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州商報:煤電科技集團並購漢州境內三十五家發電場,在發電產業擴張上越走越遠……】
【星海商業谘詢:預計從今年下半年為止,漢國市場即將進入新基建的元年,預計主要以電力,石油運輸,提煉,加油站等幾十上百項大大小小的業務為主。】
【西京日報:如果說電燈是電力行業的曙光,汽車是內燃機最好的載體,那麼在新基建之下,電氣化加內燃機化的模式,將會為整個大漢帝國帶來新的發展動力,整個帝國都將為此受益!!】
整個龍武三十五年五月,到處都是有關於“新基建”的消息,雖然有關於電力和內燃機的新聞,已經是見怪不怪,甚至是對於大多數每天關注商業,看報紙的人來說,都已經是老掉牙的新聞。
但是對於那些對局勢感知力很強的人來說,這種看似“炒冷飯”的新聞,卻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尤其是對於漢國的那些涉及大量和電力,內燃機,石油,有關的大亨來說,這種大量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以及衙門的默許,乃至那雙看不見的手,對於他們來說,都隻有一個信號,那就是“戰爭打響”的槍聲,這個槍聲甚至不是第一次,因為真正的槍聲,早在前幾年就已經打響了,但那個時候,因為技術還不算成熟,以及市場還不夠成熟,哪怕上麵想要搞,也隻是隻聞其名,不見其人。
而到了今年,或者說是去年下半年,戰爭前的硝煙味就很濃烈了,隻是那個時候,還處於戰爭前的靜默狀態,所有人都還在觀望,等待機會。
而戰爭前又會做什麼呢,答案自然很簡單,那就是儲備足夠的彈藥補給,等待戰爭的爆發。
而煤電科技,其實就是一家典型的“儲備型選手”,在這場戰爭打響之前,就準備好了至少一個億華元的現金,以及和上麵的溝通。
要知道在最早的計劃中,類似的私人企業,是不被允許進入到類似電力這樣的民生市場的,尤其是這種事關這種重要基礎設施的地方。
而這一切的真正的轉折,起源於去年上半年的一次地方議會的聽證會,聽證會的內容就是“官與私”。
看起是官家與民間的事情,但其實是壟斷和進步的問題,要知道漢國發展到如今,也不是沒有“反壟斷調查”的問題,但是大多數都是小新聞。
之所以是小新聞,根本原因就是處理的企業並不是很大,基本都在小打小鬨,觸碰不到實際問題,但是在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發現,類似於電力,內燃機這種事關國家未來的高科技行業,還是不要做太多的乾涉,畢竟光是指望那些“老實巴交”“人浮於事”的官企,還是不行的。
但開放不代表放縱,彆的不說,雖然讓類似煤電科技這樣的私營企業進入到了發電市場這個巨大的蛋糕,但不是沒有代價,其中最大的代價就是監管的嚴格,以及和那些官企的競爭。
其中監管也很簡單,那就是對電價的限製,尤其是電力價格必須符合漢國的標準,而這個標準,其是不變的,而是根據第二年的發布的公文進行調整,也就是說,大家的價格標準是一樣的,但是有一樣東西是時刻都在變換,那就是電力技術和服務,比如說一家公司,哪怕他們的價格和市場上的其他公司是一樣的,輸送的都是電力,但如果他的服務不行,技術和對方相差太大,它也一樣會被淘汰的。
而這都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每年向城市,乃至私人供應電力的是另一家公司,也就是最新成立的“漢國電力”,這個所謂的漢電,其實根本不生產電,他們隻是電力的搬運工。
而他們搬運的正是那些電力公司的,在這種情況下,也就解決了控製電路網,綁定用戶,最後排斥新科技的事情。
雖然這個計劃,在很多聰明人看來,依舊有大量的破綻,但是對於走出“去衙門壟斷”第一步的漢國來說,已經是了不得的進步了。
而這些也就是類似煤電這樣的私人企業敢進入到原來“銅牆鐵壁”一樣的電力市場,最大的原因,要知道這家企業,最早其實就是給漢國很多電力發電廠提供包括變壓器在內,大量和電力有關零部件的一家配件企業,但現在卻在時代的變革和技術的革新下,成為了第一家進軍電力發電市場的私人股份製企業,可以說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這家企業都會成為漢國商界和輿論場上的焦點,甚至是頻繁討論的話題。
而這還隻是時代浪花的一個縮影,更多的浪潮,還在後麵。
………………………………………
“老板,這是一家距離西京二百多公裡某個大鎮的發電廠,因為設備老化,加上最近這些年因為電費降價,頻繁虧損,目前正在打包出售,有不少人願意購買,但是因為是當地衙門獨資建設的,所以要價比較高!!”
