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歐洲:皇冠和小亞細亞(1 / 2)

美洲日不落 道士仗劍行 10335 字 7個月前

“這裡就是一個該死的泥潭,就是一個吸血的沼澤!!”

俄軍中將謝爾蓋麵對莫斯科日報隨軍記者所說的一句話,配圖:

(泥濘的陣地,目光空虛,體態顯老的士兵,以及不斷冒煙的戰場)

“哢嚓!!”

槍栓拉動的聲音在楊科諾夫的手中響起,這是他不知道第幾次拉起這該死,快要生鏽的“亞夫”步槍。

(俄國的製式步槍,模仿自漢國的十九式栓動步槍,因為當時廠名叫亞夫卡卡,所以也被叫做亞夫步槍,或者卡卡步槍)

“砰!!”

一發子彈從楊科諾夫的手中發出,最後兜兜轉轉的打到了一顆樹上,而那個被他盯上的奧斯曼人,則是驚慌失措的逃離了這裡,沒有給他任何第二次發射的機會。

“該死!!”

“該死的奧斯曼!!”

楊科諾夫嘴裡罵罵咧咧,手上卻很利索的踩著泥濘的土地,往回趕,不為彆的,隻因為快開飯了。

後方的一處高地上,飄散著滾滾帶有“酸酸”的炊煙,周圍站著體型超大號的俄國大媽。

大媽的體格很強壯,最起碼楊科諾夫認為比他強壯,因為他親眼看到一個砍柴所大媽,獨自一人扛著一顆圓木回來,好家夥,那玩意比他頭都要粗兩圈,又長又粗,真不知道她是怎麼扛回來的。

可能,這就是一生都要強的俄國女人吧!!

“嘩啦”,大勺送下,舀上來稀稀疏疏的羅宋湯,倒進漢製飯盒裡,還能看到幾個紅菜頭。

這種用紅菜做的醬湯,是俄國人的最愛,不為彆的,光是熱量高,營養豐富,對於物資緊缺,環境惡劣的俄國,就是難得的美味。

“楊科,你最近看起來要比原來強壯多了,如果我沒有記錯,你剛剛來的時候,可沒有那麼胖!!”

叫尹娜的大媽用一種“大眾”的語氣,說著幾乎麵對所有人都會說的話。

“是的,都是因為你的菜!!”

楊科諾夫隨口一句敷衍,也就蓋過了這次所謂的“你想我答”。

接過飯盒,又到另外一邊領了一塊厚到可以砸死人的黑麵包,楊科諾夫就像大多數俄國士兵一樣,躲在陣地下方的壕溝,伴隨著老鼠的吱吱聲,用小刀一遍又一遍切割不知道怎麼的,就是很難切開的黑麵包。

“唉……”

吃的嘴裡帶著“木屑”味道的堅硬麵包,楊科諾夫想漢國了,確切的說是想念那些漢國佬提供給他們的罐頭。

(按照漢俄密約,戰時提供食物,其中儲存時間長的罐頭產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新鮮麵粉,大米次之,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漢國的罐頭商,幾乎把曆年的墊腳貨,都通過鮮卑鐵路,通過鹹海,送到了俄國)

“楊科,楊科……”

感受著身後的拍打,楊科諾夫用力吞下那實在難以下咽的黑麵包,喝了一口羅宋湯,用一種難受的表情,回過了頭。

剛回頭,就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和他一樣生活在西西伯利亞鄉下的澤拉希莫夫。

“怎麼了??”

楊科諾夫用一種很“噎”的語氣詢問,說完後,還打了一個短暫的嗝。

“你知道前線現在什麼情況嗎??”

澤拉希莫夫用一種很新的語氣對他“裝神弄鬼”,三角做的鬥雞眼,不斷的發出“智慧”的光芒。

“什麼??”

“你不會告訴我們,我們已經打進小亞細亞了吧??”

