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橡膠風雲:戰爭準備與各國反應(1 / 2)

距離漢國向巴西遞交宣戰書,已經過去了兩天,在這兩天內,漢國國內積極的準備著對巴西作戰的方案與軍事物資。

考慮到戰爭主要由海上開始,所以作為戰爭主力的大西洋艦隊,進行了加強,其中主要是增加炮彈,以及在艦人員。

之所以如此,還是因為大西洋條約的限製,因為按照大西洋條約,漢國隻能保持四萬噸左右的海軍戰艦。

雖然在這個鐵甲艦沒有出現的年代,四萬噸實際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噸位。

要知道英國海軍靠近美洲的大西洋分艦隊,也才十二萬噸,雖然隻是一支分艦隊,但考慮到英國的海軍大部分都用來防備歐洲,以及巡遊全球殖民地,這一支分艦隊也是英國能夠拿出來,直接使用,為數不多的海軍艦隊了……

美國大西洋艦隊,其實也隻比漢國大西洋艦隊,多了二萬噸,因為這多出來的二萬噸,漢國可沒少和美國人扯皮,但最終還是因為需要時間發展,暫時妥協了下來,至於以後會怎麼樣,那誰動說不準。

畢竟條約這玩意,本來就是用來撕毀的,之所以現在沒有被撕毀,是因為大家還需要這份條約,等什麼時候不需要了,戰爭也就來了!!

而漢國除了海軍外,在這次的對巴西作戰計劃中,還首次編入了海軍陸戰隊下屬的兩個步兵團。

說是步兵團,實際就是一個擁有皮劃艇的兩棲登陸團。(得益於漢國蓬勃發展的橡膠產業,提前把皮劃艇搞了出來)

其中一個這個兩千人的步兵團,共分為三個步兵營,每營五百人,一共是一千五百人。

還有一個三百人規模的炮兵營,主要是由十八門六磅線膛炮,以及六門九磅線膛炮組成,一共二十四門火炮,除了幾名裝彈,瞄準的炮兵外,剩下的一百多號人,全是輜重兵,負責拉運炮彈和火炮。

剩下的二百人,其中有一百人左右,是團部直屬的警衛,還有五十人是通訊兵,主要負責拉電報線。(自從有線電報出來之後,根據漢國軍隊的組織架構,在團一級,把原來的傳令兵培訓成了電報兵,負責電報線的鏈接,還有對電報信息的接收)

之所以配發五十人,主要還是因為這個時期的電報太麻煩了,一路上需要大量的人來維護,防止敵軍剪斷電報線。

不過有線電報也不是沒有好處,那就是安全。

哪怕是在後世那種信息發達,有衛星通訊的年代,各國都有一支負責拉電報線的士兵,沒彆的原因,就是因為點對點,安全不至於被偵聽。

而團部剩下的五十人就是團指揮官和作戰參謀。(參謀製度是普魯士最先發明,後來普及到全世界,漢國是對參謀製度除普魯士之外,了解最深的國家,在團一級就配屬了作戰參謀,負責全團的指揮和後勤控製,團長反而成了最終下達命令的人)

除此之外,在一支作戰單位中,還有專門組建的後勤保障營,這些後勤保障營,負責漢國軍隊戰爭中的作戰後勤保障。(其實是把原來的什麼輜重營,輜重團整合起來,設在師一級,軍一級,專門作為戰役級彆的配屬)

而在這次戰爭中,除了海軍陸戰隊的兩個團,四千人,陸軍方麵還配屬了一個六千人的主力旅,作為戰略支援力量。(原來漢國一個陸軍旅有七千人,後來根據和平實際的裁剪,目前隻剩下了六千人左右)

這一個陸軍旅,分為兩個步兵團,每個團兩千人。(其中每個步兵團又分為三個步兵營,和海軍陸戰團差不多,唯一的變化是火炮,增加了大口徑的二十四磅線膛炮,替換了原來的十二磅線膛火炮,增加了輜重兵數量)

剩下的則是一個編製有一千二百人的炮兵團和旅屬騎兵營,以及二百人左右的通訊兵和一百人的旅部。

其中炮兵團裝備了二十四門二十四磅線膛火炮,以及十二門三十六磅火炮,火力十分強悍,但帶來的後果就是輜重,以及後勤保障人員的大量激增。

而根據漢國師一級配屬專門的後勤隊伍標準,此次對巴西戰爭中,總共配屬了三個後勤保障營,總共一千八百人,共計三千六百匹軍馬。(即一人配屬兩匹挽馬,一匹拉車,一匹備用,也可以輪換使用)

