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油華元和友誼(1 / 2)

波斯,德黑蘭——

德黑蘭城內,此時已經和幾個月前完全不一樣,建築還是那些建築,人還是那些人,但是從街頭上行走的零星路人就可以看出,他們大多數人都腳步“虛浮”,看起來心事重重的樣子。

甚至就連街邊的店鋪很多都打上了“打樣停業”的掛牌,如果是平時,這種時候,大多數隻會出現紀念神明的禮拜日,絕對不會出現在這個工作日的時間。

大街上,幾個指揮交通的警察表情嚴肅的檢查路過的每一輛汽車,基本上隻要不是掛著“黑色牌照”的汽車,都會被要求熄火檢查。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事情,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前段時間發生的“汽車撞擊市政廳”的惡性事件。

事件的起因是一名失去兩個孩子的貧民司機,在開老板汽車的時候,突然失去理智,將車開進了附近的征兵點,而那個征兵點,恰恰就在德黑蘭市政廳。

如果光是撞人也就算了,但是這個家夥在汽車內放置了大量自製的土炸藥,在撞擊到人群的時候,自己引爆,導致了四十二人的傷亡,其中有三十四人當場去世,剩下的也落得個終身殘疾,甚至就連市政廳的大門都被炸爛了。

也是因為這個轟動整個波斯的事件,導致最近德黑蘭當地的警力基本二十四小時巡邏,甚至出現了挨家挨戶搜查“違禁物品”的事情發生。

而這一切都指向一個原因,那就是越來越“艱難困苦”的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雖然波斯利用整體的山地優勢,削弱了俄軍的火力,阻礙了俄軍的行軍速度,但是雙方終究在實力上差了不知道多少個量級。

截至到目前為止,根據波斯自己內部的公布的傷亡數據是四萬人,但是按照漢國軍事觀察團的統計,最少不低於十萬人,甚至可能超出一萬到兩萬。

而巨大的傷亡數字,自然給波斯這個國家內部造成了巨大的動蕩,尤其是在最近的一次大規模潰敗之後,整個波斯內部關於“議和”的聲音甚至已經超出了對繼續作戰下去,維護“大波斯神聖尊嚴”的渴望。

甚至在最近的波斯上層,有關“漢國不救”“波斯即將被拋棄”的流言,傳的到處都是,間接導致了波斯人對於漢國人的態度。

在最早的時候,波斯對於漢國是一種好奇的心態,他們對這個脫胎於“秦”的新大陸國家充滿了幻想和期待,畢竟曆史的記憶告訴他們,和來自東方的國家合作,對他們百利而無一害。

【秦就是古神州在波斯一帶的稱呼。】

後來的曆史也證明了,從漢國身上,他們確實獲得了大量以前從西方列強那,獲得不到的好處,比如目前貫徹波斯大部分地區的“波斯鐵路”,就是漢鐵集團的傑作。

【該集團擁有波斯鐵路百分之五十的股份。】

除此之外,目前波斯的工業,尤其是輕重工業中的資本,一大半都來源於漢國。

其中在波斯工業中起絕對作用的“薩爾鋼鐵”就是漢國龍江重工和波斯薩爾家族合資的企業,整個波斯有三分之的鋼鐵來自該企業。

【龍江重工是一家集鋼鐵機器製造的大型重工企業,最早脫胎於龍江當地的一家名為三山鋼鐵的鋼鐵企業。】

除了起決定作用的重工業之外,目前占據波斯一半民間日用市場的拉比日化,同樣是波斯本地家族和漢國金山日化集團合資的產物。

該企業生產的日用產品,以價格低廉,質量上乘的設計理念,橫掃整個波斯的日用市場,為波斯提供了五萬人的直接就業崗位,為波斯的工業化,和穩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波斯國王還曾訪問過該企業位於德黑蘭的企業大樓。

【拉比大樓是整個波斯除波斯塔之外,最高的建築。】

甚至就連波斯發展棉花產業而衍生的紡織產業,也有漢國企業的背影。

更不用說漢國迄今為止依舊控製著波斯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石油產地,受漢國企業控製的“中東石化”甚至一度提供了接近百分之百的市場燃油,在波斯的市場占有率,雖然從巔峰時的百分之百,下降到了如今的百分之八十五,但那不是這家公司不行了,而是英國人參與進來了。

