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電燈引發的石油綜合征(2 / 2)

要說歐洲沒有石油吧,那是不可能,最起碼發現巴庫石油的東羅馬帝國,雖然因為漢國的低價競爭,每時每刻處於停戰的邊緣,但就是死不掉,甚至隨著歐洲對於石油的需求,以及英國對於石油安全的重視,作為目前歐洲國家發現,並且屬於世界級的巴庫油田,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英國的關注,其中最近討論最火熱的就是利用英國成熟且無處使用的資本,去控製屬於俄國的巴庫石油。

隻不過這個提議在剛剛提出來的時候,就被英國內閣否決,最大的原因不是不可以,畢竟現在因為漢國的惡意降價競爭,巴庫油田無時無刻不處於完蛋關閉的邊緣,俄國的財政雖然這些年因為國力增長有所增強,但那套糟糕的財政管理,以及羅曼諾夫家族的“奢靡生活”,想要拿出餘錢拯救巴庫油田實際是很困難的,哪怕是如今也隻能保證它不會完蛋,每天維持最低限度的生產。

如果英國人願意作為冤大頭幫助俄國人保住並發展起來巴庫油田,沒準那位東羅馬皇帝尼古拉還會給大不列顛頒發一個一噸重的羅馬勳章,以鼓勵英國人繼續為“大羅馬複興”再接再厲。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英國內閣才否決了這個好像“冤大頭”的“援俄”計劃。

而在失去俄國這條路子後,英國基本隻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尋找石油,確切的說在整個大英帝國控製的勢力範圍之內尋找石油。

甚至英國人還專門成立了一支代號“五十七號”石油勘探隊,彙聚了地質學家,工程人員,甚至特工在內,專門尋找石油的隊伍,來對整個英國勢力範圍內的可能發現石油的土地進行勘探,隻不過目前受到漢國的“海洋生油論”的理論,大多數活動,冬棗沿海地區進行。

(漢國帝國大學發表了一份有關沿海地區多產石油的理論,並且將漢國早期的金山,西京的油田作為參考,甚至就連大多數在內陸的幽州油田,在這套假說下成了所謂沿海油田流向內陸,而這套看起來沒什麼問題的假說,在如今的世界非常受歡迎,畢竟漢國可是世界石油的領導者,開采過全世界最多的石油,目前世界最大的油田都在漢國,漢國說的自然成為了所謂的過行業圭臬)

也是因為受漢國海洋生油論的影響,五十七號探測隊,幾乎走遍了整個英國沿海,但是依舊沒有可供開采的油田,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目前已經決定向殖民地地區進行探索,畢竟大英帝國這麼大,這麼多殖民地,要說沒有石油,連英國人自己都不相信。

而除了英國之外,其實很多歐洲國家,對於石油的重視程度在內燃機發展越來越快,汽車產業遍地開花的當下,已經越來越大,甚至像西羅馬和德意誌這樣的工業大國,對於石油的渴望,甚至比英國人還要強烈。

畢竟大英帝國目前其實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殖民地的上供,而非自己生產所得,對於進入第二次工業化,其實一直都是一種不緊不慢的姿態,甚至很長時間以來,英國人對於新科技的態度都是,能不能用於軍事,而非這項科技是否能夠給英國帶來本質上的提升。

而德意誌和西羅馬帝國卻恰恰相反,歐洲中心的地理位置,以及彼此的競爭關係,導致他們在工業發展上,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放鬆。

就像德意誌首相俾斯麥所說:

“如果我們不能在工業上領先於整個歐洲,那麼等待我們的,將是徹底的失敗!!”

是的,是“失敗”,目前德意誌的形勢,沒有人比俾斯麥看的更清楚了。

雖然看似德意誌帝國成為了上次戰爭中,和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一樣的大贏家。

但這也意味著德意誌帝國,成為了目前歐陸霸主西羅馬帝國的眼中釘,肉中刺。

雖然戰前,法國人口口聲聲說支持德意誌統一,但真到了現實中,所謂的“承諾”在戰後,就成了法國人最後悔的事情。

甚至就連一向瞧不起德意誌地區的拿破侖三世,在最近這幾年,都曾在私下裡發出:

“支持德意誌統一,是我這輩子犯下的最大的錯誤!!”

是的,拿破侖三世後悔了,但真正讓他後悔的,不是他曾經做出的決定,而是德意誌帝國誕生後,好像“噴射機”一樣的進步。

就拿軍隊來說,戰前的普魯士,隻能最大動員不超過一百萬人的陸軍,以及一支小的可憐的袖珍海軍,但在德意誌地區統一,並且俾斯麥訪問奧地利成功,“德奧和解”之後,德意誌的陸軍規模從戰前的一百萬人,提升到了常備陸軍四十萬,最大動員三百萬人的世界級水平。

而且這個數字,還會隨著整個德意誌地區“高亢”的人口出生率,以及年年都在指數級增長的工業規模,而不斷膨脹。

這個膨脹的過程,甚至會超出法國人對於德意誌地區,“自古以來”的想象。

而這些都是德意誌發展第二次工業,最大的支柱。

但德意誌和英國一樣,都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本土,竟然也沒有石油。

甚至就連德國的報紙,都曾發表過類似的“石油笑話”,一個德國人發現自己家地底噴水之後,異常興奮,隨後按照所謂的礦產獎勵法,將消息彙報給了當地,當地官員非常重視,派來了大量的施工隊伍,最後挖了一個多禮拜,對外宣布,這裡是一個地下水的源頭。

雖然這個笑話,在德國人看來一點也不好笑,但這恰恰說明了此刻德國上下對於石油的渴望。

而與德國一樣的是,西羅馬帝國同樣對於石油,有一種天生的喜愛,或者說在拿破侖三世逼迫下,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被迫”反應。

隻不過相比於德國人的瘋狂,英國的嚴密,法蘭西人天生就有一種浪漫的心態,就像那位口口聲聲要給帝國弄石油的大臣所說:

“法蘭西的石油,會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到來,當然,不是現在!!”

整個西羅馬的石油探測,更像是在拿破侖三世驅趕下,不斷乾活的毛驢,而所謂的油田,更像是被磨的大豆,而非掛在前麵的胡蘿卜。

整個歐洲的這種短時間對於石油的追求和亢奮,也被某些歐洲媒體稱為是一種新型疾病:“石油病!!”

又稱石油綜合征!!

月票打賞,還請大家給個支持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