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江戶……
哢嚓哢嚓……
嗚嗚……
一列火車在江戶火車南站停下,車門大開,不斷的有人下,有人上。
這些人中大多數都是附近的農民,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來江戶城做工的。
日本的工業化進程其實自從漢國來了之後,一直都不算慢,和周邊的清國,朝鮮相比,已經是快的不得了了。
但是這種快,也是相對的,那就是在漢國指揮下的快。
就比如眼前這條橫跨整個關東,關西地區,主乾和分線長一千三百多公裡,日本唯一且最繁華的關東鐵路來說。
從涉及到建造,乃至鐵軌標準,甚至是鐵路人員培訓,都是由漢國的漢鐵公司,幫助完成,工程是北海公司承包。
和日本的唯一區彆,可能就是土地是日本的,股份有一半屬於幕府,其他的,一點關係都沒有。
哦,可能乾活的是日本人。
至於其他的,和日本還真是沒有半毛錢關係。
日本目前的工業化,基本就是圍繞兩大項為主,一個就是以生絲產業為主的紡織業,還有一個就是轉口貿易。
再剩下的就是一些涉及民生的小工廠,因為漢國有意的限製,最多隻能滿足日本本土市場,而不能進入周邊其他市場。
轉口貿易其實就是漢國商品過境日本,或者進行最後的加工,賺取微薄的利潤。
而坊織業,其實本質上也是控製在漢國手中,無非就是分潤一部分給日本人罷了。
原來日本的紡織業,其實和清國的紡織業很像,多是農戶自己織造的土布,流行於日本鄉間城鎮。
價格低廉,算是一種日本人穿的起的布料。
而這種富有鄉土氣息,小農經濟特色的紡織模式,在漢國到來後,得到了徹底的改變,或者說是摧毀。
漢國的大機器生產速度,遠不是日本可比,日本普通織工,一輩子生產的布匹都比不上一台機器一個月,甚至兩個禮拜的產量。
而產量上的優勢,又帶來了價格上的優勢,借著產量加低價這兩個法寶,漢製機製布,基本橫掃日本全境,無一敵手。
日本紡織小農在這樣巨大變革下,甚至出現了大規模的破產潮。
甚至出現了紡織小農自焚抵製漢製機製布的事情發生。
在幕府控製下達兵庫縣,還發生了著名的兵庫事變。
所謂的兵庫事變,其實就是一群損失巨大的紡織農在地方勢力的鼓噪下造反。
占縣府,奪火銃,誅漢商,是事變開始後的常態。
這種風潮一度席卷半個關東,大有如火如荼之勢。
到了最後,義軍首領,紡織商人出身的小義三郎更是打出了:
“尊王攘漢,賑濟哀民,誅滅偽幕,奉迎天皇,興盛大和!!”
二十字的口號,借著剛剛建立不到半年的日電,傳遍了整個日本。(日本電報係統,漢國協助建設,股份大部分在漢國手中)
一時間,日本大變!!
各地不滿幕府專權的地方大名,蠢蠢欲動,尤以盤踞鹿兒島的薩摩番和雄居本州島的長州藩為最。
巔峰的時候,更是喊出了:
“進軍京都,輔佐聖皇,滅亡暴府,盛興日本。”
其他地方,也是寵寵欲動,欲要分幕府而自肥,奪取利益。
在這樣的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幕府將軍德川家慶,聽從漢國顧問鐘京銅的建議。
以正兵討賊寇,用雷霆之勢,控天下!!
