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國九原省,雲中市……
(原時空亞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市,也叫鳳凰城)
該地區氣候炎熱,而且是漢國少有的,一年四季都氣候如夏的地方,炙熱的陽光讓人想起了沿海的漢州省。(加利福尼亞州)
但是相比於靠近沿海的漢州省,九原省因為地處內陸,不靠近海洋的緣故,這裡更加的乾燥和炎熱,溫度常年保持在三十多度,最高氣溫甚至可以達到四十度以上。
在後世,這裡有大量美國的科技存儲企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電子產品,很容易受到潮濕的傷害,而菲尼克斯幾乎有整個北美,最好的儲存環境,因為他一年四季都是如此,都是處於乾燥狀態。
而這樣的菲尼克斯,如果按照正常的走勢下去,肯定成為一個無人區,但好巧不巧,他剛好處於科羅拉多河經過的地方。
科羅拉多河是從落基山脈上方融化的雪水,彙集而成,總流域長度,達到了兩千三百三十公裡,一直流到現在的小西海。(後世的加利福尼亞灣,也就那兩個鉗狀國土所在中間的那塊海域)
也因為靠近科羅拉多河的旁邊,而且相對較近,所以在雲中市四周,是有大量的衝積平原以及綠洲的。
當地的經濟,主要以灌溉農業,以及加工業為主,主要是加工從銅山市來到雲中市的礦產。
把他們二次加工成半成品以及成品,通過最新修建的環漢鐵路,運送到沿海工業發達的漢州地區。
進行三次加工,乃至直接銷售。
而有關的環漢鐵路,是一個龍武四年,也就是漢美戰爭那年,就已經確定的項目,由督辦大臣,魏國公劉鳴負責。
哪怕是在戰後財政困難的那幾年,財政部和漢國鐵路公司,依舊抽出大部分資金支持這條橫跨整個大漢,綿延一萬多公裡的鐵路修建。
而這條鐵路,現在還在繼續往其他新獲得的領土上修建,以聯通其他已經修好的鐵路。
就比如一馬平川,地勢較好的幽州地區,就是目前正在修建的主力,據說是要一直修到龍江港,以將漢國和大西洋鏈接起來。(德克薩斯休斯敦港所在的位置,地處大西洋,靠近美國)
而在整個漢國,修建鐵路,一直都是一個熱門的話題,從蓬萊省這個群島省份,都要修建屬於自己的沿海鐵路,就可以看出。
鐵路,在這個時代意味著什麼。
有了鐵路,人就可以去更遠的地方,遠在千裡之外,甚至萬裡之外的商品,甚至會像海運一樣,來到自己的身邊。
兩地的人和資本會互相流通,最後通過交換,創造出新的財富,而且會比原來前鐵路時代的財富,更加龐大,資金和貨物的流通,也會更加迅速。
就像漢國目前的一句民謠所唱:“穿過了漢州的山穀,來了大戈壁灘,看一看那無邊的沙海,爬一爬那美麗的高山……”
…………
雲中市是一個總人口超過三十萬的城市,這座城市主要以科羅拉多河的灌溉農業,作為糧食和水果來源。
在城市四周,有大量麥田,這些小麥金燦燦的,一看就是到了要收割的季節。
因為自然氣候的原因,當地的小麥基本上是一年三熟,也是因為氣候的原因,當地小麥的口感也更加勁道,哪怕是在西京金山等漢國大城市,雲中小麥,都是十分有名的。
尤其是那些食客老饕們,吃麵隻吃雲中麵粉做的麵
而在這些麥田四周,還有一排又一排修好的水渠,其作用和嶺南省山區差不多,都是用來澆灌農作物。
也因為這樣的澆灌農業,以及自然造就的氣候,當地的糧食,甚至自己都吃不完,還能向外出口。
而除了這些麥田外,雲中最有名的就是西瓜和葡萄。
這裡有漢國最大的葡萄園,這裡生產的葡萄酒,甚至超過了漢州省。
以至於漢國最大酒水飲料品牌堡壘集團,都在雲中市周邊有一座整個漢國最大的葡萄酒酒莊……