如果算上各個部隊配屬的軍馬,整個對巴西的漢軍部隊,光軍馬就要超過萬匹。

這還沒有算,在後方準備的騎兵部隊,如果算上這些,光是軍馬就可能超過兩萬匹。

人吃馬嚼,這可不是筆小數目。

事實也確實如此,按照這個先頭部隊計劃,整個對巴西戰爭,光是前期,就要劃掉差不多四百萬華元的軍費,這還沒有算免費征用的商船。(按照漢國內閣前幾年通過的軍事緊急法案,該法案規定,在戰爭時期,漢國軍方,無論陸軍,還是海軍,都有權征用漢國境內的船隻,鐵路,以及馬匹車輛,除損耗外,征用期間,不用再給錢)

(火車加煤支出算軍費支出)

(其實該法案就是一條省錢法案,怎麼省錢怎麼來)

而根據漢國後勤部與財政部統計的數字,如果戰爭是在一個月內,或者兩個禮拜結束,大概花銷了可以控製在六百萬華元以下。

而如果是在一個月以上,兩個月以下,那戰爭軍費就會飆升到一千三百萬華元的水平。

如果打到三個月以上,估摸著應該不會低於兩千萬華元。

以上這些都是單純的戰爭消耗,不算入後來的撫恤金裡麵。

因為戰爭還未開打,誰也不知道會死多少人,按照漢國目前每人撫恤一千華元的標準,死一萬人就得花一千萬華元,十萬人就得一個億,再死下去,得了,政府破產了。(除了撫恤金,還有勳章,以及進忠烈祠的榮譽,死者家屬免稅三年等待遇)

而這個撫恤金製度,是按照漢國本土目前平均薪酬六塊華元算的,一年十二個月就是七十二塊,按照十四年為標準,減掉尾數,得出來的結果。

而十四年,剛剛好可以把一個男孩養成少年。

而這次的戰爭中,因為是跨海作戰,還搞了那麼大,光是龍江港的商船,就被征用了超過百艘,各種噸位都有,一時間,原本每日二百多艘船的龍江港,隻剩下了一半的商船還在貿易了。(龍江港就是德克薩斯休斯敦港)

一時間,在漢國大西洋貿易中,商船極其緊缺,很多商人不得不雇傭價格更貴的美國船,到歐洲貿易,美國船商,借著戰爭,賺的盆滿缽滿。(美國商人看到戰爭機會,坐地起價)

在這場戰爭中,除了海運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陸運,其中主要就是鐵路,漢國去年初修到幽州的環漢鐵路分線,一直通到龍江港。

也是依靠著聯通漢國全境的環漢鐵路,這次漢國才能在短短兩天內,把駐守安西的一個陸軍旅,以及西海岸的兩個海軍陸戰團,以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速度,連人帶裝備,花了四十八小時,送到了龍江港,這個漢巴戰爭的出發點。

而現在漢國各地都鐵路上,都增加了大量運送物資的班列,這些班列上,有運送軍事物資,軍糧,以及凍肉的,還有運送馬匹的。

其中作為漢國兩個最大的養馬省份,漠北和九原,一共提供了超過五萬匹軍馬,大部分都是備用,隻有先頭的一萬匹,送到了前線。

這些軍馬如果是環漢鐵路修建之前,還得先用鐵路運輸一段時間,再下來徒步,花費的時間,至少是目前的三倍。

哪像現在,隻需兩天時間,增加百十節車皮,就送到了前線。

其中的速度,不可同日而語。

除此之外就是漢國的武器彈藥,按照漢國在漢美戰爭後期,修改的後勤條例,漢國的軍事物資,應該以一比二的比例配比。

即軍隊手中有一發子彈,就要在相對於軍事倉庫中,配備兩發。

甚至武器也是如此,考慮到武器的損耗,全漢國陸軍六萬人,一共裝備了,超過十五萬支各型閃電步槍,分為一型和改進過的二型。

光是這批武器,就可以武裝將近十五萬人的陸軍。

如果再算上,漢國民間可以征調的老式1840燧發槍,還有一些民用版線膛獵槍,短時間內,武裝一支幾十萬人的陸軍,根本不在話下。

當然,這種倉促組織起來的軍隊,隻能應付一陣,到後期生產出足夠多的武器,還得組建新的建製派陸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