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太子監國:家事與城市(2 / 2)

李珍秀的鳳眸看似溫和,實則犀利的直刺金香的內心。

“奴婢未知!!”

金香這個時候也隻能裝傻。

“不知道,不知道的好……”

李珍秀嘴裡好似感歎一樣,念叨了幾句,隨後開口:“你去素心閣找一個叫林晚凝的清倌人,告訴她,若想進來,這段時間就安分些,安分了,沒準本宮還能讓她感受一下什麼是麻雀變鳳凰,若是不安分,怕是連野雞都做不得了……”

“去吧,帶幾個人一起去,記得,要在早上去……”

“娘娘,為什麼要在早晨??”

金香不明白為什麼是早上,按道理這種所謂的“歌廳”,不是下午才開始營業嗎??

“哼,你懂什麼,太子可以不顧及顏麵,找一個清倌人,本宮要臉,父皇母後更要臉,早上,沒人啊!!”

最後一句,李珍秀幾乎是咬著牙說的,嘴唇都差點被咬出血。

金香低著頭,不敢看此時的太子妃,嘴裡道了聲“是”,便離開了這間麵積不大,實則什麼都的堂屋。

………………………………………

“太子殿下,這裡我們計劃是改建一條美食街,目前正在清理過程中——”

“從這一側,可以直接插入中央大街,可謂神來之筆,當初設計的人就曾說,若是按照這個改建法,沒準日後,此地的價值還要超過中央大街-——”

西京城西側的一個滿是老舊建築的街道上,幾名戴著白色安全帽的西京市官員,正在圍著劉宇做著城建彙報。

隻見劉宇上身穿著簡易的藍色中式對襟襯衫,下身就睡一條筆直到看不出任何瑕疵的黑褲,褲腿微微卷起,頭上紮著短簪,看起來和後世的那種“由今近古”的潮人,沒有任何區彆,隻不過從氣質上看,要更加乾練,且有一股與生俱來的貴氣在裡麵,讓周圍的人不由自主的將目光放在了他的身上。

而在他們前麵的這條老街,其實屬於整個西京城改造計劃中的一部分。

整個改造計劃,涉及到幾乎所有的區域,甚至包括號稱“曆史文物”的政務區。

可以說,未來的西京,除了那些標誌性,類似帝國大廈,體育場,博物館等地標性建築,以及那些不好處理的高樓大廈,幾乎所有的地方都要被納入改造的計劃中。

不為彆的,單純就是因為老了!!

要知道雖然自從龍武十年之後,每年西京城都會進行一定規模的修改,隻不過這些修改,其實都是表麵上的“縫縫補補”,和漢國其他那些新心城市完全不一樣,甚至可以說是“老舊”。

以至於西京人自己都嘲諷西京是“古董”,是生活在這裡麵的“曆史”。

聽起來看樣子不錯,畢竟有些國家和地方,想要有曆史還都沒有呢,但是對於此刻正在進行第二次工業化,尤其是處於浪頭的時刻,繼續維持西京的曆史特權,隻會讓西京活在過去,而不能真正的看到未來。

所以也就有了現在這個“西京換新計劃”,至於如何換新,其實在去年就吵的不可開交,甚至在很多人看來,西京的大部分地區都應該保留,因為那是曆史的見證,但是這遭到很多人的反對,反對的理由也很簡單,單純就是因為這些建築實在太占地方了。

因為早年的不規範分配,導致當時的很多民居的占地,簡直大的離譜,動輒上千,甚至是兩三千個平方,如果在漢國其他城市,那還倒沒什麼,但是要知道,這裡是西京,一個房價在漢國比金山還高的地方。

在這裡一部分來的早,占的早的人,搞了那麼大的個人空間,也就意味著後來的人空間會有多小,也間接的抬高了房價,越是核心區,越是如此。

而最根本的原因除了稅收之外,就是那些“先來者”獅子大開口般的要價,一時間“拆遷暴富”的傳說,傳遍了整個漢國,而這屬於幾乎所有漢國大城市的通病,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當初隨意到極點的劃分有關。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這已經是曆史的一部分了,但是在另一部人的眼中,這就是“少數人”的無恥。

