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竹三郎的夢(1 / 2)

“突代!!”

“大皇帝萬歲!!”

芝加哥南線的一處阻擊戰場上,穿著黃色軍裝,個頭矮小,帶著日本口音的零號師士兵,正喊著各種日式,乃至漢式的口號,向對麵的美軍陣地衝鋒,甚至在衝鋒的過程中,還出現了所謂的“逃兵”。

但很快,這些酷似白人長相的逃兵,就死在了那些矮個子手裡,甚至在很多人看來,這完全是一種正確的做法,因為按照規定,凡是戰場上臨戰而退的士兵,都可以直接就地正法。

至於怎麼個正法,看看掉在地上的頭顱,以及那滴血的武士刀,就可以看出來,這幫日本人做事絕不拖泥帶水,能上刀,絕不用槍,甚至就連漢軍將領都曾私下說這幫“日本矮子省槍彈”。

節儉仿佛成了這個時期日本的代名詞,甚至在很多人眼裡,這幫日本鬼,就根本不需要“活著”。

這幫家夥動不動就是感動,自責鞠躬,最後來一句“您辛苦了”,在漢國人眼中,日本絕對是最好用的番屬國,甚至沒有之一。

而在這場戰爭中,總計超過七十萬的日本士兵,在為漢國服務,累計至今,光戰死的就超過十五萬,還不算同樣數量的傷殘士兵。

可以這麼說,漢軍的勝利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日本人的血換的,甚至可以說,漢軍軍旗的每一朵紅色的榮譽,都粘著日本人的血。

而作為做為首批“混血”的師級部隊,整個零號師,除了團以上主官是漢軍的,其餘的基本都是日軍軍官,或者用某些人的話講就是“漢軍預備役”。

當然,用這個其實不怎麼恰當,因為按照漢軍的標準,想要做預備役,最起碼要做到國籍是漢國的,如果沒有國籍,哪怕你在漢軍的正式編製內,你也隻是個打工的外來戶,根本上不了台麵。

而對於整個零號師的那些為漢國服務的日本軍官來說,積累戰功,加入漢國國籍,就是他們畢生都夢想,甚至可以說,這就是他們為什麼這麼能打的主要原因。

而在這場戰爭中,日軍的死亡率,其實也是和“入籍率”是直接掛鉤的,甚至在一些困難的戰場,比如說前段時間的密西西比河戰場,基本上每七個人當中,就有一個入籍成功,而這個代價卻是其餘六個人奉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

而作為老牌勁旅的零號師,零號師其中有四分之一,擁有漢國國籍,這幫人處處以漢國為尊,天天說國語,哪怕私下裡遇到原來的同鄉也是如此,因此也被某些嫉妒都人罵做“哈巴狗”。

雖然這幫哈巴狗惹人厭煩,甚至經常發表所謂的“漢國優越”的理論,話裡話外打擊那些沒有入籍的同事,甚至一部分恨不得把老子是漢國人放在臉上,更有甚者,說出了“和日本人相處真愚蠢”的話。

鬨到最後,甚至有一段時間,還鬨出了所謂的“食堂刺殺案”。

起因是兩個熟人,因為一方利用對方拚搏的戰功,成功入籍,見到對方,不僅沒有道歉緩和,甚至還趾高氣昂的罵了一句“馬鹿”,直接將本來就在氣頭上的那人弄惱,直接用隨身攜帶的短軍刀,刺死了對方。

而也因為這件事,導致後來漢軍高層三令五申要求不要搞“差彆對待”,雖然從明麵上確實如此,甚至可以說“演的非常好”,但在背地裡,明爭暗鬥不僅沒有結束,反而有一種愈演愈烈的感覺。

而作為零號師營長的竹三郎,就是其中的風雲人物。

作為一個很早就加入到零號師的“幸運兒”,竹三郎一開始就將入籍漢國,作為了自己的人生目標,甚至可以說唯一的希望。

但很可惜,按照漢軍入籍標準,作為一個沒有打贏多少勝仗,且還麵臨下屬分功的營長,竹三郎可以說一點好吃沒有撈到,甚至因為上一次運氣不好,趕上對麵反攻士氣正勝,把步兵營的一半都乾沒了,要不是後來被看中他的零號師師長何金龍保住,沒準現在早就成為了一個衝鋒陷陣的“小隊長”了。

哪有像現在這樣,躲在後方,指揮戰局的清閒模樣。

但是努力來努力去,作為一個營長,他竟然硬生生沒有拿到入籍名額,好幾次向上問,那位負責入籍考核的梅中校就一句話“再等等”,是啊,他都等多久了,再等等又能怎麼樣。

好了,一等,等到了現在,等到了這個時候。

而在最新的一次詢問中,依舊隻是獲得了“再等等,過段時間就有消息”的回答,哪怕他一次次暗示,可以走點“規矩”。

可那位平時收“黑錢”的梅中校,反而板著臉告訴他:

“你要知道,入籍是國家大事,不是我一個小小的中校可以說的算的,更何況,我是一個正經人,不是你想的那樣的!!”