“我們目前的資金因為前段時間剛剛收購了三十五家電廠,所以目前的流動還是比較緊張的,您看??”
煤電集團負責收購的王總正在給煤電集團的老板郭恩平彙報著有關最近一段時間的電廠收購工作。
而其中最核心的問題不是所謂的“要價高”,而是資金問題,要知道作為一家在目前商家大展拳腳,曬足威風的大公司,煤電集團的資金其實並沒有外界想象的那麼成功,其實從收購之後,都處於資金流緊張運轉的階段,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擴張太快,一下子打完了幾乎所有的子彈,而這一切都來源於這位白手起家,有著“虎膽郭”的老板郭恩平身上。
此人極其信奉“富貴險中求”,以及自創的“加倉橫掃”的商業理論,在這場戰爭之前就通過變賣其他非核心資產籌集到了一億華元現金,先所有人一步,一口氣吃掉了漢州市場最值錢,且還能拿來直接出售的三十五家發電廠,為此幾乎把整個煤電集團都掏空了。
郭恩平接過王總遞過來的文件,戴上他那萬年不變的金絲眼鏡,表情異常的嚴肅,最後摘下眼鏡,露出那雙寫滿故事的雙眼。
“他們出價多少??”
“九百二十萬!!”
“什麼狗屁,就要九百二,簡直就是開玩笑,老子買了三十五家,才花了多少錢!!”
郭恩平被這句“九百二十萬”氣笑了,好似獅子一樣的大鼻不斷吞吐氣息。
“這幫人根本就是漫天要價,我估計他們是看我們都買了三十五家了,估計是勢在必得,想要宰我們一筆!!”
“我看不如緩一緩,等我們將三十五家都整合了,再來做計較……”
王總低著頭,兩隻手不由自主的放在下擺。
“不能拖,拖就生變!!”
郭恩平直接否決了王總的建議。
“我們之所以能夠搶在所有人之前,收購漢州三十五家電廠,不是因為我們多有錢,憑良心講,一個億多嗎??”
郭恩平這話如果傳出去,肯定要遭受一番口誅筆伐。
要知道按照最新的彙率,一英鎊等於五華元,一億華元也就是兩千萬英鎊,這筆錢,無論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前幾十年彙率一直保持在一比六,近幾年開始進入上升通道,與漢國的國家信譽增長有關,但歸根結底還是新華元含金比例的增長,這其中又與漢國國內黃金儲備大幅度增長有關)
“所謂不進則退,我們如果這個時候不去搶資產,那麼資產就要被其他獵人搶走,要知道現在他們之所以沒有辦法和我們搶,最大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沒有錢,完全就是因為他們沒有獲得執照和漢州運營電力的資格,據我的估計,最遲今年七月,就會有大批老虎出籠了,這些老虎不是我們搞出來的,完全就是上麵的平衡之術……”
“防止我們做大!!”
郭恩平說到這裡的時候,鼻梁上托著的金絲眼鏡,有著明顯的抖動,獅鼻中的氣息愈發濃烈。
王總額頭冒汗,想了半天才開口:“我們現在賬麵資金已經不足一千五百萬,如果收購了這家,我們可就真沒錢了……”
“如果再加上後續整合需要的時間和資金,我們可能都會因為這些事情,出現資金鏈斷裂的危險,而一旦出現這些問題,我們可就真的上了懸崖了……”
王總的話,就像是“魔咒”一樣環繞在郭恩平身旁,讓他臉上的皺紋越發深刻了。
郭恩平“啪”的一下,點燃了一根他最愛的“金殿係列”古巴雪茄,吸了好一會,才緩緩吐出煙圈,煙圈化作霧氣,彌漫在他麵前。
“我們如果真的買下這家電廠,哪怕是殺價到七八百萬,剩下的七八百萬,還能支撐多少時間??”
王總仔細思索,最後給出了“一個半月”的時間。
“呼呼……”,煙霧不斷從獅鼻下方的大嘴吐出,郭恩平緩緩開口:
“乾了,你明天,不,現在就去那裡,去談判,能壓多少壓多少,我給你三天時間,三天之後的第四天,無論什麼價,我們都買了!!”
郭恩平的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隻能看到道道白色的煙霧化作的柳絮。
王總表情複雜,隨後開口:
“可是我們的資金??”
“不要管資金,資金我來解決,就這麼乾了!!”
郭恩平語氣堅定,根本不給王總任何質疑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