楊科諾夫隨口一句“亞細亞”,讓澤拉希莫夫直接變了臉色,就連那標誌的鬥雞眼,都綻放出了“懵懂”的光。

“你怎麼知道,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說吧,又是哪個混蛋告訴伱的??”

澤拉希莫夫顯然不相信楊科諾夫自己會來猜出的,他隻相信,是哪個家夥比他更早知道了前線內幕。

“真的打進了小亞細亞??”

楊科諾夫下一句話,以及那激動的表情卻讓澤拉希莫夫一下子不知道怎麼回答。

“真的假的,快說??”

楊科諾夫用力抓著澤拉希莫夫的手,因為用力太大,甚至還能聽到一聲慘叫。

“該死,你這個愚蠢的小皮匠!!”

澤拉希莫夫揉著自己的黑手,嘴裡罵了一句屬於楊科諾夫家的海豹皮切割手藝。

“真的,真的,真的到小亞細亞了!!”

澤拉希莫夫一句敷衍的回答,卻讓楊科諾夫直接跳了起來,手舞足蹈大喊:

“該死,我們真的進入小亞細亞了,上帝啊,我們要勝利了!!”

“上帝……”

周圍的人聽到這話,先是一震,隨後激動的高喊“上帝”,甚至有的信徒,已經開始跪地做禮拜了。

“瘋了,全瘋了!!”

澤拉希莫夫帶著泥巴的臉上,不斷的變幻根本就看不清的表情,嘴裡吐字的時候,還能看到嘴唇在顫抖。

當這支代號“15”的步兵團正在為進入小亞細亞半島,而集體歡呼的時候,遠在上百公裡之外的小亞細亞,正在遭受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會戰。

參戰雙方,俄羅斯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俄國兵力一百一十萬,奧斯曼一百五十萬,總兵力超過兩百六十萬人。

可以說,這已經是兩國最後的家底了,任何一方輸了,基本可以宣告國家的完蛋了。

當然,對於占據上風的俄國來說,他們輸了,最多改朝換代,羅曼諾夫家族就此終結在俄國的統治,但是對於那些奧斯曼人來說,這場戰爭,已經不是一場簡單的俄土戰爭,而是一場決定命運的戰爭。

輸了,他們距離成為奴隸,也就不遠了,想想他們是怎麼對待其他種族的,就可以想象到時候土耳其人會有多麼淒慘。

而這場戰爭,也蓋過了最近幾天沸沸揚揚的美洲戰爭,蓋過了那震撼人心的“八十萬大投降”。

對於歐洲人來說,美洲的戰爭固然波瀾壯闊,固然讓人心生“恐慌”,但隻有歐洲的事物才是最主要的。

而作為鏈接亞歐大陸,核心中的核心,小亞細亞,甚至不說,隻要是個上過中學的歐洲人,都知道這裡意味著什麼。

古老的拜占庭,失去數百年的君士坦丁堡,以及曾經壓在歐洲頭上數百年之久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一切的一切,隻要是個正常的歐洲人,都明白,一旦小亞細亞戰局出現改變,甚至隻要俄國人取得勝利,歐洲的格局都會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如果說對於那些普通人來說,這隻是一次戰爭,甚至可以說振奮人心的,歐洲人時隔數百年,再次拿回屬於歐洲的小亞細亞,拿回屬於歐洲人的君士坦丁堡。

但對於某些人來說,這一切都是不被允許的,是一種“恥辱”。

他們不是奧斯曼人,恰恰就是歐洲人自己,更確切的說,是那些“高貴”的家夥。

………………………………………

“碰!!”

花瓶被砸在地上,凡爾賽宮內,拿破侖三世撕碎了尼古拉給他寫的“感謝信”,信裡的第一句就讓拿破侖三世火冒三丈:

“親愛的路易,我們將在君士坦丁堡會麵,到時候,我會向你介紹這座城市,我們會在索菲亞大教堂進行禮拜……”

“該死,該死的尼古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