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阿富汗:紅衫軍(1 / 2)

美洲日不落 道士仗劍行 10617 字 6個月前

阿富汗蜿蜒的山路,因為常年過人的原因,看起來要比四周的雜草地要更加平坦。

“噗嗤……”

將腳從草地抬開,一個叫阿勒茲的阿富汗少年不斷招呼羊群向前,之所以如此,不是怕草不夠吃,而是這條小路的規矩就是一路趕一路吃,是不能待在一個地方太久的。

“咩……”

羊叫聲在耳邊響起,阿勒茲抬起自己的瘦小的小腦袋,眼神不定的看向跟著羊群後麵的毛驢,毛驢的個頭不小,毛發看起來極為光亮,一看就是照料的非常好。

在阿富汗,毛驢的作用比什麼都重要,無論是出行還是乾活,有一頭毛驢的家庭,在當地,往往過的都不差,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在阿富汗可以看到,滿大街都是騎驢的畫麵。

雖然隻在一些集市有,但卻很真實的反應了阿富汗的經濟水平。

整個阿富汗的經濟水平,用一個字來反應,那就是窮。

甚至就連英國人都說:

“阿富汗雖然地處歐亞大陸中心位置,但這裡就像是被上帝拋棄的絕地,除了荒漠,還是荒漠……”

雖然有些誇張,但卻很真實的反應了阿富汗在這個時期,其他地區對它的基本印象。

騎著毛驢的阿富汗人,直到現在,還是很多故事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咩……”

“咩……”

阿勒茲走在路上,手中的長鞭不斷揮舞,驅趕著羊群繼續向前。

“砰砰!!”

一陣突如其來的腳步聲,突然在耳邊炸響,阿勒茲嚇的立馬開始將羊群往附近的山溝趕,阿富汗這個地方彆的不多,就是山溝多,基本上每一處都有幾個。

“踏踏!!”

躲在附近山溝,緊張的將羊群淨量往裡麵趕,不敢讓它們發出一點聲音的阿勒茲探頭看著外麵那些穿著紅色製服,戴著白色頭盔的軍隊,他不明白,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長相的人。

而且看樣子這些人很有錢的樣子。

畢竟那麼多人穿紅色,那可得花不少錢。

(紅色是鮮豔染料,而越鮮豔的染料就越貴)

看著一門又一門他根本看不懂的黑色長棍車,被那些高頭大馬拉起,阿勒茲第一個想法是,這些馬吃什麼,畢竟在阿富汗,糧食是很寶貴的,而他們之所以養驢,不是因為驢真的有多好,而是因為驢吃的相對較少。

而這些家夥養這麼多馬,他們難道不怕被吃窮嗎??

而且最關鍵都是,他們從哪裡弄那麼多草料,去喂養這些看起來比山還高大的大馬??

阿勒茲的心裡,就像是一個好奇寶寶,哪怕再這個危險時刻,他都不忘為對方算賬。

甚至他還得出了,如果這些人都用毛驢拉貨拉車,最起碼節省一半的口糧。

“咩……”

就在阿勒茲的賬算的“啪啪”響的時候,一聲羊叫將他所有的賬都打亂了。

“有羊……”

英文不斷的從對麵的路上傳來,阿勒茲看著自己的羊群,咬了咬牙,最後提著長鞭跑了。

是的,他跑了,沒有選擇留下來。

但阿勒茲雖然跑了,但從他一直向後看的腦袋,以及不時停下來的腳步中,卻能看到一絲前所未有的恐慌。

這個恐慌,不是因為那些邪惡的外國人,而是他把羊弄丟了,要知道這可是巴希老爺的羊,少一隻他都要倒黴,更何況是三十隻。

他敢肯定,隻要他回去,絕對死翹翹。

但這個時候,阿勒茲已經沒有回頭路可以走了,從他剛剛因為害怕而丟下羊群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而就在阿勒茲離開這片山地的時候,已經找到羊群的英軍,正在展現他們的“廚藝”。

看著一頭接一頭被殺掉的阿富汗山羊,作為少校的比利.卡爾森嘴裡叼著胡桃木做的煙鬥,眼神中閃爍著“奇怪”的光芒。

“哼,一個沒有膽子的阿富汗人!!”

