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城市區彆和連鎖(1 / 2)

夜幕下的金山城,到處都是明亮的燈光,霓虹燈閃爍下的金山,加上那些最近這些年建起的高樓大廈,街頭上依舊川流不息的汽車,無時無刻不在訴說著這個漢國最大人口城市的魅力。

按照目前漢國五千五百萬的人口規模計算,截止到龍武三十六年二季度為止,整個金山的人口數量已經超過三百五十萬,是漢國目前唯一在突破三百萬人口後,還能以如此快的速度突破五十萬的城市。

要知道截至到今年六月,也就是半年的人口普查數據,整個漢國人口突破三百萬的,也隻有兩座,一座是金山,另一座就是龍江,也就是漢國人常說的“沿海雙子星”。

至於西京,因為權力體係的需求,人口規模從十來年前就開始被限製,截至到去年底,也隻有不到二百八十萬人口,和這兩個人口大戶相比,簡直就是“拖油瓶”,以至於在金山還流傳著未來一個金山抵達上“兩個西京”這樣的笑話。

而人口就是金錢,整個金山在如今大漢帝國一百一十億的工農業產值大盤中,總計占據了超過百分之十的占比,要知道哪怕按照百分之十最保守的算法看,整個金山的經濟產值也達到了十一億華元的超大規模。

可以說如今在漢國,最有價值的城市就是金山,而如果放在整個西海岸板塊,整個金山的產值,甚至會達到三分之一,甚至是接近一半的水平,遂有了那句“西海之財半入金山”的名言。

而金山之所以如此富裕,其實在漢國剛建立的時候,就已經注定。

作為漢國第二個開埠的外貿港口型城市,金山其實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承擔著整個大漢帝國,乃至漢王國時期的進出口貿易。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一個情況,其實和早期,乃至到現在為止,西京整個城市的定位有關。

作為地理和擁有金山海灣的媲美,甚至除了海灣之外,並不相上下的西京,本來按照原時空的曆史,這座叫洛杉磯的城市,會成為未來整個西海岸最繁榮的城市,甚至成為著名的娛樂之都,出現在各大遊戲版圖中。

但是在本時空中,被改名西京的洛杉磯,一直承擔的都是整個國家中樞運轉的角色。

而既然位置發生了改變,那自然經濟產業,甚至居民的性格,都將發生巨大的改變,而這個改變從現實中,就可以看的一目了然。

最明顯的就是西京和金山兩地人的性格,看似都在使用一種貨幣,說著一樣的語言,吃著差不多,甚至完全一樣的食物,但是兩地的性格差距,就連外國人都能夠輕易的看出來。

也就有了那句:“西京人緩慢,金山人快速。”

而造成這一快一慢的自然就是當地的文化生態,而文化生態的本質,其實就是經濟的組成方式。

如果將西京比做一台運行穩定且每年都在進行巨額代價維護的機器,那麼金山就是一座隔幾年就要進行更新換代的新汽車,而這兩者之間是有巨大的鴻溝的。

但是無論是機器,還是汽車,歸根結底都離不開現實因素。

相比於執著於太平洋貿易,美洲貿易的金山,西京就是一座以少部分工業,以及大量資金堆砌起來的城市。

而這個資金其實就是各地收上來的稅金,要知道以目前漢國中央十幾億的財政,哪怕多數都要用於硬性的基礎性開支,但是依舊會有大量的財富遺留在西京,再加上西京首都的特殊地理,乃至國家版圖上的地位。

漢國的有錢人天生就願意來西京購房,購買資產,甚至是定居。

而這也是為什麼西京的服務業早在八年前就超過工業的最根本的原因。

而這種近乎穩定的收益,自然就造成了西京人和金山人那種“為錢拚命”截然不同的性格。

而這種不一樣的性格,以及經濟模式,自然也就帶來了兩地之間的隔閡,甚至是對立。

就像西京人罵彆人“你太像金山來的了”一樣,金山同樣用“老土懶惰的就像西京人”一樣來作為回應。

——

汽車駛入金山最有名的藍天大道,坐在後排的劉宇透過窗戶看著周圍七八棟上百米高,牆上掛著巨大廣告牌的霓虹高樓,眼神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事實上這不是他第一次來金山,早在他十七歲的時候,劉宇就已經到訪過金山,那個時候的金山,雖然也在興建高樓大廈,但絕對沒有今天這樣多,這樣密集,據說目前整個金山有超過四十座百米以上的大樓,比西京的二十七座,還要超出了十幾座,甚至超出了一半。

其實真正讓劉宇感到驚訝的是,那就是金山真的沒有黑國,甚至是那些角落,要知道哪怕是西京,除了少數“日不落”的區域,超過晚上十點,多數地方都要進行“宵禁”的,雖然最要的原因就是西京城的特殊性,以及敏感性,但是哪怕真的沒有宵禁,劉宇敢肯定,西京城也絕對不會像金山這樣,而這可能就是兩地人的性格導致。