該酒莊生產的葡萄酒,占整個堡壘集團下屬葡萄酒品牌的三分之一,可見是有多麼龐大。
而當地的葡萄果農,也靠著給堡壘集團在當地的酒莊供應葡萄,成為了當地的中產階級。
而鄉村地區因為自給自足的緣故,有關中產的評價和城市是大不相同的。
城市內的中產,主要就是按照工資,其他收入來評價。
而由於食物,住房上的消耗,實際能夠存下來的錢,實際不如這些天天待在土地以及果園裡的鄉村中產的。
但也不是沒有毛病,最大的毛病就是消費和享受,在消費上,鄉村中產,主要消費日常生活的工業品,以及偶爾去附近城裡采購食鹽,醬油等調味用品,以及其他鍋碗瓢盆等家庭用品。
再然後就是類似自行車這種用來趕時髦的工業品。
而在其他的城市支出消費上,是比不上天生就住在城裡的城市中產的。
也因此漢國國內,多次提出要振興鄉村消費。
其中阻力最大就是廢除一人二十畝耕地,全家上限一百畝的禁令。
隻不過這個要求,剛剛提出,就被很多人反對。
這些人主要就是老移民,他們認為,自己等人,為漢國這個國家的建立,嘔心瀝血,連命都不要了,才換來了封地的爵位,這些移民什麼都沒有付出,就拿到二十畝地,就已經算是陛下隆恩了。(漢國貴族基本都會有一定比例的封地,和歐洲那種領主製度沒有辦法比,主要就是分地,目前最高的侯爵,也才五萬畝,而且需要自己雇人耕種,實際成本居高不下,賺的錢不多,而公爵主要是王室,由王室發放年金)
也正因為老移民和那幫西京勳貴的反對,這個擴大移民土地法案才沒有通過。
不過還是留了一手,那就是移民可以除家庭或個人土地之外,租用漢國皇室的土地,租金價格適中,既可以給我皇室增收,還可以有效的提高人均擁有土地麵積,以及增加農民收入。(漢國王室擁有大量的土地,比如購買科羅拉多州的錢,就是王室和漢國財政各掏一半,目前一半的科羅拉多地區,都可以算是王室的私產)
而這個計劃,就是劉鵬搞出來的,未嘗沒有更深遠的目的。
………………………………………
“聽說了嗎,上麵說要種棉花,你們說,這能成嗎??”
“我看可以,咱們這地方地處科羅拉多河附近,一年四季都是大太陽,有水有太陽,種棉花正好。”
“我倒是覺得不行,你想,現在最好的土地都給果園了,哪還有那麼地給棉花種??”
雲中城一間咖啡館內,幾個身著絲質短衫長褲,一看就是買賣人打扮的男人,正在討論目前雲中市商界的一個大事,種棉花!!
這個種植棉花,還是新任雲中市長提出來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利用雲中市靠著科羅拉多河,以及一年四季都有陽光,天氣燥熱的緣故,發展棉花種植產業。
在全球日益興旺的棉花紡織產業中,分一杯羹。
按照去年的統計,漢國龍武七年全年就出口了價值一億五千三百萬華元的棉花,其中大部分來自漢州省北門市,該地也被稱為漢國棉花之都,其中大部分出口給了英國人,剩下的則是法國人。
不過隨著漢州棉花種植的飽和,以及漢國國內紡織產業的興起,導致了對棉花原材料的需求增高,漢國國內也在開辟新的棉花種植產地,其中九原的雲中市,以及已經從改名為幽州的德克薩斯地區,是重點的棉花種植推廣對象。
如果說幽州是類似一馬平川的大平原,甚至是資源豐富的寶藏。
那麼九原省的雲中市,因為靠近科羅拉多河,以及自生的陽光優勢,其實更像是埃及的尼羅河三角洲。
而埃及在後世,恰恰是棉花出產大國。
而雲中市這樣的地理環境,被選作為新的棉花生產基地,也是情有可原的。
“要我說,咱們不如繼續修建水庫,開墾荒地,我看河對岸,不是有很多可以開發的土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