而在這次的全麵“換新”過程中,自然就可以看到這一幕的不斷發生。

——

“這片地方,我們計劃建設停車場,以容納西京目前越來越多的家用車輛——”

關東明是目前的西京市市長,作為一個近六十歲退休年齡才爬到國都市長位置的官員,關東明對於如何處理問題,有他自己的一套見解,一尤其是在處理和這位“監國太子”的關係上,可謂是滴水不漏,既不是那麼的討好,也沒有像某些人那般疏離,防止皇帝多疑,而是選擇了保持穩定但又可以維護的距離。

這其中對於細節的把控,比那些毛毛躁躁的年輕官僚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太子殿下,目前這個停車場,預計將成為西京最大,乃至全國最大的露天停車場,總共可以容納九千輛,近一萬輛汽車——”

“總占地麵積,也占到了這條街的一半,考慮到未來可能的交通堵塞問題,我們在停車場的設置了四五個進出口,通往不同的方向-——”

關東明說著說著,就攤開了一直放在手裡,卷成短棍的平麵設計圖,圖紙攤開,剛剛好可以看到整條街的基本構造。

而在身邊的劉宇看著圖紙上的三車道,十分不滿的搖了搖頭:“三車道窄了,這裡最少要用四車道,甚至是六車道-——”

“還有,這個路口應該放置紅綠燈,如果這裡沒有紅綠燈,一旦出現交通事故,到時候誰來負責!!”

劉宇的手指頭指向這條“西街”向右邊轉向時的拐角路口,看起來這個地方不是十字路口,位置也不大,甚至還有些狹窄,但是考慮到附近有所中學,劉宇還是決定在這裡搞一個紅綠燈,以保證足夠的安全。

“還有就是,整個路牌上隻有指路圖,沒有限速標誌,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現在汽車越來越多,孤聽說很多地方發生的車禍,現在一個月比前些年兩年都多,西京又是大漢之都,每天人來人往,這麼多人,要是不限製汽車速度怎麼能行——”

“其實不光西京日後如此,以孤王看,整個天下,亦要如此!!”

劉宇的手指頭不斷的在關東明手中的圖紙上,點來點去,大有“指點江山”的氣魄。

關東明詫異的看了一眼這位對“城市交通”如此了解的太子,壓著心裡的驚訝,嘴上回複:“太子殿下,這三車道不是我們想的,而是現實所逼,早年西京城設計的其實是按照當時沒有汽車,沒有停車場,沒有電線設計的,而且為了經濟交流活躍,區域和區域之間,可謂是相互貼合,近乎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現在哪怕拆了從做,其實也是十分困難,因為牽一發而動全身——”

“動的代價太大了,真要這麼搞,彆的不說,光是工錢,就得翻一倍,甚至是兩倍!!”

“而朝廷的撥款,畢竟是按照實際情況來的,不是我們覺得哪種好,就可以用哪個,要知道,我大漢的財務審計,可是很麻煩的-——”

“更何況那位齊大人,還在到處查賬,這個時候把造價推到從來,對下官來說,不亞於是石頭碰了雞蛋,不碎也得碎-——”

關東明口中的齊大人,其實就是在財政部目前“興風作浪”,到處找各部門麻煩的齊成棟,這位雖然因為秦部堂的告誡而收斂了不少,甚至還進行了一定比例的調整,但是這依舊是在“改”的內容中做出調整,而不是許多人心心念念的“不改”,要知道財政可是關乎多少人的飯碗,這個時候,這個時候要大改,不亞於騎在了所有人的投頭上,也難怪最近齊成棟的名聲越來越差,被人稱為“造反司長”。

而齊成棟其實不止是簡單的查賬那麼簡單,甚至在他的計劃中,要重塑大漢帝國的財政稅收體係,用一套新的玩法,取代舊有的玩法,而這個計劃,目前也隻有財政部少部分人知曉,要是傳出去,那他的名聲可就不止是“造反”那麼簡單了,非得被扣上一頂“謀逆”的帽子不可!!

而對麵的劉宇在聽到這些後,尤其是齊成棟的名字後,臉上瞬間露出了“興趣”,隨後開口:“造價不是問題,西京是我大漢要衝之地,哪怕日後真的要遷都,此地也是西海岸之首,若是現在小氣,日後怕是難以為繼。想修都修不了了——”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