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上,一艘巨大的鋼鐵“怪獸”正在以每小時十二海裡的“龜速”航向。
之所以會是這麼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為了測試性能,以及遠航的表現。
速度太快的話,很多性能都很難真正測試出來。
“加速-——”
嗡嗡!!
隨著艦長下達的加速命令,整個蒸汽機組都高速運轉起來,先是機器的極具加熱,隨後就是動力係統的負荷加大,最後在短短七分鐘內,完成了首次加速,這種速度,對於首艘鐵甲艦來說,已經是非常好的數據了。
當“女媧”號在海上“滑冰”的時候,對麵的跟蹤船,正在緊追不舍的測試其中的數據。
艦長室內,首任艦長諸葛城正在有條不紊的指揮女媧號前進,諸葛城這個姓氏其實對他來說,隻是一個普通的姓氏,但因為他信諸葛,以至於在上海軍學院的時候,就被“關注”。
就像聽他的老師所說:
“你這個名字,乾的好,是加分項,乾不好,就要被罵!!”
也不知道是諸葛武侯在天有靈,諸葛城自小就很聰明,以至於當時在雲中念中學的時候,雲中諸葛的名頭就不脛而走。
到後來,考上海軍學院也是如此,因為優秀的成績,被海軍內部稱為小武侯,雖然是戲言,但卻真實反應了諸葛這個姓氏在華人心中的地位。
而現在他之所以能夠領先那些同期同學,一步登天成為漢國第一艘鐵甲艦的艦長,主要還是因為他的姓氏,當海軍把名額報上去後,劉鵬第一眼就相中了這個姓諸葛的年輕人,還曾對海軍部長路木衫戲言:
“諸葛亮挽救前漢,鞠躬儘瘁死而後已,我大漢海軍,也是要出個諸葛亮的嘛!!”
雖然是一句君王的戲言,但對於諸葛城來說,卻是改變他人生的一件大事,以至於他有時候都很感激“諸葛”這個姓氏,讓他不需要介紹,彆人對他就有了期待。
“左轉舵!!”
諸葛城拿著望遠鏡,“冷酷”的下達了命令。
而隨著他的一聲命令,底下的蒸汽機組再次高速運轉起來,機械聲代替了海風,成為了艦船上所有人能夠聽得見的唯一聲音。
伴隨著“彎道”的形成,一個標準的不能再標準的左滿舵,就像提前設計好的一樣,在對麵跟蹤船全體的驚呼下,完成了。
當駛入正確軌道後,為了給動力室降溫,又回到了剛才的龜速,之所以如此,除了保護機器,還是為了讓裡麵的人更輕鬆,畢竟一直高速滿負荷運轉,對於一個四千五百噸的鐵甲艦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尤其是它還是一個新產品的情況下,更要“慢著點”。
而在行駛一段時間後,諸葛城放下手中的望遠鏡,直接對操炮的大副喊道:
“開始進行炮擊訓練!!”
大副敬了禮,隨後便去安排火炮的試射。
甲板上,幾個卡在龜殼一樣的炮塔,在幾名炮兵的操作下,旋轉起來,將炮口對準了右邊,粗壯且在太陽下冒著“金屬光”的炮口就像這個時代的外星科技一樣,惹人注目。
隨後炮口再次旋轉,轉移到了左麵,偏西南的下方,看起來旋轉的十分暢通,沒有一絲一毫的不適。
這種旋轉式的炮塔,是漢國五年時間,才攻關出來的新式艦炮技術,比那些還處在固定位置,乃至側舷的軍艦,高了不知道多少檔次,彆的不說,光是一個旋轉,就足以在戰爭中對那些非旋轉軍艦進行碾壓。
雖然很誇張,但這就是現實!!
科技往往領先一步,就是致命的傷害,這一點,英國人最明白。
這也是英國在獲悉漢國有炮塔旋轉技術後,將女王號回爐重造的“基本”原因。
因為隻有這樣,才能跟上漢國海軍的發展速度,事實上,不僅英國如此,美國也是如此,本來美國的“阿波羅”計劃都要完成了。
首艦阿波羅號即將下水,但是因為漢國軍艦的“進步”,不得不重新推到,可憐的阿波羅號,自此之後,就成了失敗的代名詞。
以至於美國海軍部長哀歎:
“漢國海軍的最大的勝利,就是乾掉了即將誕生的阿波羅!!”
當然,在目前全世界的主流範圍,還是認為英國的海軍技術最好,至於漢國,能在法國後麵排個第三就不錯了!!
