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洛陽,長安幾個新首都的名字,你說選哪個??”
劉鵬抓著手中剛剛上奏的奏折,看著眼前的劉宇。
“長安,隻能是長安!!”
劉宇想都不想,直接就把“長安”確立為了新首都。
“為何,洛陽不行嗎,朕看洛陽這個名字也不錯!!”
劉鵬甚至還用毛筆寫了洛陽的楷書,字跡看起來龍騰鳳章,有一股天然的帝王氣勢在裡麵。
“洛陽不行,自古建都洛陽的王朝,大多數氣勢不行,而且有短命之險,西漢建都長安,方有漢武驅匈奴,雖光武帝改遷洛陽,但卻讓後人失了江山……”
“唐朝亦是強盛於長安,非長安而不稱盛唐……”
劉宇對於長安極為推崇。
“按你這麼說,這都還真就得建長安不可??”
“非長安不行,非長安不允!!”
劉宇和劉鵬對視,最後兩人都笑了。
“好吧,既然都說長安好,那朕這個大漢天子,就坐一回長安,也讓後人看看,我大漢配不配以長安為名!!”
劉鵬說完後就起身準備離開。
而這個時候劉宇卻開口叫住:
“那些個寫萬民書的人真不懲罰了??”
劉鵬停住腳步,抬頭看了看天,頭也不回的繼續往前走,就在劉宇以為沒戲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句:
“朕罰他們去修長安城,罰他們為朕的新皇宮捐錢!!”
劉宇聞言露出喜色,他明白了,這是自己的父皇在和那些西京的勳貴們做妥協。
搬是一定要搬的,但是總不能啥都不帶就搬走吧,那樣的話,豈不是和“空城”差不多。
而其實無論是劉宇還是劉鵬,內心深處最想帶走的還是那群被文官,議會罵成狗的“西京勳貴”們。
彆看這幫家夥因為遷都問題,非要聚在一起搞的萬民書出來膈應所有人,但是對於皇權來說,這幫人其實是非常好用的。
平時的時候,皇室選拔這些人進宮當近衛軍,皇室資產科也是通過這幫人連接整個帝國大上層,掌握帝國的核心資產。
而且需要他們的時候,就選幾個乾的不錯的青年才俊入閣,進議會,製衡那些無底線的議員和“鬼主意”一大堆,總想乾點什麼的文官。
不需要他們,甚至還可以像這次的萬民書一樣,讓他們去吸引所有人的火力,掩蓋遷都的真正原因。
甚至到了戰時,這幫人也是最為帝國效死力的一幫人,僅次於那些參軍的良家子。
畢竟戰爭失敗,文官無非就是拍拍屁股,換一批人,他們可是正兒八經的貴族,是被安插在最前方的指揮官,隻能贏不能輸,投降都是奢望。
因為他們一旦失敗,不僅僅個人的生命安全會受到敵人的威脅,家族的榮耀也會隨之受損。
在大漢帝國當貴族,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多子多福”,尤其是生男孩,你以為人家是為了傳宗接代,繁衍後代,其實人家是要留下一部分人,多出的人口,尤其是男丁,是“正兒八經”的要拉去打仗。
你說你不去,姑且不說帝國軍隊中的軍法,就是整個貴族圈的壓力,都壓的你不得不去。
因為彆家都派人進了軍隊,上了戰場,你不去,那就是坐享其成,是要被豎成靶子讓所有人發泄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漢國貴族的死亡率,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死亡率,其實是非常高的,打第二次美洲戰爭的時候,甚至高達百分之五十。
相當於一家生四個男丁,最後留下來的隻有兩個,不可謂不瘋狂。
而這也是為什麼劉鵬確立長安城後,還要將這幫人拉上的主要原因。
“和平時期用其能,其力,其財,戰時用其忠,其命”,這是劉鵬早期評價西京勳貴時的原話。
這一點西京勳貴知不知道,他們當然知道,而且知道的比誰都清楚,但他們依舊乾了,而且乾的非常徹底。
因為相比於依靠“新科舉”的文官,乃至名望上來的議員,他們這些人有什麼特色嗎??
本質上沒有什麼特色,他們最大的特色就是他們是皇權的一部分,皇權在,他們的權利就在,反之也是如此!!
而當劉鵬的話通過一些“隱秘”渠道傳出去後,那些還在家裡“惴惴不安”的西京勳貴,瞬間安定了下來,跪在麵向皇宮的方向,口呼萬歲。
而在跪完之後,各家又聚集在一起,商量如何為新皇宮儘一點點“綿薄之力”,為帝國分擔。
幾天後,一筆高達兩億華元的“捐獻款”就出現在了皇室資產科的賬上。
而當得知他們捐了兩億後,劉宇都不免咋舌:
“他們總資產加起來也不過十幾億,一次拿出兩億華元,還是現金,是不是有些過了??”
劉鵬聽後就是一句:
“君用臣,臣該怎麼做??”
劉宇漠然,不再多說。
……………
“長安城,一座曆史上的名城,今天我們要讓它活過來。”
“而要讓長安活,最好的辦法就是保留一部分曆史上一些好的建築方案。”
帝國大學建築係教授安頌羽將幾張手繪的唐代大明宮圖,以及想象中的阿房宮圖,掛在了牆壁上。
“這是大明宮,唐代的皇宮,總占地麵積是三百五十公頃,比我們現有的西京皇宮大了至少七倍。”
(約合三點五平方公裡,實際建築麵積占地應該在三點二左右。)
(西京皇宮建的比較匆忙,雖然後期修繕,但基礎麵積擺在那裡,很難再提升)
“而且比紫禁城也大了四點五倍,可以說,這座宮殿絕對神州曆史皇家宮殿之中的佼佼者,麵積也是僅次於阿房宮這類超大型宮殿。”
“而在我的右手邊則是阿房宮,曆史上最大規模的宮殿,整個建築麵積高達十五平方公裡,也就說,一個阿房宮相當於四個多大明宮。”
安頌羽的手指向左手邊的一副有著古先秦色彩的彩繪圖,圖上樓宇都非常高大,雖然圖紙上看不全,但從上麵標注的數據就可以看出,這座宮殿到底有多大。
光是前殿就占地超八百畝,相當於九十個標準足球場的麵積,不可謂不壯觀,不雄偉。
“安教授,你說的這些完全沒有可比性,先秦,先唐之時,建這麼大的皇宮,完全是為安置那些宮人,我大漢皇帝自登基以來,外擴疆土,內修仁政,所轄宮人,至今不過四百,內駐近衛軍,也不過區區一個團,總人數也不過兩千罷了。”
(近衛第一團,標準步兵團,使用的武器,都是特供的,足以裝備一個裝甲師)
“就算把那些皇子皇孫,妃嬪們加起來,也不過兩千八百之數,三千都不到,這麼點人,想要學那些光太監都超過千人的王朝,造如此大的宮殿,怕是,學不得,也不能學!!”
朱道率先提出了反對。
朱道說完,其他的閣臣都表示了反對建“超大皇宮”的看法。
而隻有一旁的劉宇皺了皺眉頭,但卻沒有說話。
而這個時候安頌羽再次開口:
“但是我們再小,總不能比滿清的紫禁城要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