在西京,多數商戶過了晚上八點,基本都是要關門的,少數的,也最多堅持到十點,而十點剛剛好就是宵禁的時間。

但是在金山,劉宇發現,不管是白天晚上,基本很少有歇業的商鋪,見的最多也就是所謂的“旺鋪轉讓”,至於開了但是關門的,基本很少,哪怕是家裡有事,也會專門在門口掛一個“請假牌”,告訴熟客,自己不是倒閉,而是有事,甚至在某些大一點的店鋪,還會留下郵箱號碼,這一點,西京不是沒有,但絕對不會像是金山這樣細節。

而更讓劉宇感到驚訝的是,當地人合夥做生意的數量,遠超西京,甚至這都不能超過了,基本就是普遍,甚至一家餐廳,冒出三四個老板,都是常有的事,這對於目前漢國大部分還是小本經營,多數都是夫妻店的餐飲行業來說,簡直就是異類。

要知道在漢國,大部分餐飲行業,其實都是單一的,也就是說,你想吃這道菜,如果是獨門菜,基本隻能去這家吃,至於在異地吃到同樣的菜,基本都是一個菜係以內的。

但是菜這個東西和彆的不一樣,一家有一家的做法,口感都是截然不同的,這一點作為“老饕客”的劉宇最是清楚。

但是在金山,卻不是這樣,多數都是那種一下開好幾家,甚至十幾家,乃至幾十家的連鎖店,這種連鎖店的規模普遍不大,食物也很公式化,就像劉宇讓秘書去買的幾家一樣的連鎖快餐店,裡麵菜的味道,幾乎就是一個味道,沒有任何區彆,這讓吃慣了“層次感”的劉宇很是不適應。

但是很快他就反應過來了,這玩意不就是食物版的汽水嗎??

用一樣的食材,一樣的廚具,一樣的火候,甚至是一樣的出鍋時間,換來了如今金山連鎖餐飲的蓬勃發展。

其實整個金山又何止隻有餐飲一家,類似服裝,五金工具,電器,幾乎能夠連鎖的,都進行了連鎖。

甚至在前幾年,還出現了一個“連鎖棺材鋪”,雖然已經在幾乎所有人的聲討中倒閉了,但是給當時金山市民的震撼,是溢於言表。

而金山大學經濟係教授何華仁則將這一現象解釋為“標準化經濟的市場衍伸”,雖然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什麼是延伸,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標準化就是他們對於這場連鎖經濟潮,最大的認知。

而在劉宇眼中,所謂的“標準化”“市場經濟的延伸”,隻不過是將老的東西,進行全新的工業化包裝,在原來工業化無法涉及到的行業,開展科技整頓與提升。

就像餐飲業連鎖化一樣,他們用工廠生產的標準化廚具,製作同樣標準化的食材,最後賣給最需要的客人。

看似很簡單,實則非常考驗一個國家的工業水平,最明顯的就是“筷子”,也就是目前漢國餐館中,多數人都在使用,每年需求巨大的一次性筷子。

這種木頭筷子,看似簡單,無非就是把木有削成兩個棍子罷了,十歲小孩學一陣子,也能乾,這有什麼難的。

但是如果這個數量提高到百萬,千萬,甚至上億,那麼這個數字對於那些沒有工業基礎的國家就是一個致命,且改變無法完成的事情。

要知道目前漢國每年對於一次性筷子的消耗是每人十二雙,按照目前五千五百萬的人口計算,也就是六億六千萬雙筷子,而整個神州的人口也才隻有四億多,如果按這個計算,老弱婦孺都拉上,每人做一雙,都還差兩億六千萬人口。

而除了筷子這個最不容易看見的產業之外,類似廚具,甚至是調味料的標注化,這些對於這個星球的絕大部分沒有工業基礎國家來說,都是一件需要耗費大力氣處理的事情,想要像漢國那樣,單靠民間就能解決,基本是不可能的。

而這從最深層的地方展現了目前漢國的工業化水平,基本已經向“標準化”過度。

千萬不要覺得標準化很簡單,一個工廠標準化很簡單,無非就是在設計一個模具罷了,但是讓一個國家整個社會都按照這個邏輯運行,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這也是目前漢國工業最可貴地方。

………

“太子殿下,紫幻園到了……”

坐在後座的劉宇慢慢的睜開眼睛,入目之處,已經沒有了剛剛晃眼的霓虹燈,也沒有了那些噪雜的人群,更沒有了“衣衫不整”,不斷攬客的風塵女子。

有的隻是寂靜,以及一座巨大的西式莊園一樣院子。

院子的正中,是一座法式風格的大房子,哪怕用目視來觀測,也最少有上百個房間,甚至更多。

甚至就算是院子,劉宇估摸著踢一場足球比賽,再來一次網球,都綽綽有餘了。

當劉宇下車的時候,莊園內立馬跑出來了一個戴著小帽,穿著乾練漢式洋服的管家。

“太子殿下,我是這座皇室第四號彆院的管家,我姓周……”

劉宇沒有打斷對方的自我介紹,反而借著機會,觀察起了莊園的外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