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滋滋滋……”
“您好,這裡是西京廣播,我們正在這裡為您擁抱今日份新聞。”
一台古樸的礦石收音機內,剛開始還在發出讓人刺耳的“刺啦聲”,但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折騰後,終於傳出了讓工廠內所有人都歡呼的聲音。
這種礦石收音機,算是目前漢國市場上最先進的收音設備,是一個名叫湯均平的工程師發明。
(漢國市場上的正規收音機,價格昂貴,一般人買不起,而礦石收音機價格低廉,很快占領了市場,被泰晤士報稱為劃時代的產品)
此人原本是一家鐵礦場的技術工程師,最早是在當地,乾一些設備檢測,乃至維修之類的夥計。
活雖然輕鬆,但收入可不低,畢竟能夠在礦場乾工程師,那也是需要證件的,在如今越來越正規,越來越嚴格的漢國市場,任何一個行業都有相對應的工程師,技術員,而這些人才的背後,實則就是一種“證”的體現。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漢國國內某些人才將這種現象稱為“萬證之國”,甚至將這種隻看證件,不看人的行為,稱為新時代的“八股”。
但不管是八股還是證件,其實都是一種標準化的體現,也代表漢國開始正式全麵褪去工業化早期的混亂和荒唐,越來越嚴格。
而嚴格的背後,其實也是實力的體現。
湯均平本人,其實就是一個證件“狂人”,他本人總共考下了包括鐵礦,電力在內的四本證件,算是人才中的人才。
而他之所以會發明出礦石收音機這種可以說改變人類曆史的接聽設備,其實也不像外界傳的那樣,是什麼類似“牛頓蘋果”的故事,更不是某些迷信派所說的“神授”,就是一次簡單的實驗。
就像湯均平接受采訪的時候所說:“我在礦山閒的無聊,拆解廢舊電報機的時候,發現的原理,至於所謂的多次實驗,根本沒有,總共就十幾次,還有幾次都是差一點就成功了,是我自己圖紙畫錯了……”
雖然這種極度“凡爾賽”的回答,被某些小報斥責為“虛偽”,但是卻很好的給了這位新晉發明天才,一次宣傳的機會。
而從最近漢國科學院的提名來看,年度最佳發明家的頭銜,恐怕就要落在這位湯工程師的頭上了。
而除了“虛銜”之外,按照漢國的專利法,以及未來三十年的有效期,這位湯工程師,哪怕什麼也不做,未來每年也會拿到超過百萬華元的專利費,這筆錢哪怕需要交稅,但稅後的錢,依舊可以讓他過一個相對富豪的生活。
除此之外,按照漢國科學院發明獎的獎金標準來看,湯均平還將拿到二十萬華元的獎金,而且如果加入漢國科學院,不說每個月的研發經費,光是退休金,就足以讓他過一個相對富足的生活。
而這些都隻是經濟上的好處,還不算他地位上的提升。
彆的不說,至少未來如果沒有最高法院批示的逮捕令,一般地方法院,其實已經很難逮捕了。
雖然這種權利,被某些人在背地裡罵作“包庇”,“挾功要挾”,但是從龍武二十年開始的十多年間,一直都是如此,畢竟就像當初科學院改製後,劉鵬的批語:
“敢於創新,勇於發現”一樣,如果不能讓發明人,科學家,處於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那麼所謂的創新又談何說起呢??
………
“滋滋……”
“觀眾朋友們,歡迎大家收聽唐詩朗誦,現在有請月華學院的林蘭雲小姐,林小姐,你今為我們帶來了什麼啊??”
