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金山飯店金融議定書(2 / 2)

而對麵的伊藤博文眼神複雜的看著對麵的這些看似衣冠楚楚,但實則背地裡都是吃人不眨眼的惡狼,心裡湧現出一股從未有過的悲涼。

嚴格意義上說,這次日本爆發經濟危機和產業信任危機完全不在他的計劃之內,甚至想都沒有想過,畢竟在他看來,已經完成工業化的日本王國,隻需要沿著大漢曾經走過的道路繼續前進即可,至於說所謂的障礙,在他看來最大的障礙實際就是技術和市場。

以及被大漢壓著的產業鏈問題,其中市場借著上次在西京召開的大會,已經基本解決,至於技術問題,伊藤博文在內的很多日本高層看來,是可以花錢解決,花費時間解決的。

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所謂的問題,其實最大的還是壓在日本頭上的大漢帝國。

伊藤博文想過無數次大漢壓製日本的方式,甚至包括軍事手段和用皇帝的權威來壓製自己的藩屬國,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會是以這樣,如此荒誕,且是被自己人坑害的方式自爆。

當造假風波爆發後,伊藤博文就知道日本要出大事了,但誰也沒有想到,這次的事情,竟然鬨的如此之大,一個小小的鋼鐵造假,幾乎要了整個日本經濟半條命。

這放在以前絕對無法想象!!

其實這背後的主要原因還是日本融入大漢經濟圈融入的太狠了,這些年靠著宗主國的保護,一直保持著中等水平的軍事力量,讓日本有更多多餘的資金發展自己的國家經濟,甚至借著大漢帝國的力量,日本的商品暢通無阻的進入到了美洲市場,以及海外殖民市場,從而帶來了長達二十年的經濟繁榮,這一時期也被日本人稱為“黃金時代”。

但這些東西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最大的代價就是日本經濟發展的越好,經濟對外界的依賴就越嚴重,當鋼鐵事件爆發後,幾乎除去大漢帝國本土之外,所有買過含有日本鋼鐵產品的國家和地區都在對日本進行索賠,尤其是那些用日本鋼鐵搞了基建的國家和地區,更是如此,索賠的金額,一度超過七億華元,哪怕經過談判,也得至少四億華元。

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看似日本經濟“如火如荼”,但是在這背後是日本經濟極其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一旦因為質量問題出現出口下滑,乃至逼債破產的情況,日本經濟就會出現退潮,“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這句話,在日本算是每時每刻都在驗證當中。——

“伊藤閣下,這是我們的計劃書——”

看著被推到自己麵前,不算太厚,但卻讓人格外恐懼的白色文件書,伊藤博文抿了抿嘴,隨後當著眾人的麵拿了起來,剛剛翻開看了不到兩分鐘,就憤怒的把文件砸在桌上:

“百分之十的利息,以及允許自由買賣日本銀行,這簡直是無法接受,如果我們接受了,這和賣國有什麼區彆!!”

“哈哈-——”

伊藤博文的這句話,直接讓對麵的銀團集體笑出了聲,作為團長的莫聞空更是直接開口表示:

“伊藤閣下,如果我沒有記錯,在帝國外貿條約中,有一條就是各國企業可以自由買賣,該國無法乾涉。”

“更何況,我們是來拯救你們的銀行,怎麼能說是賣國呢??”

“而且您可能忘了,日本按照地位,屬於大漢帝國下屬國家,日本的外交權,宣戰權,是在大漢手中的,所謂的賣國,又談何說起呢??”

莫聞空的幾句話讓對麵的伊藤博文瞬間啞口無言,因為按照日本目前所處的地位,對方說的每一句都是實話,隻不過越是實話,包括伊藤博文在內的日本高層,越是希望回避。

“可是哪怕如此,我們也是大漢的一部分,你們這個條件是對待自己人嗎,完全就是對待戰敗國??”

“更何況,我們是來借款的,並不是來投降的。”

伊藤博文也同樣抓住了一個漏洞,那就是日本是大漢帝國的屬國,而不是敵國,理應享有更高的待遇。

“當然,你們當然可以享受更高的待遇,所以我們為你們準備了更優異的條件,比如說這個-——”

莫聞空讓秘書又拿出一份協定遞給了對麵的伊藤博文,以及一旁的財政大臣武藤河。

“不行,這個條件絕對不行!!”

看完手中的協定後,伊藤博文還沒有說話,一旁的武藤河卻率先站出來,表示了反對。

“你們這簡直就是掠奪,我們提供可轉債券由你們購買,然後呢,看起來不錯,可是這些債券想都不用想會發在什麼地方,最後不還是我們日本人買下來了!!”

伊藤博文微微皺眉,罕見的沒有說話,其實在他心裡,是認可對方這種可轉債的方式,雖然這會導致這批可轉債直接進入日本市場,成為日本的內部債務,但還是那句話,內債總比外債強!!

經曆這次逼債風波的伊藤博文深刻的明白這個道理。

【在這次的討債過程中,日本隻承諾給外債擔保,至於內債,你自己找那些公司要,看能不能要的回來,變相的把一些企業逼的破產。】

“嗬嗬,武藤先生,如果我沒有記錯,你是帝國大學經濟係畢業的高材生,伱應該明白,此時的日本,最缺的是什麼??”

“是信心!!”

趙玉龍緊跟著看著對麵的武藤河,隨後再次開口:

“這個世界的本質是經濟,日本的經濟的今天的後果,是自身的貪婪造成的,而不是我們,你們今天的問題,自己解決不了,所以來找我們了,我們是銀行家,銀行家隻在乎利益,但是我們兩國之間的關係又是如此的獨特,所以我們可以在利息上降低兩個百分之點。”

“但是接下來日本企業的債務問題,也必須由他們同我們協商,市場的事情歸市場,讓權力走開!!”

趙玉龍的話就像利劍一樣,直接刺中了武藤河和伊藤博文的心臟,讓他們無力再進行任何反駁。

隨後經過長達五個小時的細節討論,一份名為“遠東經濟援助協定”,又稱“銀團協約”的文件在大漢財政部長齊成棟的見證下簽署。

該條約規定,五大行購買日本發行的十二億華元可轉債券,利息為百分之八,這些都不算什麼,重要的是,日本將允許漢國銀行自由收購或承接日本企業債務。

【利潤最大的就是債務,比如說你欠彆人一千萬的債務,你現在還不起,不還就要破產,這不要緊,你把這一千萬債務七百萬賣給我,然後拿著這七百萬,先還一部分,剩下的慢慢還,但對於出錢的人來說,他依舊擁有一千萬的債務,可見這其中巨大的套利空間。】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日本幾十年發展的核心資產,被光明正大的送到了大漢帝國金融業的餐桌上。

條約簽署之後,趙玉龍曾經問過莫聞空“為什麼要承接債務,而不是拿到企業股份”,當時的莫聞空直接就說:

“若想馬兒跑,就要讓馬兒吃草,你把人家企業全控製了,人家還能老老實實給你打工才怪。”

“但是你允許他保留企業,將債務以低價拿過來,就意味著可以享受未來十幾年的金融紅利,就像是房地產賣房,同樣是貸款,但是他好歹給了你一套房不是嗎??”

“人啊,就是要有奔頭,有奔頭了,我們這些人才有利潤空間!!”

莫聞空的這段話也揭示了未來十五年之內,日本企業的宿命,基本就被卡死在了還債者的位子上,除了少數可以提前還清的企業外,基本都要被大漢吸血。

而這份條約在當時還有一個很著名的名字:

“金山飯店金融議定書!!”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