【為了不完全得罪控製波斯灣的英國勢力,波斯在去年中旬將一座位於胡齊斯坦省的中等規模油田的開發權讓給了英國的殼牌石油公司。】

也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在過去的那些年裡,波斯也被西方媒體形容為大漢帝國手中的“提線木偶”,是漢國手中隨意擺弄的傀儡。

而在這樣的一層關係下,其實還隱藏著另一層關係,那就是整個波斯實際和漢國是有一個名為“漢波保護條約”在裡麵的。

而這份條約的內容也很簡單,其中就三條,第一條就是漢國有義務保護波斯王室不會受到傷害,權力不會受到衝擊,翻譯過來,其實就是漢國要保護波斯的王室,一直統治波斯,不允許被推翻。

作為交換條件,波斯王室願意每年拿出王室石油收入的百分之三十投資漢國經濟,且不限於購買國債。

【波斯王室去在石油上收入一千七百萬華元,且隨著世界對於石油的持續增長的需求,這個數字還會進一步增長。】

這個條約最初提出來的時候,漢國皇帝劉鵬看到之後,都有些驚訝,畢竟這玩意不就是後世美利堅和沙特王室之間的翻版嗎??

而第一個條件其實業和安全有關,那就是漢國有義務保護波斯不會受到他國侵害,且必須保證波斯的國家主體不會遭受傷害。

至於第三個條約,與其是保護條約,不如說是畫餅,那就是漢國支持波斯在高加索,乃至伊拉克方向的合理“訴求”,至於說什麼是合理,那就不為人所知了。

而波斯為後麵兩個承諾付出的代價是整個波斯現在乃至未來的石油出口都由“華元結算”,簡稱石油華元體係。

因為這個體係建立的時間太短,迄今為止,隻有不到三年的時間,所以對外界的影響還很小,再加上目前隨著北非石油的開采,以及東羅馬在羅馬尼亞方向發現石油,所以在外界看來,這隻不過是一次漢國人對華元地位的“增持”罷了,這麼做也隻是在保護華元的彙率。

至於更深層的原因,他們並沒有看到,或者說有聰明人看出來了什麼,礙於目前歐洲羅馬尼亞石油大發現的喜悅,也不敢多說什麼。

【羅馬尼亞油田的發現,推翻了多年以來形成的歐洲貧油的固有觀念,重新在整個歐洲掀起了一波探測石油的熱潮,其中德國最瘋狂,一連組建了十幾支探測隊,發誓要在德意誌的土地上找出石油。】

而漢國和波斯簽訂了這個保護協議之後,也就意味著漢國對波斯負有不可推卸的保護責任,而這也是為什麼漢國一定要打這場戰爭的主要原因,固然有希望通過再踩一次俄國的肩膀,正式從美洲走向歐洲,走向世界,公開參與歐洲事務。

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為了保護波斯這個漢國在中東,在西亞地區的橋頭堡,鐵杆支持者。

就像伊拉克爆發戰爭之後,西京議會議長李德福所說:“這場戰爭必然波及波斯,最終也會波及我們,我們必須做好參戰的準備!!”

而對於目前已經苦戰超過半個月的波斯來說,漢國遲遲沒有介入中東局勢,自然而然會在波斯內部產生被拋棄的“感覺”,如果不是漢國公使一遍又一遍進入王宮做出保證,沒準現在早就有人想著投俄了!!

——

“前線打的都是什麼狗屁,除了向我要物資,他們還會什麼??”

“真神啊,真該把這群家夥都送進地獄!!”

波斯王國納賽爾丁.沙看著這些向他彙報失敗的大臣,整個人就像是一頭憤怒的雄獅,看似在發泄不滿,實則是在發泄自己內心恐慌的情緒。

“陛下,現如今隻有漢國出手才能夠挽救我們,請陛下要求漢國人履行當年簽訂的協議,要求漢國為我們提供保護!!”

“是啊陛下,漢國出兵保護我們,是他們當初跟給我們承諾,他們是不能夠反悔的!!”

“必須要求漢國出兵,這是他們的義務-——”

“對沒錯,就是義務!!”

——

一名留著波斯傳統大胡子的大臣向納賽爾丁.沙提出了要求漢國介入的要求,一時間整個大殿內,到處請求漢國出兵的聲音,而且基本說辭都差不多,就像一個又一個複讀機一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