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工業發展:發展和造船(1 / 2)

整個大漢帝國的經濟,基本上圍繞著投資出口消費這三架傳統經濟馬車進行運轉。

但是漢國相比於同時期很多國家,多了一樣東西,那就是戰時經濟。

戰時經濟不是單純的在戰時向工廠提供所謂的戰爭訂單,而是一次係統化的整合。

就拿漢國目前的汽車產業來說,其本質就是對漢國現有機械工業,以及橡膠工業,乃至石油工業的整合。

如果沒有戰爭時期的快速整合,整個漢國的汽車工業想要單純的依靠市場化發展,尤其是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沒有七八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基本不可能。

而這一切都得益於戰爭,尤其是戰時經濟對於現有資源的統合分配,就比如漢國直到現在都在使用的雄獅戰車。

該型號的戰車的底盤就是借著龍卷風拖拉機的行動地盤而改進出來的。

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龍卷風拖拉機,也就沒有現在讓整個世界軍工產業爭相模仿的雄獅戰車。

【雄獅戰車被泰晤士報稱為本世紀最完美的陸地武器,雖然有些誇張,但在如今的西方,確確實實的將雄獅戰車當作是未來的戰爭的主流,這也是為什麼在戰後的幾年內,各國相繼宣布研發屬於自己戰車的原因,在歐洲那種極端底層博弈的地方,彆人有的武器,你沒有,也就意味著你會挨打,甚至被奴役。】

而雄獅戰車如果脫離漢國強大的產業鏈,以及巨大的工業體係,就算有它的全套圖紙技術,也不可能單獨製造出這輛目前最複雜的陸地武器,彆的不說,光是一個防彈裝甲,就需要用到大量和鋼鐵行業有關的技術,而這就需要一個強大的鋼鐵工業。

甚至這個鋼鐵工業在整個世界的排名還不能低於前五,低於前五,基本意味著沒有大的產量,沒有大產量,也就意味著沒有大量的現金收入,沒有足夠的現金收入,光靠官方扶持,是很難完成技術迭代的。

這就是工業,市場,技術,工業規模,甚至所在的國家,都是缺一不可,缺少了任何一個,那麼最後搞出了工業,最後就和現在的日本工業一樣,被漢國所挾持,甚至被耍的團團轉。

而漢國的工業就是在這種“天時地利人和人”當中發展出來的。

工業就是這個時代,強國競爭的底色,一個沒有大工業的國家,注定了要“割地賠款”,注定了要被“堅船利炮”卡住咽喉,最後的命運基本也很難逃脫了被殖民的命運。

最好的結局恐怕就是利用內部龐大的領土以及嚇人的人口,將殖民者攔在核心區之外,但代價則是“內凶外慫”,“寧予友邦不予家奴”。

時代的浪潮不會為任何一個人或國家停下浪頭,隻會無情的覆蓋,最後在離去之後,才會發現誰在裸泳。

而國家就是這個時代競爭最大的玩家,所謂的帝國,也隻不過是實力更強的遊戲玩家罷了。

至於所謂的殖民地,用劉鵬的話說就是:

“這就是一場大富翁遊戲,擁有更多有價值的殖民地也就意味著擁有更多的收費站,至於那些什麼都沒有的國家,自然就是這個遊戲的繳費人!!”

………………………………………

金山造船廠,一座年產五十萬噸的漢國第一造船企業。

在整個漢國每年一百二十萬噸的造船規模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漢國的造造船業發展至今,基本經曆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早期的野蠻時代。

在那個時代,漢國的造船業,甚至是漢國的港口業都是靠一個法國商人的資金發展起來的。

用當時的話就是:

“造船就是騙,騙到了就造,騙不到就騙自己,告訴自己,一定會出頭!!”