“我今天帶來了的是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這是我準備了很久的作品……”
礦石收音機中,不斷傳來兩道男女的對話聲,那些帶著灰色工帽的軍工廠工人,雖然手上還在做著他們被分配的流水線工作,組裝著他們已經組好的步槍。
但是一個個的,耳朵都不由自主朝著工廠左側牆壁上那個櫃子,因為那裡麵有整個工廠,唯二的收音機。
雖然目前礦石收音機的產能已經提升,價格已經下降,但對於軍工廠這種保密地方來說,要想買到,還能帶進來,還得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而這一個月,其實也乾不了什麼,其實就是上麵在扯皮。
畢竟有時候“程序正義”比什麼都重要。
“東風夜飯花千樹……”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礦石收音機內,不斷傳來一陣清脆的女聲,聲音剛剛好和這首詞合了起來,給人一種似唱非唱的朗讀感。
而對於那些文化相對較高的軍工廠工人來說,其實他們也是能夠聽懂這些古詩詞的,畢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相比於什麼所謂的朗誦,唱一首“好妹妹”,或是其他什麼的流行歌曲,都要比這個都管用。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當朗誦聲落幕的時候,軍工廠內,甚至出現了少許歎氣聲,很顯然,他們依舊還沉浸在剛剛的朗誦聲中。
“滋滋滋滋……”
收音機再次發生了那種讓人煩躁的聲音,而這次顯然要比剛剛長,一直“滋滋”了幾分鐘,才恢複過來。
剛一恢複過來,就聽見:
“話說那武大自從在王乾娘家碰到潘金蓮與西門慶苟且之事被打傷後,就一直臥病在床……”
“那一日,金蓮捧藥服侍,嘴裡念叨著,大郎快喝,這是奴家給你求來的良方,武大不願,金蓮遂才用強,當半碗藥下肚,不消片刻,武大怒目圓睜,暴斃而亡,死前還念叨著自家兄弟的名諱……”
“哎呀,真是傻啊,明明自己這麼矮,還要去一個人去找西門慶麻煩,這不是找死嗎,要是我,哪怕真的被戴了帽子,忍也得任到武鬆回家……”
還在裝槍管的某個中年軍工廠工人,在剛剛評書中的潘金蓮毒死武大郎的那一幕耿耿於懷,甚至在看來,萬事應該“穩”字當頭,而穩,其實就是慫。
“所以說你這種人沒有出息,要是都像你這麼慫,我看啊,這綠帽子,不得漫天飛啊!!”
一旁的人,馬上懟住了剛剛的工友。
周圍人馬上發出了一陣笑聲,笑聲洪亮且綿長,甚至有一種收不回來的感覺。
對於這些每天枯燥乏味的工人來說,這種自己人的互懟,實際也是難得的娛樂。
“高將軍,目前我們的子彈生產量是每個月八百萬發,如果到了戰時,我們把前些年封存的舊式子彈生產線,還能再增加至少三百萬發的產能……”
工廠的上方辦公室內,郭廠長麻利的給這位前來視察的高將軍泡茶,邊泡茶,邊彙報廠內的子彈產能。
“好茶……”
高將軍呡了一口,態度和善的誇讚了一聲,讓對麵郭廠長懸著的心,終於放鬆下來,就連接下來說話的時候,看起來都比剛剛要輕鬆不少。
“郭工,上麵的要求是日產五十萬發,也就說一個月最起碼要有一千五百萬發,你們這還差四百萬發……”
喝了幾口茶後,自然就來到正事。
“一千五百萬發,高將軍,實不相瞞,這個我們真的做不到,我們總共就那麼多生產線,想增加,都增加不起來。”
也不知道是剛剛高將軍誇獎了茶,還是他表現的太好說話,本來咬咬牙也能答應的事,此刻卻是被郭廠長納入到推諉的部分。
而對麵的高將軍,卻好似看出了這個“世故圓滑”的郭廠長,直接下達了死命令:
“乾不了就兩邊倒,總能乾出來,關鍵的是,不能拖遝……”
“高將軍……”
“執行命令!!”
高將軍毫不猶豫的打斷郭廠長想要辯解的聲音。
走之前,甚至還拍了拍這位郭廠長的肩膀,作為勉勵。
看著這位高將軍離離去的背影,郭廠長“啪”的一下給了自己一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