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分來自漢國各地,甚至有的還來自國外,而且無一例外都是精英,而精英多的城市,城市的發展,也會比一般城市要更快。
而帶來的壞處就是西京的消費水平,在短短幾年內整體提高了百分之三十,雖然基礎的糧食,工業品價格沒有漲,但是是個人都能夠感受到如今的西京,已經越來越不適合普通人了。
而這又帶動了一批向外的移民潮,進而又帶動了整個西京人口的下降。
如果說這五座城市,誰最奇怪,那就是西京,其他城市,對於人口都是越多越好,甚至恨不得全國人口都集中在一個地方,利用龐大且密集的人口,將經濟和貨幣的交易率拉到最高,進而繁榮整個國際的經濟。
而西京則不同,對於西京來說,追求更多的人口的時間節點,已經過去,未來的西京將成為一座以文化,教育,服務業,以及一部分製造業為主的新式城市。
而這種城市,在漢國的官方文件上有一個特有的名詞:
“國際都市!!”
除了這六座城市,其實整個北美百萬規模的大城市還有很多,甚至可以說,在全球範圍內,如果從綜合能力計算,北美的城市,甚至僅次於“西歐”,是的,不是歐洲,而是西歐。
目前西歐,其實也就隻有兩個國家,那就是西羅馬帝國和大英帝國。
至於歐洲其他地方,基本已經被淘汰出局,甚至就連西歐,如果不是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還占據一部分優勢,以及目前歐洲工業整體的向上發展,也早就跟不上美洲的發展速度。
可以說,目前的美洲,在整個世界的地位,正在隨著發展,不斷的攀升,最後甚至會出現在人口,經濟,工業,科技,軍事,完全超越歐洲的那一刻。
而這也是歐洲曆史學家比爾卡特去年在巴黎日報上發表的有關於“美洲終將超越歐洲”文章,最核心的觀點。
“我們終將接受歐洲在全球事務中處於二等,而非一等的位置,而取代我們的,將是一個遠離我們,但看起來又和我們很近的兩塊,準確的說是一塊……”
“這一切終將到來,無論我們歐洲人接受與否,都將到來,就像上帝一直存在一樣!!”
這篇文章其實在去年引起的關注,並沒有像少數人想的那麼大,甚至用“了了”來形容這篇文章在歐洲的地位。
知道的人除了那些對美洲感興趣的大人物,以及一部分和美洲有關聯商人,乃至歐洲的戰略家。
大多數人,甚至是歐洲高層都將這篇“超越歐洲”的文章,視為一個玩笑,根本沒有幾個人在乎。
用時任西羅馬帝國議長的話說就是:
“無論是現在,還是在未來,歐羅巴都將主宰這個星球的一切,一個隻開化不到百年的地區,如果說他們可以歐洲媲美,我敬佩他們的勇氣,但如果說他們可以超越歐洲,那就是現實版的唐吉訶德與風車!!”
此時歐洲,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歐洲大陸已經和原來完全不一樣,經曆一次徹底換血整合,形成幾大帝國的歐洲,除了減少了那些沒有什麼用的小國家,最大的好處就是集中了整個歐洲的資源和人力,乃至市場,極大的加大了歐洲工業經濟的發展。
甚至到了現在,歐洲主要強國的國力,相較四年前,最高類似西羅馬帝國和德意誌帝國,在這四年間,最起碼增長了百分之四十,甚至是五十的國力。
這部分國力又分為經濟,工業,甚至是人口,但卻是實實在在的國家實力,是一個國家力量的象征。
哪怕手增長較少的東羅馬帝國,也就是俄羅斯,其綜合國力,相比於戰前,也至少增長了百分之三十,甚至更多。
就連看起來什麼也沒有獲得的大英帝國,在發布“新移民法令”後,其殖民地地區的白人人口直接增長了一倍,甚至最遲明年,最少突破兩倍。
甚至就連英國的工業和經濟,都在這段時間中,進入到了發展的快車道,總體發展速度,甚至僅次於漢國和那個“平平無奇”的德意誌帝國。
而以上的這些,疊加在一起又形成了歐洲整體實力的大幅度增長。
在這樣的一個“實力爆發”的情況下,突然有個所謂的巴黎大學的曆史學家,跑出來在巴黎日報上發表一篇“美洲超越歐洲”的文章,不會引來關注,反而隻會被讓人看成笑話。
整個世界的曆史,如果說原時空是循序漸進的河流,那麼在這個被漢國影響的時空,整個世界曆史,就像是被砸中的保齡球,誰也不知道,是全部清零,還是送走了幾個“幸運兒”。
如果說世界是一麵鏡子,那麼歐洲和美洲,從目前的實力角度看,絕對不是正反兩麵,至於其他地區,隻能算作是鏡子的邊角料。
甚至就是支撐這塊“兩麵鏡”的支架。
…………
裡士滿街頭,人潮湧動,甚至不時還能夠聽到汽車的“鳴笛”聲,這些汽車幾乎都是漢國產的,什麼品牌都有,偶爾出現一輛龍馬汽車,都足以引起街頭很多人的注意。
“嘀嘀……”
身後傳來汽車的鳴笛,趙衡陽條件反射的讓開了一條路,偏過頭定眼一看,是一輛黑色的龍馬汽車,上麵甚至還帶有那個讓他這個級彆的老板,都很眼饞的“龍馬立標”。
要知道整個龍馬汽車,總共才一百多輛,在漢國,也隻有西京,金山等大城市能夠看到,而在裡士滿能夠看到,可想而知裡麵坐的是什麼人。
而在那輛汽車的後視鏡內,劉宇偏著頭看著那個漸行漸遠的身影,對著身旁的陳少衝說道:
“看來在這聯盟國,我漢國人還是很多的嘛,這麼快就遇到了一個!!”
“美利堅聯盟國以農業,尤其是棉花種植為主,我國紡織產業目前雖然發展有限,但到底也是需要優質棉花,而且根據內閣的計劃,是希望在紡織產業上同英國佬競爭的,本國人多了,也實屬正常……”
陳少衝口中的紡織競爭,實際是漢國在看到英國對美洲棉花價格打壓之後,內閣迅速做出的決定,目前就是趁著這次降價,吃下原來英國人在美洲的市場份額,為漢國增加新的財稅收入和產業。
“紡織業就業人數多,是要搞,畢竟我國周邊的那些國家實力,終究是太小了,如果隻是單純成為我們的經濟殖民地,實在有些可惜,將他們培養成我們產業鏈的一部分,才是最主要的!!”
劉宇作為太子,其實很清楚未來漢國的戰略,除了“有條件”的對外擴張之外,就是培養出屬於漢國的市場。
而遍訪全世界,還有什麼比近在咫尺的美洲市場更重要的呢??
這些都屬於龍武三十年代的戰略,目前也隻是初步完成了一部分計劃的“草稿”,至於真正完整的“三零年計劃”,恐怕要到明年才能看到。
劉宇看著外麵的街景,喃喃問了一句:“伱說,如果我們未來吞並了這裡,會怎麼樣??”
陳少衝目光一震,隨後嚴肅的回答:“人太多了!!”
“是啊,人太多了!!”
劉宇的話充斥著多種味道。
求月票打賞,四月衝刺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