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吱!!”
夏季的芬蘭,一改冬日的嚴酷,大地上,到處都是綠色,以及一些當地人種植的玉米地,隻不過在這些植物周邊則是一輛輛接一輛發出尖銳噪音的戰車,戰車上大多用粉筆畫了一個象征“箭頭”的標記,標記指向前方,時刻提醒著所有人,他們的目的就是前方,就是距離不到七十公裡的“赫爾辛基”,東羅馬統治芬蘭最核心的城市,拿下它,整個芬蘭就相對與按拿下一半了,剩下的那些地盤,隻需要派人接收即可。
“跟上……”
“加速,不要掉隊!!”
中間的一輛戰車塔台上,站在其中的上校不斷的揮舞著自己的臂膀,喊到極迫的時候,臉頰都通紅了。
而在他的麵前,則是一列長達數公裡長的隊伍,整個兩個裝甲旅,數百輛戰車和裝甲車,就像是一列列鋼鐵包裹的巨獸,隻不過這些巨獸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喝油”,讓身後的那些掌握輸油車的軍需官,格外的苦惱。
要知道聯合王國本來就不產油,這些燃油一部分是戰前的進口儲備,一部分是漢德兩國的援助,而自從昨天英國人宣布要對經過瑞典的油輪發布禁運,甚至派遣著海軍封鎖了整個北海地區,隻允許靠近德國的丹麥獲取石油,甚至還差點和前來幫助“漢國油輪”通航的德國海軍發生了衝突,要不是後來德國海軍在接到柏林的電報後,保持了克製,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此時的瑞典實際已經陷入到了“石油危機”,尤其是在前線軍隊誇張的消耗數據上,以至於奧斯卡二世頒布了“石油標準法令”,什麼是石油標準,即每個擁有汽車的瑞典公民,每個月隻能獲得一定限額的燃油,多餘的都需要交給國家,就連那些私人加油站也是如此,他們的加油站,已經被征用了。
甚至就連王室私有的石油儲備,都被送到了前線,可以說,瑞典上下,為了這場戰爭,幾乎付出了一切。
“哼,武器,扔在地上,人滾回後方……”
看著眼前這些讓他們滾蛋的瑞典人,大字不識的一個的俄軍士兵,都把目光放在了連長身上。
戴著德製尖帽頭盔的炮兵營長,耳朵裡塞著棉花,嘴裡不斷的大喊著開炮,隨著他的呐喊,炮彈上膛的聲音就像是密集的鼓聲,讓人還沒有開始欣賞,就被一連串的“重錘聲”擊醒。
短短二十分鐘,就攻占了赫爾辛基的外圍陣地,甚至就連城市內部,都被德國人提供的“使者轟炸機”轟炸了兩圈。
甚至就連“烏克蘭”地區都沒有芬蘭更忠誠於東羅馬,或者說更忠誠於“羅曼諾夫家族”。
真正在戰場上投降的,其實大多數都是俄族人,相反真正打仗芬蘭人,反而大多數選擇了反抗和犧牲。
至於那些手榴彈之類容易爆炸的武器,則被統一的放回了軍火箱,搞笑的是,這個箱子,他們昨天才打開,還被拿來當掩體上麵還有幾個被子彈打穿的小洞。
這裡麵一個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曆史。
當戰車上的機槍掃射下方的俄軍戰壕的時候,所麵臨的不是“殊死一搏”的反抗,而是不斷哀嚎的俄語:
“轟轟轟!!!”
“嘀嘀嘀!!”
“轟轟轟!!”
甚至就連瑞典陸軍部長都說:
“我想要投降,我不想打了,我母親還在等我回家!!”
芬蘭的曆史,其實很複雜,尤其是和原來沙皇俄國的曆史,如果說東羅馬最忠誠的附屬國是誰,那一定是芬蘭。
當炮火像鐮刀的摧殘著大地的時候,最後方的戰車已經做好了準備。
“這位長官,我們的武器怎麼辦??”
可以說,此時的瑞典,看似“風光無限”,什麼裝甲集群突擊,大迂回,轟炸機轟炸,戰鬥機在天上和俄空軍搏鬥,互有勝負,甚至在某些地方,還取得了所謂的大捷,但是隻要是明白人都知道,這個所謂的“強大”,其實都是靠石油支撐起來的,沒有石油,瑞典的裝甲部隊就動不了,瑞典的快速進軍,就會停止,而停止的代價,所有人都明白,那就是“完蛋”。
當炮火壓著外線俄軍抬不起頭的時候,在他們沒有察覺到的西南方向,一排又一排的戰車駛入了這片開闊的平原,曾經這裡是一片玉米地,現在除了一地的焦炭,以及裸露成黑色土棒的玉米芯,基本上沒有什麼了。
“上帝啊,請寬恕我吧!!”
