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琉球和明治(1 / 2)

美洲日不落 道士仗劍行 10589 字 7個月前

西京港內,數百艘各式各樣,掛著各國國旗的商船,擠滿了這座有著近一個世紀,從西班牙人時代就留存下來的港口。

這些商船中的大部分都是從事遠洋貿易的,且多是漢國各家航運公司下屬的船隻。

除此之外就是那些,來自國外的商船,浙西商船最明顯的差距,就是“漢字”標識。

按照漢國海事局的規定,凡是漢國船隻,無論是商船還是漁船,都要加入漢字標識,其中最明顯的標識是一定塗在船左側,或者右側的,方便在海上觀察。

甚至就連一些外國人都知道那些帶有方塊文字的,一定是從漢國來的,更遑論自己人,這也是一種持續多年的“特色”了。

而當一艘掛著日本“膏藥旗”的船隻鑽進港口的時候,這這種情況就變了,實在是中間一個紅圈的膏藥旗太有辨識度了,一下子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日本國旗是劉鵬親自選定的,最初的時候還是用幕府的家徽,但在日本王國加入漢國,成為漢國藩國後,特意詢問漢國的意見,甚至在電報中,德川家定用了賜予的字眼,也不知道是惡趣味還是什麼,原時空臭名昭著的膏藥旗,又被劉鵬賜予給了日本王國,勉前美其名曰與符合日本所講的日出之國的身份,拿到這個旗子後,德川家定立馬宣布這個膏藥旗成為日本王國的正式國旗】

膏藥旗下,作為漢國藩臣,年僅八歲的東瀛國王睦仁看著眼前堪稱“恐怖”的港口,沒什麼見識的他。立馬和記憶中的江戶港進行對比,最終得出了“遠遠不如”的結論。

這也讓睦仁越發的“恭順”,哪怕是“貴胄之家”出身,貴為東瀛國王,但是睦仁畢竟隻是一個沒什麼見識的小孩,光是這一路上看著太平洋“狂暴”的風景就足以讓睦仁嚇得“戰戰兢兢”“三魂去兩魂”,更不要說是看起來壯觀到極致的西京港。

而當睦仁坐在馬車上準備遊覽整個西京城的時候,在漢國內閣正在進行一場激烈的辯論。

——

“我不認為吞並琉球有什麼不好的。”

“在我看來,整個琉球都是我們光複的,那個狗屁的琉球王除了派人過來哭號幾聲,還起了什麼作用??”

“幫助琉球脫離日本,解救琉球人都可以,但唯獨不能以獨立國家的身份出現,這根本就是一個笑話,一個人口幾十萬的小國能有什麼用,就他們那點地盤,還不如我們一個市,複國了,也是要受日本人欺負!!”

剛剛回到內閣述職的陸庭,第一次參加內閣會議,就火力全開的直指目前最核心的問題“琉球”。

周圍的那些閣臣看著這個“狂妄”的陸庭,雖然很不高興,但還是有一部分人認何他的說法,畢竟就像他剛剛說的,一個彈丸之地的琉球,有什麼立國的資格,這不是讓日本人惦記嗎??

“你簡直是一派胡言!!”

就在其他人思考對錯的時候,教育部的唐部長站起身“嗬斥”道。

隨後毫不留情的說道:“在我看來,琉球國君以外臣派遣使者前來求救,以求複國,願意自附大漢,如此之國,就好似千金買馬骨,正是做給天下人看的典範-——”

“你剛剛說要將琉球吞並,豈不是壞了我大漢名聲,壞了朝廷大計!!”

“如若我大漢有要真像你所說的,行那無道之事,豈不是有損漢威,有壞陛下仁德!!”

唐部長一張口就是大義,就是“大道理”,說的那些閣臣“暗暗點頭”,畢竟有時候虛偽也是一種優勢。

但陸庭卻全然不管這麼多,直接了當的說道:“好,就按唐大人剛剛所說,讓琉球複國,但據我了解,琉球國小民貧,國內之土狹小,耕地也是不足,當年也是靠閩浙海商得以做些海貿生意混口飯吃,但自日本吞並琉球後,日人暴虐,四處搜刮民財,以致當地時常有餓殍遍野之事發生!!”

“若是按照唐大人所說,放任琉球獨自建國,那麼我請問唐大人,我大漢是需要一個餓殍遍野,災荒不斷的琉球來宣揚所謂的仁德,還是一個每天要援助,要輸血的琉球??”

“或者就像唐大人剛剛所說,是做給天下各國看的,那麼真像伱所說的,他們會看到兩種結果,一種是窮困潦倒的琉球,另一種就是吸血的琉球。當然,如果兩者都沒有,那麼請問,我們要付出多少代價,多大的成本來給琉球改頭換麵呢??”

