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龍武十二年(1 / 2)

美洲日不落 道士仗劍行 10614 字 7個月前

龍武十二年夏【西曆1852年】

經曆持續不斷十幾年的移民,漢國的總人口,從龍武八年的八百萬,截止到龍武十二年六月,也就是上半年的最後一個月,整個漢國的人口突破到了一千零三十二萬,比最初預想的,還多了三十多萬。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神州北部移民的大量增加,事實上,已經逐漸取代南方移民,成為了漢國移民的主力軍了。

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隨著太平天國的爆發,估計在很長時間內,會再次回到南方人為主導的移民的格局,這樣的情況,在去年下半年,其實就有所體現,整個神州南方都出現了大量的難民,這些難民中,不隻是有一窮二白的小民,也有很多達官貴人,書香門第。

目前漢國古玩市場上,出現的大量珍惜字畫,古董花瓶,都是出自這些人的手筆。

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將漢國原來的古玩價格,壓製了至少三分之有,直到最近才開始慢慢穩步回升,不過很多古玩愛好者和收藏者,依然保持悲觀態度,畢竟現在神州的局勢越來越不利了。

這從今年上半年激增的移民申請就可以看出,按照目前的移民部門的估算,在未來幾年之內,每年的正向人口流入將超過一百五十萬,這是原來移民的至少三倍。

今年的漢國人口,可能會直接突破到一千一百萬,甚至還會超出,因為目前光是在蘭芳滯留的神州移民就超過七十萬。

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如果加上神州依然絡繹不絕的移民潮,整個漢國的船隻都要為此而服務,估計才能一下子承擔起如此多的移民。

為了保證移民工作的暢通,漢國內閣向漢國大小造船廠下達了超過五十萬噸的訂單,這筆訂單超過四千萬華元,是有史以來除去奧斯曼訂單之外,最大規模的訂單。

如此龐大的訂單,再加上漢國的外來訂單,以及平時的內部訂單,以至於整個漢國的造船廠都處於一種趕的狀態,造船廠不夠,現在就造,造船工人不夠,馬上招募。

隻不過這一切都屬於一廂情願,合格的造船工人需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培訓與在崗經驗,更何況是新的船塢,這其中哪一項都不是簡單的花錢,所能夠解決。

最後,被訂單逼的沒有辦法的漢國各大造船廠,想起了一個後世才會有的名詞,外包!!

將一部分繁瑣且麻煩的造船訂單,外包給其他國家,其中擁有一定造船實力的墨西哥,是漢國訂單轉移的重點,其次就是美國。

在這場訂單轉移中,雖然漢國企業有所偏袒,但是因為造船技術,以及造船速度,依然是美國企業拿到最多的外包訂單,高達七百萬華元,給美國本就繁榮的造船業,注入了新的血液從,客觀上助推了美國造船企業的發展。

對於這一切,漢國高層一清二楚,但是目前的情況,可謂從未有過的良機,一次移民抵的上原來的三年,這是漢國從未有過的待遇。

哪怕是再愚蠢的人都知道這次機會的重要性,如此,所謂的美國造船業,也就無足輕重了。

——

金山造船廠-——

“周主任,我都說了,最近已經很難交貨了,您大人有大量,饒了我吧!!”

“不是我不願意,是實在造不出來,現在不光是船料缺,就連蒸汽機都缺的要死,你讓我怎麼辦,不能讓我從金山大橋上跳下去吧!!”

【類似原時空的舊金山大橋】

“周主任,這樣,你再給我一個月,不,半個月,我馬上從給你弄到船!!”

“如果我拿不到,伱是狗娘養的,不不不,我是狗娘養的,我是狗娘養的!!”

“周主任,慢走,您慢走-——”

金山造船廠外,一個禿頂,身著白色襯衫,裡麵穿著白色背心的中年男人,不斷的對一名上了馬車的青年官員揮手,臉上帶著他在廠裡從來都沒有露出過的笑容。

而等馬車走遠後,這位徐廠長不屑的往地上吐了口濃痰,語氣不善的說道;“就你這種小癟三,也配跟儂要貨,你們局長來了也不行!!”

回到廠裡的徐廠長,抄著手,挺著肚子,趾高氣昂,根本沒有剛剛當孫子的樣子,倒像是個大爺。

“廠長,這是最近的訂單,您看看有什麼要改的??”出貨員小楊拿著一份出貨的單子來到了徐廠長的麵前,將手中的單子遞了過去。

“現在就出貨啊,這麼快??”

