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那個湯納簡直就是一個瘋子,這個家夥昨天在國會上大言不慚的說要將美利堅的安全性提高到世界第一等水平,甚至認為我們對外國投資人的保護,隻是世界最末等的水平……”
“謝特,這個家夥簡直是在開玩笑,保護外國人和所謂的投資有什麼關係,戰前我們都是這麼做的,但美利堅的經濟卻每年都在高漲,現在我們態度客氣了,但我們的經濟卻停滯了,如果按照這個混蛋的建議,我們不止連現在這點經濟都保不住,沒準還要遭受更嚴重的衰退!!”
戴著老式絨帽的是一名頭發花白的紅鼻子老頭,一副愛爾蘭人的長相,揭示了他的身份。
愛爾蘭族裔的教父皮爾卡.阿莫爾,這是一個在美利堅議會中,很有權利的家族。
在整個美利堅的權利體係中,能說會道的愛爾蘭雖然是從英國逃難到了美洲,但卻很快在當地站穩了腳跟,甚至發展到現在,很多愛爾蘭人大家族都以從政為生,算是美利堅權利體係當中的“寄生蟲”。
自從第二次戰爭結束後,他們這些寄生蟲的日子就越來越不好過,尤其是在一群“投降派”上台後,更是讓整個美利堅權力運行體係,進入到了“爆炸時期”,議會中的打架鬥毆,已經取代了戰前的罵戰,成為了這個時期美利堅各級議會的主流。
如果說戰前的矛盾,還都集中在“誰說了算”的上麵,但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將美利堅合眾國這條大船,開的更好,隻是簡單的一次“船長舵手”之爭。
那麼現在則是“保船”和“跳船”人的矛盾,這與戰前有著本質的差彆。
而皮爾卡.莫尼爾所在的愛爾蘭大家族,就是一個典型保船派,或者說,在場的這些,無一例外都是保船派。
“皮爾卡,你說的沒錯,湯納確實是一個投靠了漢國佬的混蛋,但那又有什麼用呢,要知道對於現在的漢國人來說,他們扶持總統的能力,雖然趕不上戰爭剛剛結束的時候,但也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夠扳倒的……”
“我認為,最好的辦法還是輿論,以及調動大部分美國人的情緒,使他們的注意力,放在國家身上,而不是每天抱怨黃油漲價!!”
(前幾年因為經濟問題,包括黃油在內的食副產品,上漲了至少百分之三十,以至於有人吐槽再這樣下去,在美利堅連黃油都買不起了)
戴維的年紀比皮爾卡要年輕很多,略微稀疏的黑色油發,看起來和那些華爾街的“騙子”一模一樣。
“輿論,這個可是一把雙刃劍,現在使用,我們未來怎麼辦,多用幾次??”
“沒準到時候湯納沒有被趕下來,我們自己就全部暴露在漢國佬的視線中了!!”
“各位,不要忘了那些人是怎麼死的!!”
抽著雪茄的卡特裡爾,表麵上是一名麵粉公司的老板,其實背後真正的身份是“上帝會”的副會長,他所說的話,讓在場的很多人的都很信服。
(上帝會是戰後美利堅內部成立的一個教會,表麵上是一個教會,其實就是一群利益受損的美國上層,自發搞出的抱團組織,為的就是抵禦漢國對美利堅合眾國的控製,以及利益的損害)
“但是我們總不能坐以待斃吧,看著漢國人如此的操縱屬於我們的權利,最後將我們最後的價值,打包帶走!!”
皮爾卡第一個站出來質疑剛剛卡特裡爾的做法,畢竟從目前的情況看,像皮爾卡這樣以權利謀生的家族,其實是很不如那些靠商業謀生的家族的,畢竟人家無非就是失去了原來可以用金錢獲得的特權,但這並不意味著金錢本身的能力消退了。
事實上,在漢國是默許下,隻要他們願意保證“老實”,並且在漢國資金進去之後,乖乖躺平的話,這些人絕大部分都會過得非常順利,甚至可以說完全沒有一點點“損失”,而且很有可能借著和漢國之間的合作,賺到比原來更多的金錢。
而這也是在場大多數人都是曾經的“權利操縱者”,而非“財富擁有者”的主要原因。
畢竟自古以來,權利和金錢,從來都是兩個不同的產物。
漢國可以允許美利堅合眾國的金錢力量存在,但唯獨留不下那些“權利寄生蟲”。
“我們不需要直接對抗,我們需要對抗的是湯納內閣!!”