同時發布檄文,曆數反賊十大罪,其中就有借亂生事,荼毒天下,損日本而肥自家,假借天皇偽詔等。
這篇檄文妙就妙在全篇基本就沒有提過漢國,基本都是專注造反,偽詔,亂政上。
以至於日本當代文學大師竹內俊都在自己的激蕩年華中寫道:“發生在龍武十年的那次叛亂,說是紡農作亂,也有人說是地方大名借機生事,但歸根結底還是我們的掙紮罷了,我們日本人麵對漢國這個龐然大物,迫不得已的掙紮……”(此時日本用漢國曆法)
檄文發表後,自然就是出兵了,其中被譽為江戶之虎,幕府之膽的江戶近衛旅團,自然首當其衝的成為了整個戰爭中,最大的亮點。
在這場持續十二天的叛亂中,江戶近衛旅團先是聯合長崎聯隊,重創叛軍十萬大軍,又率大軍南下掃蕩那些地方大名支持的叛軍,據說光是直接死在該部的日本人就高達四萬,可謂凶名赫赫。
(所謂的十萬大軍,除了兩萬地方大名假派的義軍,其餘都是農夫,不堪一擊)
隨後又在漢國南洋艦隊的護航下,登陸鹿兒島,滅亡了島津家的百年基業。
隨後又在本州島其他投靠幕府的大名下,蕩平長州藩。
刺頭都拔光了,其餘大名也是陸續遞交歸順表,交納質子。
隨後幕府又按照漢國顧問鐘京銅的建議,將整個日本分為四十三個縣,兩個府。
(除去了後世的京都,畢竟已經包含在江戶了,以及北海道)
地區劃分結束後,日本也在德川家慶的手中,完成了事實上的統一,這也是為什麼關東鐵路修的這麼順利,預計還要繼續修下去的原因。
此時的德川家慶雖然以近暮年,人以老態,但在很多日本人心中被譽為超越豐臣秀吉的明君,主要的原因。
此時的幕府的威勢達到了曆代幕府之最,政令可通達兩府四十三縣,德川幕府,或者說整個日本已經在漢國影響下,飛奔向未知的未來。
時空的每一次轉動,都是一個時代!!
………………………………………
“賣報賣報!!”
“漢國太平洋艦隊分艦隊五艘戰艦駕臨江戶。”
“據悉該艦隊最大軍艦項羽號,重達五千噸,運用了最新的蒸汽以及火炮技術……”
江戶的街頭上,一個身著打著補丁的漢製洋股的報童,戴著漢國流行數年的鴨舌帽,大聲的叫賣著今天的新聞。
“斯國一,不愧是大漢上國,就是比我們要強大啊!!”
“喲西,大漢海軍這次來,肯定是來保護我們的,是我們日本人的榮幸!!”
“父親,你看,好大的軍艦。”
江戶的碼頭上,一群人對著停靠在港的五艘漢國軍艦不斷的歡呼。
“慶男,你記住,以後不準說日語了,還有你以經不叫慶男了,伱叫慶南生,知道嗎??”
“知道了,母親!!”
一個小男孩看著自己的母親慶子,重重的點了點頭。
而他的母親慶子看著對麵的軍艦,有些憂愁,她不知道那個答應要娶她的漢國軍官,還在不在,要是找到他,他不認賬怎麼辦??
難不成,他們母子!!
低下頭看著才四歲的慶男,慶子不知道怎麼辦,直到回過頭看到那艘巨大的項羽號戰艦時,她才好了起來。
畢竟無論怎麼說,哪怕死在漢國,也比在糟糕且令人厭惡的日本要強。
事實上,像慶子這樣想法的人並不少見。
在目前的日本,流行著很多有關漢國的謠言。
什麼漢國哪怕是流浪漢也比日本有錢人過的好,漢國人比日本人更有素質,漢國男人更有擔當。
甚至就連日本男人的身高都被某些日本女人拿出來嘲諷。
她們把兩根手指微微夾起,留點空隙,以此來嘲諷日本男人的矮小。
當然,也包括生理上!!
目前日本最哈漢的恰恰就是這幫日本女人,這幫人用日本作家竹內俊的話講就是:
“低眼看本國,媚漢自重,已儘癲狂,如瘋如妓!!”
而除了這幫日本女人以外,日本精英也好不到哪裡去。
尤其是和漢國合作最廣的大阪和江戶,用竹內俊的話講就是:
“這群人以日本良知自居,聽到日本之事,就以漢國自比,若是比不過就開始大談何為文明,何為先進,全然不顧日本現實……”
“在他們心中,漢國的垃圾桶也比江戶嬰幼院的善款高級。”
“這幫人的屁股何止是歪了,根本就是坐錯了凳子,言必談文明,隨又談先進,複又談仁義,最後談人性,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日本不如漢國矣,和不如漢!!”
竹內俊在自己的書裡把那幫人罵的狗血淋頭,但不妨礙他每天穿著漢國的毛絨洋服,喝著六星堡壘葡萄酒,出門都是坐漢國唐璜加工的防震橡膠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