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石油:德意誌和漢國(1 / 2)

德國柏林……

明媚的陽光灑在了柏林的街道上,為路上的行人披上了一層“光紗”所做的衣裳。

柏林在目前的歐洲,其實地位一直都不算高,這個高不是指柏林的財富和工業,而是指影響力。

畢竟整個柏林的影響力,實際上是跟著整個德意誌帝國的影響力而走的,單純如果從城市的角度看,實際上柏林目前的各項產業是不弱於,類似巴黎,阿姆斯特丹這樣的城市的。

但是真實情況來看,柏林的影響力,甚至還不如已經沒落的阿姆斯特丹,這從金融排名就可以看出,阿姆斯特丹一直將柏林壓在身下。

畢竟金融還有影響力這種虛擬的東西,其實是很看氛圍的,氛圍不夠,哪怕實力再強其實也是無濟於事。

而出身重工業的柏林,實際根本就不適合金融這樣需要“虛與委蛇”“紙醉金迷”的東西。

而且日爾曼人的性格,又是歐洲出了名的剛硬,再加上從普魯士王國時期就留存下來的重工業,軍事立國的傳統,注定了德意誌和其他歐洲國家尿不到一個壺裡。

在這樣的情況下,柏林做的金融業務也大多來自於本國,以及傳統的日爾曼德語區。

而對於德國人來說,不是他們不想象將產生像英國法國那樣遍布整個世界,而是不能。

這個不能,除了所謂的關稅壁壘以外,最大的壁壘就是影響力和殖民地。

影響力自不用說,光是西羅馬帝國所影響的地區,就占到整個歐洲的一半,甚至還能跨越到北非和西亞,而另一個強大帝國,大英帝國自不用說,日不落帝國的輝煌,哪怕是現在也是讓世界所有國家仰望。

如果再算上德國為零的殖民地,那基本可以斷定,德意誌沒有任何海外生存的空間。

但就那句“上帝一定會給你留下一扇窗”一樣,艱苦的市場環境,也鍛煉了德國產品的市場韌性,以及對產品質量的保證。

從目前歐洲的產品市場就可以看出,哪怕因為高昂的關稅壁壘,德國商品依舊很受歡迎,而這也為德意誌的產業進步,科技進步埋下了伏筆。

事實上,德國的工業,雖然最早脫胎於歐洲,但最後卻興盛於漢國模式,但是漢國模式有一個巨大的問題,是目前德國無法解決的,那就是原材料和市場。

而這也是最近幾年漢國模式在德國漸漸走不通的根本原因,畢竟漢國模式再好,以德國地處中歐的地理環境,除了煤鐵等重工業所需要的資源,幾乎上什麼都沒有,當然,中歐平原的糧食,可能也是德國同其他歐洲國家競爭時最大的本錢。

隻不過隨著工業技術的進步,尤其是進入到第二次工業化的時代,所需要的資源越來越多,尤其是至關重要的橡膠石油,俾斯麥領導下的礦產局,把整個德國都翻遍了,都沒有找到石油,自此,德國工業也進入到了依賴煤鐵工業的階段,哪怕是現在,煤炭和鋼鐵帶動的工業產值,依舊占據整個德國工業生產總值的八成以上。

而工業產生的經濟畸形,又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德國的戰略問題。

整個德國,在度過前些年德意誌統一的震動後,到了現在,其實已經把能吃到的紅利都吃完了,哪怕是所謂的“大基建”“大鐵路”,其實也隻能減緩個幾年罷了,最多不超過十年,這些建設帶來的經濟增長和工業發展,就會逐漸開始減慢,直到陷入停滯。

雖然目前歐洲很多國家,也沒有石油和橡膠,從這些來看,德國的未來應該還算光明,但是不要忘了,此時的歐洲已經和原時空的歐洲有了很大的不同。

兩個羅馬,就已經將大部分國家生存空間極大的壓縮,雖然俄國人手中的石油,目前來看,也隻能廉價的提供給歐洲其他國家,但這不代表他們對於石油產業衍生的利益和工業,不會心動,一旦俄國工業發展起來,那麼所謂的“廉價石油”,就將成為殺死德國工業海外市場的第一把利刃。

更不用說類似大英帝國這樣擁有龐大海外殖民地的國家,資源對他們來說,隻是早發現和晚發現而已,甚至就連目前德國極其渴望的橡膠,英法兩國哪怕也是需要依賴漢國,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在其他控製的地區種植這種綠色黃金,以保證戰時的橡膠供應。

而對於德國這樣什麼都沒有的國家來說,資源就像一道從出生的那一刻,就帶在身上的魔咒,怎麼也掙脫不掉。

德意誌,注定要為資源而戰,為資源而活!!