俄軍連長賠笑的看著對麵那個已經準備離開的瑞軍“少校”。
等到他們好不容易爬出了戰壕,所看到的是,成群的瑞典士兵,以至於有人嚇的跌落到戰壕內。
“噠噠噠……”
“刷刷……”
“滾到後方去,俄國狗。”
“哢嚓,轟轟轟!!”
口哨聲不斷的響起在戰車群內,隨著第一輛戰車打火上路,一輛接一輛的戰車,就像是進攻的狼群,隨時準備撕碎獵物的喉嚨。
隻要有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一支高速衝鋒的軍隊,一旦減緩速度,甚至開始“停滯不前”,那麼會有多麼嚴重的後果,這一點在無數次戰爭都已經證明了,所謂的東歐戰爭,也不過是再重新重複一遍罷了!!
而俄軍之所以敗這麼慘,固然有準備不充分,戰爭爆發的太突然等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芬蘭當地俄軍中,大多數都是從東歐調來的俄族士兵,而不是當地的士兵。
一杆又一杆“納乾步槍”被扔在了剛剛救他們一命的戰壕裡。
戰車沒有理會他們,隻是在他們害怕的目光中“咯吱咯吱”的跨越了本來是“死亡線”的戰壕上方,絲毫沒有理會他們的意思。
連長看著“不知所措”,好似綿羊一樣的士兵,咬了咬牙:
“武器扔在戰壕裡,所有人跟我一起去後方。”
“繼續開炮,炸死這幫俄國雜種!!”
少校一句話也不多說,說完扭頭就離開了,留下了一個連的投降俄軍。
“放過我吧,我願意投降……”
“我們的石油儲備隻能支撐三個月,三個月之後,如果我們還沒有迫使俄國人停戰,那麼我們將進入失敗的邊緣,距離全麵失敗,可能也隻有三個月,甚至更短……”
“我們沒有功夫俘虜你們,快滾。”
…………
這裡麵牽涉了太多的曆史,以及所謂的“沙皇爸爸”情感,從後世芬蘭為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建立雕像就可以看出,俄國和芬蘭的關係,絕不是表麵上,那麼簡單。
事實上,大多數芬蘭人,其實對於沙皇,對於羅馬皇帝,是一種“父親”,一種“救世主”的心態。
而在他們的前方,剛剛離開的瑞軍大部隊,簡直可以用“狂飆”來形容。
而這種“沙皇爸爸”的心態,自然而然影響到了現實,尤其是在這場戰爭中。
芬蘭出身的將領普遍要求“繼續戰爭”,維護羅馬帝國的尊嚴,相反,那些東歐俄族出身的將領,大多數都主張“撤退”,以保全所謂的實力。
甚至雙方還為這件事吵了起來,芬蘭人指責東歐一派的將領是“懦夫”“叛國者”,而對方則回懟芬蘭人為“沒有腦子的蠢豬”。
在這樣一個前線大戰,後方鬨事的情況下,芬蘭境內的俄軍根本無法快速的集結兵力,以至於短短兩天之內,就接連丟掉多個重要城市。
甚至就連核心中的核心,赫爾辛基都被瑞典人從外部包圍。
以至於赫爾辛基的俄軍,一天之內,向君士坦丁堡要了“五次援助”,而他們得到的隻有:
“莫斯科方向正在動員,請繼續守住!!”
然後就是一連串的“升官發財”,幾乎上到將軍,下到將軍,都收到了君士坦丁堡方麵雪花般的“虛空勳章”,以及所謂的“官升一級”,甚至當地守軍司令謝爾曼.彼得羅夫還被直接從中將提拔到大將,東羅馬皇帝尼古拉還親自給他寫了封電文:
“我親愛的謝爾曼,上帝保佑你,保佑所有在芬蘭抵禦邪惡敵人的將士,為了羅馬的尊嚴,請務必繼續戰鬥下去,芬蘭是帝國神聖之不可分割領土,是不允許被他國占領的,我已經通知了你的夫人,將授予你的兒子小謝爾曼為伯爵,我想,你應該明白帝國的苦心……”
“戰鬥吧,我的將軍,我親愛的謝爾曼.彼得羅夫將軍……”
當看到這封電文後,謝爾曼.彼得羅夫用煙頭燒掉了這份判了他“死刑”電報。
隨後告訴自己的參謀長:
“告訴士兵們,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背後就是整個赫爾辛基城,這裡是羅馬帝國受到上帝保佑的領土,我們不允許任何一個敵人踏入……”
“我將和大家一起戰鬥,師長死了團長上,團長死了營長上,營長死了連長上,如果就剩下一棟樓,我和大家一起保護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