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漢國煙草與父子(1 / 2)

美洲日不落 道士仗劍行 11190 字 7個月前

翠綠色的煙草地,片片葉子,好似芭蕉一樣耷拉下來,就像被冬霜打下來的葉子。

而在煙地旁,幾十名當地的農戶,正拿著鐮刀“刷刷”的采割著他們賴以生存的“糧食”。

最近一段時間,整個幽州的煙草種植,都進入到了收獲季節,平坦的幽州平原上,種植著密密麻麻的的煙葉,每到收獲季節,這個時候往往也是當地除去糧食收割以外,最繁忙的季節。

而對於那些當地的農民來說,雖然他們每年可以從煙田獲得相對較高的收入,但和整條香煙產業來比,簡直就是“九牛一毛”,而他們就是那一毛。

漢國的煙草行業,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基本已經形成了三家大的煙草公司,且都是官企,內閣擁有百分百控股權。

這三家公司分彆是西海煙草,北方煙業,以及大西洋煙草。

其中西海煙草是漢國最早的煙草公司,是在漢墨戰爭前,為了服務軍人,而成立的煙草公司,其宗旨就是“戰爭需要”。

著名的流水,知音等高檔香煙,其實最早不是供應民間的,而是供應軍官的,或者說是中高級軍官。

而什麼軍艦牌,勇士,聽名字就知道,是供應士兵的。

該公司在龍武十七的時候,就以年銷售五千萬兩百萬華元高居漢國煙草企業銷售榜首。

而第二家的北方煙業,其實也是在漢美戰爭後,才成立的一家公司,該公司的主要經營地點,其實就是漢國的北方地區,在那些地區,擁有大量的煙田,或是私人承包商。

【所謂的私人承包商,其實就是那些煙草種植的農民,隻不過為了好聽,收購商通常以承包商來稱呼對方】

整個北方煙草,在去年的時候,總計完成銷售五千零二十七萬華元,僅次於西海煙草的五千二百萬,相差也不到二百萬華元之間,雙方之間的差距其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

至於剩下的大西洋煙草,是最近幾年的“後起之秀”,相比於其他兩家專注國內市場的煙草公司,該公司主要以出口海外,也就是歐洲市場為主。

整個大西洋煙草,在去年總計向歐洲出口了價值四千萬華元的煙草,為歐洲人的“身體健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而按照今年上半年的三千萬業績,該公司今年對歐出口超過五千萬華元,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該公司目前在歐洲出售最好的幾款香煙,都十分具有歐洲特色,諸如“地中海牌”“羅馬牌”“阿拉丁”,其中賣的最好的就是“羅馬”牌,就連漢國人自己都在想歐洲人為什麼對於羅馬這麼一個滅亡的王朝這麼“懷念”,要知道從曆史看,現代歐洲人幾乎可以說是當年羅馬征服下的蠻族,但他們現在卻這麼懷念羅馬。

可能就像劉鵬所說:“羅馬沒有滅亡之前,它就是最大的惡魔,滅亡後,人人都想成為它!!”

而除了羅馬以外,一些帶有歐洲神話特色的“香氛”型香煙,也很受歐洲女人,或者說上流女人歡迎,其中雅典娜是賣的最好的,可能是加入蘭花,讓它的煙嘴有一種蘭花幽香,這對於體味比較大的歐洲來說,簡直就是一種奇特的“東方幻想”。

甚至有一段時間,這種雅典娜牌香煙,還曾賣脫銷過,甚至在黑市上,漲到了五英鎊一包,雖然很誇張,但女人的“瘋狂”往往不是男人所能夠比擬的。

整個大西洋煙草,就像其董事長所說:

“感謝那些女人,是他們把我們帶入到了另一個世界。”

是的,另一個“世界”。

如果剔除大西洋公司,將前麵兩家公司的銷售,就會得出一個一億零三百二十七萬華元的數字,這個數字剛剛好是漢國人口的四倍,也就說,漢國人均每年在煙草上的消費超過四塊華元。

而如果剔除那些小孩,以及一部分不吸煙的女人,那這個數據還會加大,四塊會變成八塊,甚至是九塊。

九塊華元什麼概念,按照今年初,漢國內閣的統計數據,漢國的平均薪資是每月十三塊華元,如果在入其他地方工資水平不一樣的差距,就會看到,大多數人會拿出近一個月的薪水去買煙,這個數據剛剛出來的時候,還有人不信,畢竟你要是衣食住行花這麼多錢也就算了,可是你抽煙花這麼多的錢,很多人就不理解了。

畢竟人“不吃不喝”會死,可是就沒見過,不抽煙會死的。

但是對於這一切,那些抽煙的也很無奈,畢竟這玩意對於他們來說,是真的“糧食”,一天不吃就會要人命!!