徐廠長看著手中的出貨單,臉上有些不高興,畢竟他剛剛還說沒有貨,現在就有一批貨要出,傳出去,他的麵子往哪放,但是不交貨又不行,最終隻能不情願的說了一句:“既然要交貨,就讓他們先把尾款打過來,等尾款過來,再放貨。”

“是,我這就去辦!!”

“等等-——”

“還有什麼事嗎,廠長??”

小楊回過頭疑惑的對徐廠長問道。

“你去打一份電報,問一下美國的曼哈頓船廠,什麼時候能夠交貨,現在都什麼時候,這幫美國佬還不交貨,還讓不讓人活了-——”

徐廠長滿肚子對美國同行的抱怨。

“啊,我做??”

小楊指著自己的鼻子,有些不情願,畢竟這種事,不應該是通訊科的人乾的嗎,他一個出貨的,和這種事情,有什麼關係。

“不是你,是誰!!”

徐廠長沒好氣的回答道,隨後好像意識了什麼,對小楊和善的說道:“小楊啊,你這個人,儂是曉得的,能乾,人也老實,來我們廠也已經有三年多了,這俗話說的好,三年學藝,十年成材,好好乾,儂看好你,你將來說不定還能接我這個位置嘞!!”

徐廠長吳語口音的軟語,把北方人的小楊哄的一愣一愣的,最後稀裡糊塗的離開了工廠。

“糟了,沒要錢!!”

“這下慘了,半個月工資搭進去了!!”

小楊站在工廠門口欲哭無淚,他敢肯定,他現在回去,徐老狗肯定會裝聾作啞,甚至就算給來了,自己也會得罪這條老狗。

“哎,聽天由命吧!!”

類似小楊這樣的年輕人,其實很多,他們魯莽,他們被戲耍,被忽視。

——

“要我說啊,這次的移民,估摸著比咱們想象的還要多,經過我的數學模型分析,一百五十萬,絕對不是最終數據,可能最終年移民總數,將突破兩百萬,也就是一年移民兩個蘭芳。”

【此時的蘭芳總人口在今年初,堪堪突破一百萬,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漢國本土的吸血】

【那按你說,咱們目前的移民船還是不夠用,如果扣除日常的貿易,最起碼還需要最起碼五十萬噸的數額,才能完成這樣恐怖的移民。】

帝國大學的一間辦公室內,兩個受聘於移民部門的教授正在討論目前移民部交給他們的課題:移民需求。

“我不認為必須要如此多,且一次性的移民,這樣會直接拖垮漢國目前的海貿的,如果我們進行分撒吧運輸,會分擔我們很多的運力。”

“但你有沒有考慮過,如此多人,一下子哪個地區承受的了,是蘭芳還是東瀛,他們能夠一口氣承擔上百萬嗎??”

“而且這麼多移民,所需要的糧食除了漢國本土,還有哪個地方供應的起??”

“我認為蘭芳完全可以供應糧食,據我所知,他們的糧食儲備很充足,完全可以滿足移民的消耗,且當地一年三熟,甚至一年四熟,完全可以承擔。”

“笑話,你知不知道蘭芳這些年在乾嘛,在忙著種橡膠,他們的糧食儲備,並沒有你想象的要多,一旦真的信了你的話,到時候又要費儘周折的從本土調糧,到時候這裡的消耗,誰來承擔,你烏大教授嗎??”

【蘭芳的目前的主要經濟支柱是橡膠,糧食因為暹羅的競爭,農戶的種植熱情沒有最初想象的那麼高。】

“你,你這個張老八……”

“哈哈,我看你是詞窮了!!”

倆個帝國大學的大教授在辦公室互相懟了起來。

而在西京政務區的移民部大樓內,已經忙的不可開交。

就像現任移民部部長唐紹興所說:“沒有一年像今年這樣忙碌,從龍武十一年開始,我們就被下達通知,要求將目前的移民部人員,擴大至少一倍,以應對越來越多的移民!!”

“這一切都要源自目前發生的那場戰爭,一個龐大且古老的帝國內部,所發生的戰爭,為我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砰砰……

“進來……”

“部長,這是最新的移民預算,請您簽字。”

財務處的章處長拿著一份財務報表,遞給了正在辦公的唐紹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