………

柏林的皇宮,雖然沒有凡爾賽宮的那麼的奢華,但是光從占地麵積來看,卻是不弱於歐洲任何一個國家的宮殿,甚至比那些國家的宮殿,還多了一股厚重的感覺。

“首相,陛下最近頭疼,恐怕無法接見您了,十分抱歉!!”

看著對自己表示歉意的侍從官,俾斯麥表情變幻了幾下,隨後點了點頭,丟下一句“祝願陛下早日康複”就離開了。

剛走出宮殿,俾斯麥回過頭看著高大的宮殿,心裡歎息一聲,頭也不回的上了一輛黑色的“慕尼黑”汽車。

(德國采購漢國出口的汽車零部件,逆向開發出德國第一輛汽車,屬於德國第一個汽車品牌)

靠坐在慕尼黑汽車寬敞的後座,看著前方正在一絲不苟開車的司機:

“回首相府……”

“是,俾斯麥先生!!”

司機一口地道的柏林口音德語,說話間,操縱方向盤,經過了一處帶有紅綠燈的路口,隻不過相比於那些直接闖紅燈的其他內閣車輛,俾斯麥一開始就囑咐,必須按照交通規則,不能搞特殊。

看著窗外的那些騎著自行車,或者漫步在街頭的人群,俾斯麥眼中的疲憊之色一閃而過,取而代之的是他平時一直都在線的鬥誌。

當汽車重新啟動,感受著汽車發動機的轟鳴,俾斯麥就這樣靜靜的靠在座椅上,不斷將目光放在窗外人流湧動的柏林城。

歪著腦袋看了一路,直到司機的提醒,他才清醒過來,隨後就在司機的照料下,下了車。

當走進首相府的時候,他還能聽到一些平時都能夠聽到的爭吵,以及剛剛進來就響起的:“首相……”

“首相,這是最近的工業投資補貼,請您簽字……”

當秘書將一份寫滿德文的文件遞過來的時候,還沒進入辦公室的俾斯麥眼睛疲憊的咪了一下,隨後伸手接過。

看著上麵一片有關“重工業”和基礎設施的投資補貼,俾斯麥嘴角扯了幾下,最後開口:

“為什麼沒有煉油廠的計劃,我記得上個禮拜,我們剛剛討論過要在德國境內建立五個大型,世界一流的煉油廠,為什麼沒有這個??”

看著俾斯麥嚴肅的表情,秘書連忙回答:“首相,目前漢國出口自歐洲的,大多數都是成品油,俄國那邊的石油開采量,因為價格的原因,又不是那麼充足,最近英國和俄國簽署了一個為期五年的供油協議,未來五年內,巴庫地區生產的一半石油,都將交給英國……”

俾斯麥聽到這句話,臉色微微出現變化,但又不死心的問了一句:

“波斯方麵呢,我記得我們有和波斯簽署過有關於石油的開采意向協議書??”

“雖然隻是意向,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可以從波斯方向獲得廉價的原油……”

秘書聽到俾斯麥提起“波斯”這個名義上的“雅利安親戚”,語氣微小的回答:

“首相,早在一個禮拜之前,波斯就將原本提供給我們探測開采的石油區,以加一華元的方式賣給了漢國的石油公司,我們之前提供的意向金,也在昨天被退回……”

“甚至他們還提供了一筆意向金一半的違約金!!”

秘書的話,就像是戰鼓一樣不斷的擊打在俾斯麥本來就疲憊不堪的心頭,讓他有一種快要窒息的感覺。

“首相,我認為我們應該從漢國人那裡尋求突破,他們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原油,每年向市場提供了一半以上的成品油……”

“我們想要完成煉油廠這個項目,目前來看,隻能尋求和漢國的合作!!”

秘書的話讓俾斯麥稍稍寬心了不少,但很快他又陷入到了另一種焦慮,那就是漢國為什麼要給德意誌提供原油,僅僅是因為德國是個強大的國家嗎??

如果是原來,這個理由,還真有可能成立。

但是現在的歐洲最不缺的就是強國,德意誌,甚至在這一票強國中並不占據任何優勢。

而在如今的石油市場,漢國占據絕對的主動,他們憑什麼要放棄利潤最豐厚的成品油市場,將本來就廉價的原油提供給德意誌呢??

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德意誌的煉油產業乃至後續的一卻和石油有關的化工產業,都很難建立起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