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大街上,依舊跟往常一樣,充滿了蕭瑟,這是戰爭時期,除紐約外,幾乎所有美國大城市的標配。
自從戰爭爆發之後,整個美利堅就籠罩在勝利和“戰敗”之間,在這樣一種極端的環境下,自然誕生了不少街頭演講家,這些人主要以一些上不了台麵的家夥為主,當然,在這其中自然有不少另類,或者用某些資助他們的幕後老板的話講:“垃圾堆淘來的金子!!”
在這些“淘金客”眼中,美利堅的未來可能和他們的相關,但又與他們沒有那麼相關。
如果說相關的一麵,可能就是他們在美利堅的各種資產,這些資產價格高,變現困難,如果美利堅合眾國完蛋,對於他們來說,不亞於晴天霹靂,甚至可以用“割肉”來形容。
雖然都說資本無國界,但資本掌握的資產卻有國界,尤其是對那些控製實業的淘金客來說,這段時間,他們受損實際上是最嚴重的。
彆看很多企業在戰爭之初,興高采烈的吃著白宮下達的訂單,個個吃的腦滿腸肥,甚至一些軍工企業的股票都翻了幾倍,尤其是造陸軍武器的,更是如此。
甚至在當時的美國金融市場,其他股票都是跌停,唯獨涉及軍工,涉及戰爭的股票,一片瘋漲,甚至到了那種“一枝獨秀”的感覺。
甚至出了一個叫戴蒙斯的軍工企業首富,雖然隻是徒有其表,典型的紙麵富貴,但在當時的美利堅合眾國,確確實實引起了一陣轟動!!
但當時間來到戰爭中段的時候,人們終於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這場戰爭可能要輸!!
而到了現在,基本是個正常智商的美國人都知道,戰爭已經結束了,他們已經戰敗了,至於原來“可能”那個單詞,其實是可以去掉了。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自從幽州戰爭結束後,美利堅的征兵就越來越困難,甚至到了一種不得已的強迫地步。
也就是目前大名鼎鼎的“林肯法令”,這套法令幾乎適配所有的州,概括的講就是,凡是年滿十六歲的到五十歲的男子,都屬於被征召的可選對象。
而如何成為“可選”,如何成為“備選”,那就要看這個人所在的家庭和地位了。
這套完全不公平的征兵法案,剛剛一推出就遭到了大麵積的抵製,甚至一些北方州甚至喊出了“退出美利堅合眾國,加入美利堅聯盟國”的口號。
雖然這些口號大多數都是嚇人的,但對於此時已經內部糾紛爆棚,經曆南北分裂的美利堅來說,這場戰爭的本質,實際已經從一開始的“抗擊漢國的殘暴”,變成了“如何活下去”。
幾個字的差彆,其實已經揭示了此時美利堅合眾國所麵臨的困難。
而在漢國和美國談判之後,這種情況實際已經完全暴露到了現實當中。
甚至在一些地方州,甚至已經在討論如何減少本州在未來的賠款分配了。
是的,在很多人眼中,這場戰爭結束後,美利堅肯定是要麵臨巨額的戰爭賠款的。
而這筆錢由誰出,怎麼出,就成了一個大問題,而按照目前美國的現實情況,這筆錢大概率是要由東部的富州提供的,而這也是目前包括紐約等大城市蠢蠢欲動,希望將部分賠款分配到其他州的一個主要原因。
但這樣的做的一個後果就是加劇了富州和窮州的經濟矛盾,甚至國家內部的權力矛盾。
如果再算上未來可能的大征稅,整個美利堅未來的混亂可想而知。
而這也是為什麼最近移民歐洲的人群中,多了不少富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一旦開始提高稅率,他們這些人,幾乎就是目前最大的“韭菜”,至於說所謂的美利堅製度,那玩意聽聽就行,要是真的當真了,最後慘的一定是自己。
但是在這樣的一個風雨飄搖的日子裡,有一群人卻在慶祝著所謂的勝利,和所謂的機會。
——
“我不明白,為什麼所有人都在說我們必須談判,漢國人這樣的條件,如果答應了,和賣國有什麼區彆??”