比利.卡爾森剛剛在附近搜尋了很久,也沒有看到羊群的主人,在那一刻他就知道,羊群的主人在他們來的時候,就已經跑了,所謂的“烤全羊”隻不過是他所丟下的財物罷了。

“少校,發現一個村子!!”

比利.卡爾森的身後傳來聲音,讓他瞬間回了頭,直接開口:

“那些阿富汗人十分狡猾,我們沿著山路過去,很容易被發現,最好的辦法就是翻過這段山……”

“告訴那些喀爾喀人,他們立功的機會到了,戰爭結束,他們有權分走三成的戰利品!!”

當比利.卡爾森的話傳遞的時候,還在路上的阿勒茲正在氣喘噓噓的奔跑,大腦中不斷的出現“回去報信”“不報”的對抗。

最後還是親情戰勝了理智,選擇了回家。

就在他往村子趕的時候,一隊背上綁著彎刀,肩上斜挎著李.恩菲爾德短款馬步槍,衣服顏色和紅色英軍大不相同的黑灰軍隊,正在不斷的翻山越嶺,繞了一個大彎,朝中間地帶的村子殺去。

“嘀嘀嘀……”

“後方來電……”

接過電報兵手中剛剛寫下的電報,比利.卡爾森稍微變了一下臉色,隨後開口:

“通知下去,一個小時後,我們變道去西南方向……”

吩咐完後,比利.卡爾森回過頭看著那些用大火漫烤的白羊,眼神閃爍,最後又說:

“告訴蘇亞他們,不用管那個村子了,我們沒有時間和一幫土包子玩了……”

當比利.卡爾森的吩咐通過隨軍電報抵達後,整個喀爾喀步兵連就差四百米的距離,就將翻越這座山,抵達中間的村落了。

而到了村子,他們會做什麼,可想而知,但現在一切都結束了,隨著來自後方三十公裡小鎮的司令部的一份“微操”電報,這個藏在山溝溝裡是小山村,就這樣稀裡糊塗的活了下來。

而等到阿勒茲回到村子後,雖然因為丟了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但最終還是因為敵人的原因,他被“將功補過”了,隻不過一直等到下午三四點,都沒有看到任何敵人的蹤跡,反而看到了一連串的山火。

這些山火來自的方向,正是剛剛阿勒茲跑回來的方向。

………………………………………

喀布爾城,一座悠久到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城市,雖然在蒙古人西征的時候毀過一次,但在後來的曆代阿富汗王朝的重建中,再一次被建立起來,隻不過當這座城市再次重建的時候,阿富汗,已經不是過去的阿富汗了。

雖然史書上一直將阿富汗今天的遭遇,推到蒙古人身上,甚至有了阿富汗水利發達,最後被蒙古人毀壞的故事。

姑且不論這個時間長到讓人記不住的故事是否真實,就算真實,那麼距離那場戰爭幾百年的今天,阿富汗還沒有修建一個代替的水利,可見有些曆史本身就是用來為某些事情“服務”的。

如果說蒙古人給喀布爾城,帶來了第一次大規模的傷害,那麼英國陸軍迅速圍城也將阿富汗人最後的念想也給碾碎。

“立正!!”

“刷刷……”

在入城之前,英國殖民地陸軍選擇在一眾簡譜的入城儀式之中,選擇了一個最繁瑣的過程。

“抬槍上肩!!”

“刷……”

象征英國國力的李.恩菲爾德步槍被提到了肩膀,站在對麵,負責整訓的比利.卡爾森,犀利的眼神不斷的掃視,最後落在了對麵用黃土磚石包裹的喀布爾城上。

此時的喀布爾城外,站著數千名從英屬印度殖民地各地調集而來的殖民地士兵,這些士兵的素質要比那些印度人高很多,如果是印度人,此刻可能已經不在城外,而在城內搶劫了。

畢竟他們可是窮怕了!!

騎在一匹白色純血大馬上,遠征阿富汗司令官科裡單手拉著韁繩,頭上戴著一頂好似彈頭的白色高帽,高帽中央鑲嵌著一枚象征英國王權的徽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