當時整個漢國造船業,基本就是處於模仿的階段,得益於當時所簽訂的“英漢同盟”,漢國的造船業才能在短短幾年發展起來,甚至在之後的一係列戰爭中大放異彩,最終在第二次漢美戰爭中,用一場加勒比海戰,證明了自己,直接將後來的美利堅合眾國海軍,打的不敢出港。

這是第一階段,這一階段,也是野蠻生長的時代,是屬於“蠻荒”的時代。

而第二階段,實際就是“造艦”時代,直到現在,漢國的大量戰艦,都是在那個時期建造的。

那個時候,整個漢國的造船技術,實際已經十分成熟,國內大部分造船訂單,都是由本國造船廠完成,甚至在那個時期,還借著黑海戰爭,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那拿到了不低於四億華元的造船訂單,直接將漢國的造船工業,推向了國際舞台。

在當時,漢國造船業,哪怕是最高傲都英國人也很難小瞧,甚至那個時候麵對在國際市場步步緊逼的漢國造船業,泰晤士報曾經發出“誰來阻止瘋狂的漢國造船”的呼聲。

在當時,漢國造船靠著後發的技術優勢,以及低廉的價格,將屬於英國,乃至歐洲很多造船國的訂單搶來過來,甚至哪怕到了今天,類似西亞,以及近東,甚至是南歐的很多地方,你都可以看到漢國造船的身影。

漢國造船業價格屠夫的稱號,也是在那一時期奠定的!!

而度過第一次的野蠻,以及第二次的“狂飆”之後,整個漢國的造船工業,正式進入到了第三輪,也就是目前最特殊的“細分化”。

所謂細分化,其實就是對現有造船進行的細分規劃,也就是俗稱的“分類”。

就比如目前正在實驗的運油船,適合運輸集裝箱的貨輪,運輸新式罐頭的冷鏈船,這些都屬於細分造船領域。

而這個細分領域和原來最大的不同,就是利潤最大化,且無法替代。

就比如目前在歐洲賣的最好的冷鏈船,這種船因為使用了最新的行業以及目前最安全的食品冷凍標準,在喜歡吃罐頭產品,以及運輸困難的歐洲,獲得了大量海商,甚至在最瘋狂的時候,買一艘漢國的冷鏈船,甚至還要加價,最高的時候,一艘價值三十萬華元的冷鏈船,要被加價百分之四十,甚至是五十。

而這種冷鏈船,因為體積不大,采用了最新的內燃機動力,在如今的世界運輸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優勢。

而除了冷鏈船以外,目前在全世界賣的最好的就是漢國的集裝箱貨輪,以及相輔相成的吊機。

最早的時候,全世界運貨,都是靠內艙,也就是內部空間。

這種內部空間,哪怕做的再好,也是有問題的,甚至還會壓縮駕駛人員的生存空間。

甚至在最早的風帆時代,水手們還會在船艙底部放置銅塊,用來保持平衡。

這種方法,雖然在後來的輪船時代被拋棄,但那種內艙底部運輸設計,卻一直保留了下來,直到如今。

坦白來說,這種內艙設計,實際也是有屬於它的好吃,比如在封閉性,安全性上,就處於絕對都優勢,這是目前露天的集裝箱輪船而不能比的。

但是這並不代表它沒有缺點,運貨少,搬運困難,就是這種船,永遠無法繞開的“陷阱”。

而漢國目前最流行的集裝箱,其實在幾年前,尤其是在美洲戰爭前就已經開始流行了,隻不過那個時候還沒有相對應的技術,以及所需要的吊機,隻能造一些相對較小的集裝箱,由最早的蒸汽吊機運輸。

其本質其實和原來的貨物沒有任何區彆,無非就是多了一個箱子。

而這一切都要推到三年前,也就是金山造船廠發明第一艘集裝箱輪船開始,但真正的爆發卻要等到兩年前漢國第一個內燃機港口吊機研發成功。

當這台代號“長臂猿”的千噸級吊機研發成功的時候,也代表著整個漢國的港口運輸業,乃至海運行業,進入到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