當然,屬於“精神食糧”,可是誰敢說,精神糧食,不是糧食呢??

因為如此龐大的“煙草消耗”,以至於某些人站出來“指責”這種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列舉了一大堆有關吸煙有害健康的證據。

但市場的反應則是剛開始“恐慌”,隨後便繼續“大賣”。

可能就像某個作家所說:

“越是反對的東西,越是火熱!!”

漢國的煙草行業就是一個典型的明證。

………………………………………

西京稅務部!!

“我認為,應該加征煙草稅,目前的稅率實在太低了!!”

“我們不可能繼續讓煙草保持在如今的價格不動,按照未來的人口預估,以及煙草業所能帶來的繁榮,現在加征,你原來更好。”

稅務部的吳處長,正在會議上,侃侃而談,其中問題的核心就是煙草稅。

目前漢國的煙草稅,大概是百分之二十,也就是一包煙中,有百分之二十是稅,但在某些人看來,這點錢,根本不夠,他們列舉煙草行業的暴利,認為完全可以征收百分之五十的消費稅,既保護了“健康”,又增加了財政收入。

“那麼請問,如果增加了,又由誰來買單??”

“是伱,還是那些煙草公司,或者說是那些抽煙的普通人??”

吳處長剛剛說完,就有人站出來反駁,言辭犀利,不給吳處長任何解釋的機會。

“我認為,所謂加稅,不過是個笑話,目前的價格實際已經到頭了,再加加到誰身上,不還是那些小民,加重了,他們會買嗎??”

“可是他們會買嗎??”

“到時候,隻怕市場上,假煙泛濫,反而損害了我們的利益。”

稅務部長邵文濤看著侃侃而談的稅務司陸司長,手中的鋼筆不斷的“旋轉”,最後開口:

“那你說,該加還是不加??”

陸司長看了周圍的人,隨後回答:

“征與不征,都錯了,我們可以征,但不能以現在的名義征,而且也不能太多。”

“那要以什麼名義??”

邵文濤追問道。

“應該以安全為理由!!”

“安全??”

邵文濤有些不明白陸司長說的什麼意思。

“應該以環境安全為理由,這個理由,不應該我們去做,而應該森林局的那些人去做。”

陸司長“運籌帷幄”的回答道。

邵文濤聽到這話,深深的看了對方一眼,隨後開口詢問:

“漲多少??”

“不如漲到百分之三十,既不多,也不少,剛剛觸及他們的底線!!”

陸司長笑著對所有人回答。

啪啪啪!!

掌聲響起,邵文濤滿意的看著陸司長說了一句:

“把好處留給自己,把惡名丟給彆人,還是陸庭你,有一套。”

“哈哈……”

會議室內,歡快的笑聲陡然響起,一場看似簡短,實際已經籌劃很長時間的煙草漲價,也在幾天後,緩緩攤開。

…………

“來包煙。”

“紅峰。”

“一塊。”

“什麼,上次不還是九毛嗎,怎麼這次漲了那麼多??”

“唉,這誰知道,上麵的人說,最近因為那個什麼森林局說,吸煙容易引發的山火,所以要拿出百分之十作為環保稅。”

“媽的,環保,我看啊,他們就想著法撈錢!!”

一間不算太大的小賣部內,一場有關煙價的談話,就像龍卷風一樣席卷了整個漢國。

甚至就連家裡的孩子都知道,香煙價格漲了,因為這個他們家可沒少“劈裡啪啦”。

而在這樣的一片“喧嘩”之中,一份有關漢國山火的報告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全篇一半都是數據,剩下的則是有關煙草對自然環境的傷害,甚至把漢國西海岸頻發的山火,和吸煙不規範聯係起來。

雖然很“不真實”,但在這個時代,主流媒體,基本就是代表的主流意見,下麵的人,也基本沒有什麼“意見”。

因為就算有意見,也沒有人聽的見。

如此,一場小規模的煙草稅改製,就在這樣的“風平浪靜”下結束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