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製鐵公司……
這是一家漢國鋼鐵業的巨無霸企業,就在前一天,該公司在西京交易所中,市值突破五千萬華元。
一舉奠定了漢國鋼鐵產業龍頭的地位。
而西京製鐵的老板秦藴真也以兩千萬華元身價,位列漢國真金榜第五位。(所謂真金榜,其實就是漢國的富豪榜,真金榜實際就是一個雜誌,每三個月,也就是一季發行一次,每次發行都引起很多人的關注)
而在這個真金榜榜首的是來自南洋的紡織大王霍秋林,他旗下的霍氏紡織公司,掌握著全日本三分之一的生絲采購權,與日本權貴高層有大量的接觸,其家族財產高達六千萬華元。
其二子霍長峰,還娶了日本某個大名的女兒,在日本也算是頗有根基。
事實上,這個所謂的真金榜也就騙騙那些什麼都不知道的老百姓。
那些高層實際都清楚,這大漢朝,最有錢的還是王室,光一個榮耀銀行總存款就超過四個億,這還不算那些王室的私人領地與金礦,乃至被王室資產科投資的企業。
像目前漢國市值最高,達到兩億兩千萬華元的,就有百分之十五的股份是皇室的。
這還不算本來就是王室的金山製藥,這家公司目前的市值已經達到一億三千萬華元,其中有百分之六十股份,直接或間接掌握在王室手中。
要說漢國誰最有錢,誰還能比的上宮裡的那位!!
所以這份真金雜誌又被人戲稱為假金雜誌,因為真金,真龍,從來也沒有入場過,更彆提所謂的上榜了。
但是依舊有很多富豪渴望上這個真金榜,彆的不說,去哪個地方投資,一句真金榜多少名,人家地方衙門就知道該怎麼對待他了。
看起來很誇張,但人性就是如此,要不然也不會有先敬羅衣,後敬人這句話。
畢竟佛靠金裝,人靠衣裝,雖然俗,但人就是這樣,俗裡來俗裡去,最後到死也落了個俗字,埋進了俗到不行的土裡!!
就比如劉鵬自己,嘴裡說,不要與民爭利,要節儉,但最後怎麼了,女人越來越多了,宮裡開銷越來越大了。
可見哪怕是君王,也是人,不是神!!
…………
“目前我們的爐鋼,比原來的厚度,還是韌性,都要強不少,甚至可以直接作為蒸汽船的龍骨。”
“李記者,這邊就是我們的鋼爐……”
西京製鐵公司下屬的某個煉鋼廠中,廠長胡慶之帶著西京日報的采訪記者李文龍,在煉鋼爐前參觀。
“目前我們的爐鋼啊……”
“胡廠長,我想問一下,這個廠每年的產鋼量是多少??”
胡廠長還沒說完,就被李文龍打斷,直接指出了問題的核心,產能!!
“大概是兩千噸左右……”胡廠長思索了一陣,給出了一個模糊的答案。
“這麼少??”李文龍聽到隻有兩千噸鋼材,不由有些詫異,之前看的資料,不都是幾十萬噸嗎??
怎麼現在隻有兩千噸了??
“李記者,你是個大忙人,你是不知道這鋼和鐵的區彆,這自英國人開啟工業化以後,這全世界每年擴張的最快的就是生鐵產量,至於說鋼產量,因為技術和應用的問題,一直都是很低,今年預估我漢國全年的鋼產量,也不過六千噸,就這都算高的,要不是陛下下旨要我們提高鋼產量在總鋼鐵產量中的占比,沒準還會更低……”
胡廠長和李文龍詳細解釋了一遍鋼和鐵的區彆。
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因為目前全世界,都以鐵工業為主,英國就是最好的案例,按照英國1848年記錄,今年大約應該可以達到二百二十萬噸的生鐵產能。(原時空1848年是二百萬噸,因為漢國的影響,增加了二十萬噸)
而漢國去年全年的生鐵產量據工商部披露的數據,大概是在六十萬噸左右。
而今年因為啟動了多個大的基建項目,比如在漢國各地興修水利大橋,以及鐵路支線的衍生,甚至包括後來的漢巴戰爭需求,在這樣的雙重刺激下,開年第一季度就達到了二十萬噸的水平。
哪怕後來有所下降,但今年突破七十萬噸產能,是綽綽有餘的,甚至可能還會更高。
而在這其中,最尷尬的就是鋼產量,整個漢國的鋼產量,從最早的幾百噸,一直到現在的六千噸,其實走的路,已經很快了,英國的鋼產量估計有沒有兩萬噸,都是兩說。
畢竟這個時期,鋼對工業的運用,還沒有那麼厲害。
而如果按照需求推動產能科技來看,屬於鋼的時代還沒有完全到來,哪怕是在後世,鋼的大規模應用,也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後。
其實要胡廠長說,現在漢國這六千噸鋼材,都有些過剩了。
隻不過這些話,他不會當著媒體的麵說出來,畢竟身為鋼鐵行業的人說這樣的話,不是公開和陛下的鋼鐵戰略唱反調嗎??
反調可唱不得啊!!
而一旁的李文龍,李大記者,則一邊拿著黑本子,用鍍金鋼筆把剛剛胡廠長說的那些,快速記下來,一邊詢問道:
“目前工廠的收益怎麼樣??”
“目前我們西京製鐵三廠,已經基本完成了本季度的四十萬元的生產銷售計劃,這個計劃是……”
一聽李記者提起廠子的收益,胡廠長就一本正經,好似給老板秦藴真做彙報一樣,一板一眼的對李記者回答道。
說完之後,胡廠長還多嘴問了一句:“李大記者,剛剛那些要見報是嗎??”胡廠長的臉上透露著一絲忐忑,腦子裡不斷回想從接待到談話,有沒有得罪這個李記者的地方。
“對,我回去後,會把和胡廠長你的談話,彙總成一篇文章,過幾天發表在西京日報的側版。”李記者頭都不抬的,拿著鋼筆回答道,“對了,側版不是正麵,是裡麵那一麵。”李記者生怕胡廠長不明白什麼是側版,專門解釋了一句。(漢國的報紙都是正反兩麵,其中頭版就是正麵的最中,也就是最顯眼的地方,側板就是裡麵的)
“李大記者,伱抽煙不抽??”聽到真的要上報紙,還要上西京日報這樣的大報,胡廠長立馬熱情了起來,直接從兜裡掏出一個金黃色煙盒,煙盒上麵畫著牡丹,是漢國市場上,比較好的一款高檔煙,名叫牡丹。
“我不怎麼抽煙……”
“哎呀,這男人不抽煙怎麼行,來,把煙抽了!!”
“這可是好煙,一包一塊五勒!!”
“啊,這麼貴!!”
竄……
經過幾番客套,胡廠長如願的給李記者點燃了香煙,臉上露出討好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