“看看他們都要求什麼,割讓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土地,五大湖地區也要拿走芝加哥,這簡直是不可能-——”
白宮內,林肯不斷的反對那些“妥協派”的看法,甚至還在後麵說出了“美利堅可以繼續堅持下去,我們可以依賴英軍”之類的話。
表麵上看,林肯是在維護美利堅合眾國的尊嚴和利益,但其實知道的人都知道,他是在保護“自己”。
事實上,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第一輪談判結束後,作為在談判隊伍中安插自己人的林肯,提前一步知道了自己的“下場”,對於漢國人這種要將他和背後那些人趕儘殺絕的態度,哪怕時局不如人,但這個時候如果答應,幾乎就是用自己的生命換取美利堅的未來。
對於這種“高尚”的行為,林肯做不到,雖然他很熱愛美利堅,但如果讓他為美利堅犧牲自己,甚至是自己的家人,林肯做不到。
或者說就算林肯想要“舍己為人”,他背後的那些人也不會同意,因為林肯如果就犯,基本就相當於他們也一起進去了,這種拿自己當自己的命賭美利堅未來的行為,簡直就不符合美利堅社會的運行邏輯。
當然,這些話,是不能夠說出來的,雖然他們把普通美國人當作保護自己的“盾牌”,隨時可以犧牲的“替身”,但這不代表這些人會明目張膽的做出來。
哪怕是林肯也是如此,反對的絕不是所謂的“清算和正義”,而是以美利堅的利益出發。
“雖然我們失去了芝加哥,但我們還有大部分的五大湖,密西西比河防線雖然有困難,但依舊能夠支撐住!!”
“這場戰爭,我們依舊有活下來的機會,隻要有一絲獲活下來的概率,但隻要還有一絲一毫的機會,我們都不應該放棄,否則犧牲的數百萬人,損失了大半國土,最後換來了一個給漢國人當狗的結局,我們最後一定會死很慘-——”
林肯這句話,其實就是在綁定所有人,用的就是賣國賊的這個身份,甚至在他,以及他背後的那些人眼中,凡是在這個時候要求妥協的,都可以被歸類到賣國賊的惡名去,而換來的卻是他們這些人短暫的安全。
“總統先生,我們已經不可能打下去了,如果打下去,我們會輸的更慘,失去的更多!!”
作為國務卿的科勒,在完全掌握外交權利之後,他就一直在跟進這場世紀談判,他很清楚林肯這些人在顧忌什麼,但是他依舊要站出來說,不為的彆的,隻是因為他是一個美國人。
“科勒,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漢國人幾乎要將我們變成傀儡,如果按照你的要求,我們將失去尊嚴,不是一點點,是所有!!”
林肯此刻的態度和上次完全不一樣,如果說上次他同意談判,完全就是被時局所逼,那麼現在,他和背後的那些人,“隻能”將戰爭進行下去,不是他們想要打,而是不打,他們就得死!!
這是生死的問題,不是所謂的“妥協”就能解決。
其實在接到昨天的密電時,林肯還有些不相信,他不相信漢國人會這麼愚蠢,放棄這麼一個快速結束戰爭,成為勝利者的機會。
但在反複確認後,他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漢國人一直說的“師出有名”,本來他對於這些是嗤之以鼻的,作為一個律師出身的總統,他最擅長的,其實不是所謂的“戰爭”,也不是外界描述的“鐵麵無私”,而是“妥協”。
是的,林肯其實是一個很會妥協的一個人,在當上總統之前,他就對於如何在法律官司中獲勝,深有心得,在競選的時候,林肯的妥協讓他在內部,拿到了最大的好處。
哪怕是戰爭時期,也是如此,林肯和他背後的勢力,一直在和各方不斷的進行利益交換。
為什麼在戰爭打到南方的時候,南方最危險的時候,南方不獨立,而是一直拖到幽州戰爭,損失了大片領土後才獨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當時林肯其實一直在許諾所謂的“自治權”,以及可以自行修訂州憲法,保障對奴隸的合法擁有權和裁定權。
這才是南方之所以願意支持的真相,那些說“南方美利堅人”愛國被欺騙,所以獨立的話都是假的,一切都是利益。
美利堅合眾國本來就是一個因為相同利益聯合起來的聯盟,當聯盟遇到困難的時候,自然會團結一致,保證大家共同的利益,但一旦這個損失,遠遠超過各自聯合都利益的時候,崩塌,也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