“哢嚓!!”
幾枚炮彈在底部上膛,最後在一聲“發射”中,冒著白煙打了出去。
白煙升起,,對麵的海麵上,突然冒起的好似衝天炮一樣的水花,最後緩緩的散開。
“加大測試力度!!”
諸葛城麵無表情的看著對麵的浪花,剛剛的那點測試,不過是道開胃菜罷了。
轟轟!!
一枚又一枚的炮彈就像彈弓一樣被射了出去,最後落在海麵,掀起“驚濤駭浪”,最後,當浪花散去,海麵上開始出現死魚,甚至還出現了一條,玩的好好的鯊魚。
而那四門火炮,好似有著使不完的力氣,直接一口氣的打出了七八十發炮彈。
女媧號的布局是前後布局,一共四門二百四十毫米的主炮。以及六門七十五毫米副炮,還有兩門五十五毫米近炮,專門用來打海盜,以及近海目標。
總計十二門火炮,最早是打算用三百零五毫米的艦炮,作為主力炮的,但是因為噸位問題,以及最初的設計問題,二百四十毫米的火炮剛剛合適,如果加大,那就會出現臃腫的情況發生。
這些火炮都屬於前裝線膛火炮,後膛火炮不是沒有,但對於海軍來講,都屬於實驗品。
目前漢國的後膛火炮,還隻有陸軍的試驗版本,陸軍自己都沒有玩明白,怎麼可能弄出更加複雜的海軍款。
事實上,後膛火炮也不一定誰比誰先進,後膛比前膛最大的優勢就是射速,其他的,無論從距離,還是威力上,都是差不多的,研發後膛隻不過是一種對實力的追求罷了!!
當試射結束後,諸葛城滿意的在實驗表上畫上了“合格”。
最後下令掉頭回龍江港。
而在美國的紐約造船廠內,一群工程師,正對著“阿波羅號”作著最後的告彆。
當鮮花撒在阿波羅巨大的鋼鐵船體時,在場甚至出現了哭泣聲,就像“傳染”一樣,所有人都流下了淚水。
設計師羅尼站在廠船台第二層,整個人“扒”在“生鏽”的欄杆上,精神有些恍惚,直到肩膀上,多了一隻手,他才清醒過來。
“羅尼,失敗後的沮喪,往往更讓你記憶猶新!!”
船廠老板普特就像一個“家人”一樣,安慰著這位他最喜歡的天才設計師。
而在對麵的羅尼,則是勉強“扯出”一點微笑,隨後開口:
“漢國人的女媧號根據情報顯示,應該是今天海試。”
“他們現在一定很開心,畢竟他們完成了我們一直想要完成的目標!!”
聽著羅尼“言不由衷”的發言,普特笑了笑,隨後拍著對方的肩膀打氣:
“漢國人隻是一次領先罷了,我們美國人坐著五月花號來到美洲的時候,他們還在遠東種地呢!!”
“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今天他們領先我們,那隻是暫時的,隻要第二艘阿波羅號出現在世人麵前,他們才會知道,誰才是真正的無冕之王!!”
看著“慷慨激昂”的老板,羅尼聳了聳肩,最後“振奮”的說道:“是的,你說的沒錯,沒有人可以一直領先。”
“普特,漢國人的女媧號是是四千五百噸吧,那麼我們一次性做個更大的出來,怎麼樣??”
羅尼的目光中,透露著“極製”是瘋狂。
而對麵的普特則是眉頭緊皺,畢竟這種擅自改設計的方案,不是他們紐約造船廠說了算的,必須得到軍方和國會的首肯才行,要不然很容易出現合同上的糾紛。
而對麵,作為設計師的羅尼不懂這個道理,依然在大談他的計劃:
“我認為,我們要想取得全麵優勢,最起碼應該升級到六千噸,甚至是七千噸,用上更大口徑的火炮,漢國人目前的技術,最多支持二百四十毫米,三百零五都很勉強,我們如果能夠搶先裝備三百零五毫米的艦炮,再加上噸位,炮口上的數量優勢,在戰爭中,絕對可以壓製整個漢國海軍……”
“甚至我認為,我們還可以為它專門設計一款動力係統,在動力和噸位,乃是艦炮技術上,全麵超越漢國人。”
“隻有這樣,美洲的大洋,才是屬於美利堅合眾國的,而不是與該死的漢國人分享!!”
羅尼一連串說了好多有關“造艦”“數據”“碾壓”等技術性詞彙,甚至包括一些對漢國不滿,帶F開頭的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