“隻要湯納控製對方內閣失去權利,漢國人哪怕想要做什麼,都沒有了依靠,戰爭已經結束了,現在是難得的和平期,沒有國家會在這個時候,繼續發送戰爭,哪怕是表達使用武力的意圖,都會被視為對現丁秩序的挑釁……”
卡特裡爾表情淡定,看起來他個人對於目前的世界局勢,看的非常清楚。
“可是,那可是漢國,他們什麼時候遵守過秩序??”
戴維的話,實際也代表了大多數美國人的心聲,那就是漢國是一個沒有“規矩”的國家,他們所謂的“道德”“秩序”,根本無法束縛這個異教徒國家。
而一旦把漢國惹怒,湯納的競爭對手,就是最好的“明證”。
卡特裡爾看著周圍人,目光中的“擔憂”,語氣低沉的回答:
“各位,不要忘了,我們是白人,我們來自歐洲!!”
“戰爭剛剛結束幾年,全歐洲對於異教徒的恐懼,還未消散,英國佬和漢國人相互之間,又有很大的矛盾,看看大西洋就知道了,那裡沒有打起來,已經說明兩個國家,足夠克製了……”
(美洲戰爭結束後,漢國取得了靠近美洲一側大西洋控製權,這種做法,受到了英國的強烈抵製,甚至出現了雙方在大西洋中斷對峙四十八小時惡劣事件發生,雖然最後雙方心照不宣都將這件事的影響力壓縮到了最大,但確確實實的將漢英兩國之間的關係弄都很僵,哪怕到如今,也才好一點點而已。)
提起漢國和英國的之間的矛盾,周圍的那些人瞬間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很顯然,推動漢英衝突,也是他們最期待的一件事,甚至可以說,在此之前,很多人都希望借助大英帝國的力量為美利堅鬆綁,重新獲得獨立的國家地位,而非目前這個,大漢帝國的附庸。
“相信我,哪怕歐洲什麼都不做,隻是表達意見,這幫狡詐的漢國佬也不會輕易的把我們怎麼樣,因為目前他們還承擔不了和歐洲交惡後,所產生的國際後果,以及最重要經濟後果,因為這將直接關係到他們未來的貿易和經濟。”
“這些可比我們直接對抗,最後被莫名其妙的殺死,明智多了!!”
卡特裡爾態度很明顯,那就是利用目前漢歐之間貿易綁定,而互相忌憚,不敢鬨太大的窗口期,將湯納這條漢國人的看門狗乾下去,從現實層麵上,把象征美利堅合眾國最高的總統權利,奪回來。
最起碼也應該奪回議會的控製權,保證日後對於“傀儡內閣”的壓製能力。
這場簡單的秘密會議,最終以投票的方式結束,結果是,卡特裡爾的“抵消”計劃得到一致性的通過,但這對於整個上帝會來說,其實也是一個冒險的行為,因為一旦湯納沒有被扳倒,甚至還被反戈一擊,那麼最終會使得整個上帝會,受到巨大的損失,甚至有暴露到世人麵前的危險。
…………
“保護在美利堅的外國人,以及外國投資商,是我們進步的象征,發生在三月十二日的刺殺案,再次證明了,我們的國家依舊沒有完善徹底的法治……”
“外國保護法,不僅僅是我們對於世界的承諾,更是對那些受害者,最好的告慰!!”
湯納.比魯斯發表於三月二十號的華盛頓國會。
三天後,也就是1869年三月二十三號,美利堅曆史飽受爭議的“外國人保護法”正式出爐,一時間,全美輿論沸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