的困難是因為工業的不斷發展,而不斷短缺的勞動力,以及市場。
本來南方和北方是非常好的互補,南方出原材料和勞動力,北方出工業。
兩方一結合,美國的工業規模不僅擴大了,國內市場也更大了,國力自然也更強了。
但現實往往比所有人想的還要荒誕。
因為和英國乃至其他歐洲國家的合作關係,南方從歐洲賺來的錢,很大一部分又還給了歐洲。
那些南方農場主,喝著法國的葡萄酒香檳,用著英國產的工業品,就連吃的菜,也是法國菜。
可以說,他們和北方根本就不是一條路的。
如果按照經濟學理論,這兩塊完全相斥的地方,本來應該是兩個國家,但現實是,他們都是一個國家,他們都屬於美利堅合眾國……
這就更加麻煩了,如果是兩個不一樣的國家,那麼無論對方怎麼樣,都不關他們的事,但是如果是一個國家,那麼一些小心思也就出來了。
今年上任的美國總統,一個來自南方州的美國總統,約翰.泰勒。
他就是一個主張解決奴隸製的總統,當然,他主張的是溫和解決,慢慢消除南北矛盾。
這裡麵無一不透露著一個詞,那就是緩和,約翰.泰勒很清楚,解決是不可能真的解決的,要是真的解決奴隸製,他這個總統也就乾不下去了,遲早得滾蛋。
所以他的目的就是借消除奴隸製,來為南北各方找一個大家都能夠接受的條件。
就像樹人先生所說,想開窗戶,得先掀屋頂,這樣大家自然就開窗了!!
借著消除奴隸製,來逼迫兩方讓步,找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辦法。
但很可惜,沒有!!
美國國內的南北矛盾,不是奴隸製那麼簡單,它涉及了美國未來的走向,是發展工業,發展像英國那樣龐大的工業體係,還是做一個賣白色黃金,躺著數錢的土財主。
這其中北方和南方的矛盾注定是不死不休的,北方需要南方的市場,人口,原材料,來保證北方工業的發展。
而南方想保住奴隸製度,繼續生產棉花,換取海外的奢侈品來滿足他們的欲望,維持他們奢侈的生活。
一句話,要市場沒有,奴隸製不可能解除,這輩子都不可能解除。
也就是說,南方其實很抵觸北方,在很多南方農場主眼中,那個號召消除奴隸製的約翰.泰勒,已經成為了南方的叛徒。
反正某個佐治亞州的農場主就曾說過:“如果誰想觸碰我們的利益,拿走我們的奴隸,不管他們用什麼理由,我都會騎上戰馬,拿上獵槍,和他們戰鬥到底,哪怕他是總統,我也會讓他見識一下,什麼是南方男人的勇氣!!”
一句話,奴隸製度是萬萬不能動的,動了,大家就得翻臉……
實際上,如果不是漢國的存在,這個時候美國國內情況,已經好不到哪去了。
原始軍如果不是侵略墨西哥共和國,獲得了包括加利福尼亞,德克薩斯的大片領土,美國南北矛盾也不可能減緩那麼長時間。
一直拖到二十年後。
可以說,漢國的到來,客觀上來講,促進了美國的團結。
以至於到現在,所謂的消除奴隸製,南北方市場,還處於嘴炮環節。
大家很清楚,這個時候,什麼最重要,誰才是他們的敵人。
但是這也是暫時的,一旦來自漢國的外部威脅結束,美國內部的南北問題,就會重現出現在首位,而且很容易引發全麵的戰爭,這一點,很多美國的有識之士都看的明白。
所以這些人也同樣提出了一個理論,那就是依靠和漢國之間的戰爭,最大程度的整合美國南北各方,用戰爭,來達到完成這件看起來很不容易的事情。
其實千萬不要覺得這件事不可能,很多國家都是從戰爭中誕生的,法蘭西真正的誕生是在英法百年戰爭中,哪怕是後世的神州,也是靠戰爭來整合國內龐大的人口和複雜的領土的。
但同樣這條路也有風險,印度就是一個典型,尼赫魯希望靠著和神州之間的戰爭,來解決印度數千年的頑疾,以及國內鬆散的聯邦。
但可惜,一次熱刀切黃油的戰爭,結束了這一切,也斷送了印度至少百年的未來,從此再也跟不上世界大潮的腳步。
隻能搞所謂的內部改良,而不是改革,因為改革者,已經通通完蛋了,誰還敢改革,老仙嗎??
美國目前的情況也是如此,國內龐大的南北矛盾,使得南北雙方都很難完成有效都統合,那麼戰爭就是唯一的選擇,要麼對外,要麼對內,反正二選一。
而且打的這個敵人,還不能太低,如果太低,就比如美國某些人鼓吹的吞並墨西哥北部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