“請你告訴我,唐大人??”

“唐部堂!!”

“你——”,唐部長被陸庭的這幾句話氣的臉色通紅,說不出話來。

周圍的其他內閣官員看到眼前這一幕,也是很不高興,畢竟再怎麼說,陸庭隻是一個“地方官”,讓他旁聽已經很給麵子,現在竟然直接這麼懟閣官,若是傳出去,怕不是以後個個地方上,都敢這麼懟他們來??

看著被“圍攻”的陸庭,胡均定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

等到陸庭實在招架不住的時候,才出來做好人,把周圍的人那些“群狼”勸阻。

勸完之後,胡均定表情嚴肅的說道:“諸君都是漢臣,自己人內部攻伐,算什麼本事!!”

“我看啊,這個琉球的事情,其實人家陸庭說的有道理,你們說,要臉麵,要氣魄,是,我承認,朝廷確實要這些!!”

“但請大家想想,是吞並琉球後,以漢土扶持,還是琉球立國後,找我們要錢,我們不得不給好??”

胡均定說的話,其實和陸庭剛剛說的差不多,都是一個理由,那就是琉球一旦立國,可能會是一個拖累,既然是拖累,那不如直接吞並,漢國接管琉球後,當地那些多出來的人口直接移民走,留下發展空間,搞個幾年,靠著琉球的地理條件,經濟自然就好了。

周圍的閣臣,雖然聽的內容和剛剛陸庭所說的一樣,但顯然聽的更加認真,事實證明了,你說的話不一定不對,而是要看說這話的人是誰,有沒有份量。

“但是胡相,如果要吞並琉球,豈不是背棄了昔日低顧諾言,傳出去,大漢的臉放哪,陛下的臉放哪??”

“是啊,胡相,這個吞並萬萬做不得啊,做了要丟人的!!”

“胡相……”

隨著一個讓人帶頭,其他反對吞並的人也紛紛附和起來。

胡均定把目光放在陸庭身上,陸庭立馬站起身說道:

“各位,大漢的顏麵自然不能丟,陛下的顏麵也是要保住,要不然我等豈不是欺君,賣國!!”

“但是不吞又是不行!!”

“所以依我看,不如讓琉球人主動些,他們主動了,我們自然輕鬆了。”

陸庭一句話把那些還在反對的人點醒了。

胡均定這個時候也才跟著說道:“此計甚好,琉球若是送上門來,外人無論如何也挑不出毛病!!”

“老章啊,這事還得你來辦!!”

胡均定把目光放在了禮部部長章海忠身上,這件事還真隻有禮部能辦,因為隻有禮部才能名正言順的召見藩國。

“胡相放心,尚氏性格怯懦,為人膽小,稍微嚇唬兩下,再給點甜頭,他保準答應!!”

章海忠“信心滿滿”的對胡均定保證。

隻不過胡均定害怕他玩的太大,散會前還是囑咐了一句:

“老章,萬事要以仁義為本,還是不要做的太過分,要不然傳出去,一個欺負藩國的帽子,可就扣下來了!!”

“是,胡相!!”

章海忠雖然答應的很痛快,但是從語氣中,還是能夠聽出“不在乎”。

當會散後,胡均定把陸庭叫住,笑著說了一句:

“剛剛感覺怎麼樣,比菲律賓如何??”

“菲律賓都是小事,內閣都是大事,自然是內閣的事難!!”

“哦,既然內閣事難,那你為什麼還要參與呢??”

胡均定邊走,邊笑著詢問。

“胡相每天泡在這水火相濟的內閣,難道也會覺得難嗎??”

陸庭回過頭用“揶揄”的眼神回答剛剛胡均定所問的問題。

“難,若是真的難了,我也就待不下去了!!”

“要知道,當年的胡相,也沒我乾的長呢!!”

胡均定的語氣看似平淡如水,但陸庭還是從中聽出了一絲得意。

那是一種大權在握後的得意。

陸庭的臉上閃過“豔羨”之色,隨後說:

“胡相做宰相日久,怕是要給後人留下難題哦??”

“哦,什麼難題??”

胡均定感興趣追問。

“怕自己沒有胡相做的一半長啊!!”

“哈哈……”

胡均定聽後哈哈大笑起來,笑完之後,看著眼前這個年輕的官員,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也是在遠東,也是在南洋,隻不過自己運氣比他好,趕上了漢國建立的好時候,一開始就是移民使,後來的移民部長,接替嚴俊成為宰相,可謂步步登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