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戰後影響與調整戰略(1 / 2)

英國,倫敦……

十月的倫敦,就好似一個陰晴不定的少女,一會晴空萬裡,陽光普照大地,一會又陰雨連連,讓人有一種季節在隨時變化的感覺。

街上的行人匆匆忙忙,所有人都像是有事一般,腳步走的飛快。

而倫敦的天氣除了多變以外,就是那永遠都灰蒙蒙的天空。

作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目前世界上工業最龐大的地區,倫敦一直就是世界最先進工業的發源地,倫敦掌握這個時期的工業與科技脈搏。

也正是這些工業,這些科技,讓英國成為了橫跨整個地球的殖民帝國,無論從亞洲,非洲,美洲,還是大西洋,印度洋上的小島,大英帝國都獨占鼇頭。

任何一個看到英國地圖的人都會有一種絕望的感覺,因為此時的英國,其實已經掌握了當今全球大部分海上交通要道,尤其是馬六甲這個聯通東西方,至關重要的海峽,更是讓大英帝國在世界貿易版圖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而英國在大西洋的各大島嶼,以及那支龐大的大西洋艦隊,更是牢牢的控製著歐洲和美洲聯係的要道,隻要皇家海軍想,他們就能封鎖整個歐洲到美洲貿易,雖然這樣的代價是英國無法承受的,但就像是核彈,有和沒有是兩回事!!

如果再加上在印度洋的控製權,整個大英帝國實際已經到達了一個海權帝國的巔峰。

除了沒有壟斷陸路交通,大英帝國幾乎做到了他所能做到的一切。

所以英國的國策一直都很清晰,那就是離岸平衡,即在一塊大陸上保持兩個,或多個勢力相互製衡,英國則依靠海權維持超然地位。

而這個大陸,最初實際就是指歐洲,現在擴展到了整個亞歐大陸。

但這是有漏洞的,那就是亞歐大陸,也就是周邊的邊緣地帶。

這些邊緣地帶,因為人口,資源等問題實際是不足以和人口眾多,曆史悠久的世界島相抗爭的。

但這幾個地方,有個地方卻是異類,那就是美洲,自從哥倫布發現美洲後,這裡先被西班牙人殖民,西班牙人從美洲獲得了大量的白銀黃金,並締造了輝煌一時的西班牙帝國。

而這種靠金錢打造起來的帝國是不長久的,在輝煌後,就是落寞,先是被歐洲其他國家趕超,最後美洲殖民地掀起獨立浪潮……

最終,曾經締造過璀璨輝煌,幅員遼闊的西班牙帝國,就此沒落。

而在這其中又包括了英法百年角逐,也被後世稱為英法百年戰爭,最終以一代人傑拿破侖的兵敗流放作為終結。

自此,英國徹底掌握了全球海權,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大英帝國,也就是日不落帝國!!

而現在就是大英帝國最輝煌的維多利亞時期,這個時期的英國政策激進,手段老辣,皇家海軍縱橫四海,無有敵手。

從倫敦發出的政令可以影響數億人的命運,而維多利亞的盛世還遠未到達巔峰,大英帝國,呈現出一種生機勃勃,這種生機勃勃恰恰是一個帝國最需要的。

這從倫敦街頭普及率極高的自行車就可以看出,倫敦的財富有多麼恐怖。

雖然總說維多利亞時代的普通人生活艱難,但那是要和誰比,如果和廣大殖民地人相比,他們無疑是幸運的,如果和那些貴族相比,那他們無疑是悲慘的。

幸福這個東西很奇怪,但歸根到底,信幸福就是比出來的。

英國人慘,那麼廣大殖民地百姓又算什麼呢??

而英國第一流的戰略家,實際是很清楚英國目前遇到的情況,表麵上英國擁有世界上最值錢的殖民地,占據各大海上交通要道。

看起來大英帝國將長盛不衰,但其實危機往往隱藏在盛世當中。

幾十年前拿破侖的出現,就代表著,歐洲大陸永遠有反對英國,並試圖統一歐洲的力量。

無論是奧地利,法蘭西,還是沙俄,他們哪一個不想主宰歐洲,主宰這個西方文明的中心。

但他們都不敢,不敢做,也不敢說出來,因為他們都知道,在他們背後有一個叫大英帝國的龐大帝國正在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隻要他們有所動作,這個國家一定會像當年組建反法同盟打倒法蘭西帝國一樣,把他們打倒在地。

歐洲局勢就在這樣一個互相妥協,互相糾葛中度過。

直到美洲爆發戰爭!!

對於美洲,歐洲人實際上並不陌生,畢竟每年移民南北美洲,尤其是美國的那麼多人口,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視而不見。

但就像人一樣,他可能意識到了什麼,但他不一定會重視。

畢竟就像歐洲人講的,他們對美洲的一切想象,還是來自地理教課書上那些奇怪動物,以及那些插著羽毛的土著。

但哪怕他們不重視,但都不得不承認一點,那就是歐洲與美洲的糾葛越來越深了。

美洲和歐洲的商貿聯係,其實一直存在,從哥倫布開始,到西班牙在美洲獲取大量金銀,再到各大列強殖民美洲,要說他們對美洲不感興趣,那是不可能的。

畢竟就連一個遠在東歐的沙俄,都跑到美洲搞了一個所謂阿拉斯加殖民地,雖然這個所謂的殖民地,其實一點價值都沒有,唯一的價值可能就是那些海獸皮,但那玩意的價值其實也不算很高。

總的來說,沙俄在美洲更多的是一種,彆人有殖民地,我也要有的衝動。

就算有心往美洲擴張,無論是之前的法蘭西,還是後來的英國乃至美國和漢國,都能輕易的把這頭北極熊伸向美洲的熊爪斬斷……

所以沙俄很聰明,隻是占領阿拉斯加後,就沒有動了,最多占了點太平洋上的島嶼,作為中途的補給基地,然後便什麼都沒有了。

這也是阿拉斯加明明就在英屬加拿大的身邊,英國人卻置之不理的原因,要是在印度,在黑海,英國人早就發揮攪屎棍作風,在沙俄周邊地區,攪動風雲,甚至不排除親自下場,給這頭愚蠢的北極熊,一個深刻的教訓!!

而除了沙俄,在美洲涉及最深的就是法國,但自英法鬥爭,法國被迫把幾百萬平方公裡的路易斯安那賣給美國後,法國人也隻能靠著南美等小塊殖民地,在美洲勉強維持所謂的影響力。

而剩下的歐洲國家,則對美洲,隻能留下羨慕的口水。

就像普魯士駐漢國公使在漢美戰爭結束後,到達德克薩斯參觀時,曾羨慕的表示:

“在這裡我好似看到了整個普魯士,雖然我知道這裡比普魯士更加龐大,土地也更加遼闊,但這裡就是一個新的普魯士,但是可惜,這個新普魯士屬於漢國人了……”

“上帝就像一個賭鬼,他在不停的擲骰子,當他擲到美洲的時候,他留下了土地,森林,以及美麗的風景,擲給歐洲的時候,歐洲最好的土地已經被法國人占據,德意誌散成一地,留給普魯士的又有什麼,什麼也沒有,隻有意誌,而這種意誌,也是普魯士能存活至今的主要原因……”

這是普魯士駐漢公使來到德克薩斯時和身旁陪同的漢國官員所說的一句話,從話裡就可以看出普魯士人的不甘,他們在質問上帝,為什麼這麼不公平,將一切都留給他人,而什麼也沒有留給普魯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