至此,竹三郎就意識到了其中的不對勁。

甚至在後來的打探中,無論任何人告訴他都是“不知道”,或者就是“沒準隻是時間問題”之類的話,至於那些他想要知道的具體細節,沒有人知道。

其實竹三郎不知道的是,漢軍對於入籍,實際是鎖緊了,甚至可以說至少一倍,原來一百的軍功,可能就可以成功入籍。

但在如今,沒有個兩百到三百基本不可能,而且還要“限額”,而這個消息,除了軍以上的將領,其他的根本不知道,這也是為什麼所有人給竹三郎的,都是再等等,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再等等,其實就是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是好,甚至就連那位梅中校,也在三天兩頭的試探上麵的意思。

而上麵的意思,大體總結下來其實就是“模糊”,儘可能的模糊。

之所以這麼做,其實還是因為董子秦私下說的那句話:

“任何事都不能說的太明白,尤其是這種過河拆橋的事,最好的辦法就是你不說,我不做,你說了,我就拖,拖到最後,找幾個成績最好的,給他們辦一個大大的入籍儀式,宣揚一下他們的功勞,最後告訴所有人,不是不給你們入籍,而是因為你們不努力!!”

“竹營長,這邊的俘虜怎麼處理??”

就在竹三郎滿腦子入籍的事情時候,身後傳來了有關“俘虜”的聲音。

竹三郎看著周圍還在哀嚎,綁著繃帶的己方士兵,以及那些被從戰壕內拉出來的美軍戰俘,眼神愈發“寒冷”,但很快又恢複了過來,用一種很冷漠的語氣說:

“把他們都壓起來,一會有和平軍的人來接收!!”

說完這句話的時候,竹三郎可以清晰感受到那些士兵的憤怒,很顯然,在他們眼裡,這些俘虜都該死,如果不是他們,自己等人就不會出現現在這樣的情況,自己的戰友也不會被殺死。

而在另一邊零號師前線指揮所內,最近一個禮拜才上任的陳夫行,正在發愁如何解決目前的兵員問題。

事實上,戰爭打到最後,其彆說已經快要支撐不下去的美利堅,就連漢國自己,其實也已經高到了極限,尤其是在如今這個時候,就連頭號“兵源奶牛”的日本,其實也已經沒有多少人了。

要知道此時的日本,除去目前在戰場的七十萬,前前後後,前前後後,其實已經提供了一百萬大軍,對於一個隻有兩千幾百萬人口的國家,實際上也已經到達了征兵的極限。

至於其他的幾個小國,諸如還算可以的東瀛王國,也是被漢軍榨出了七萬大軍,哪怕是加入漢國麾下沒有多久的海東公國,都提供了五萬士兵,雖然這五萬士兵因為水土不服的原因,而導致來了之後上吐下瀉,食欲不振,甚至乾脆就是“不能應戰”。

哪怕到了現在,也隻有一個師,一萬五千人的兵力,被調往了芝加哥的外圍戰場,作為打掃工作。

而類似蘭芳這種“自己人”,基本也已經用到了極致,整個蘭芳一百七十萬的人口,提供了十萬五千人名士兵,且都是華人,而這也是為什麼蘭芳總督朱道最近被調往內閣任工商主官的原因。

而這也是為什麼最近很長一段時間,蘭芳都被漢國高層掛在嘴邊的原因,原因也很簡單,“好用”“還算老實”,使得不少對蘭芳那種高度自治頗有意見的人,受到了改觀。

其實不是蘭芳兵有多好征,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當地的很多地頭蛇,在前幾任總督的整治下,確實老實了很多,一部分原來還叫囂要“獲取更多自治權利”的家夥,現在也不叫了,反而給人一種“溫潤愛國”的感覺。

對此劉鵬的評價就是:

“小泰迪不打一頓,不知道自己有多大!!”

雖然大家對於陛下口中的“泰迪”是什麼不知道,但不妨礙那些聰明人將在蘭芳征兵看做成了一個取悅聖君的好辦法,好捷徑。

這也是為什麼小小的蘭芳被逼著拿出來十萬大軍的原因,甚至按照某些人的話說,再征召五萬人,才符合蘭芳的人口情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