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發電器商貿城,雲中當地最繁華的商業聚集地,彙聚了整個雲中市最多的電器商店,以及整個九原最齊全的電器產品。
【後世亞利桑那州鳳凰市】
說起這個榮發電器,就不得不提起他的創始人“陳榮發”,此人出生於龍武五年,按照傳統文化,其實也才剛剛度過中年人門檻。
按照商場上的規矩來看,三十五歲的年紀,正是銳意進取,年富力強的時候,也是大多數生意人發家的開端,畢竟大多數人發家年齡,其實按照目前大漢商界的平均年齡四十一點三歲來算,三十五歲這個年紀甚至可以用“年輕有為”來形容。
如果再疊加“白手起家”這個最重要的加分項的話,那麼陳榮發就不止是年少有為這麼簡單了,甚至可以算的上當代“大漢夢”最好的廣告招牌。
如果在這上麵加上移民,孤兒的身份,那麼放眼整個大漢,已經找不出第二個人可以和陳榮發競爭了。
最起碼雲中市本地人看來,陳榮發如果被授予爵位和“帝國勳章”,都是理所應當的,至於沒有授予,那就隻有一個理由,那就是黑幕,而且所有人都認為的那種。
【大漢帝國每年都會選一部分民間人士,從企業家到文人都有,主要表彰他們對大漢社會的貢獻,為此專門設計出了象征帝國榮耀的帝國勳章,這種勳章主要是一朵紫荊花,至於為什麼是紫荊花,而不是作為國花的牡丹,還是因為紫荊這個名字要更加符合這些民間人士的底色,紫荊,紫荊,穿越荊棘,榮登紫殿,雖然當時有人說有些過度解釋,但經過這些年的演化,已經沒有人再說什麼了。】
陳榮發就是典型的大漢中堅零五後,從發家時候的罐頭買賣到後來成立汽車修理廠,再到現在建立整個九原,乃至周圍幾個地區最大的電器大賣場,他走的每一步都讓人拍案叫絕,哪怕是那些不喜歡他的人,都不得不承認這小子有點本事。
【漢國目前主要是朱道這類元年前或元年內人掌權,一零後和零五後,作為社會中堅力量,至於所謂的一五後後,二零後,目前還處於學習或是工作狀態,再小的三零後,目前已經上小學了,甚至上的早的,再過一兩年都要小學畢業,升入中學了。】
陳榮發之所以建立電器商貿城,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在七年前看到了當時大漢電器市場的局限性。
在當時,雖然家用電器已經進入一個快速普及的時代,但也有諸多弊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價格”。
因為當時整個大漢最大的電器生產基地在漢州,在金山,而金山又是一個以出口為導向的城市,再加上當時的外貿市場確實足夠火爆,也就造成了所謂的“外出內緊”的情況。
所謂外出內緊,其實說白了就是受到海外訂單的火爆,外部需求一段時間內遠遠的蓋過了內部需求,從而導致了當時市場上的電器產品主要流向了海外,而不是更加重要的本土市場。
而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本土電器全麵漲價,再疊加當時大漢遭遇十年一遇的高溫天氣,電器產品中的電風扇價格,更是上漲到天際。
尤其是在內陸地區,因為交通上的成本,以及運輸時間的劣勢,導致大會那內陸的很多地方,其實一直處於缺貨的狀態。
而當時九原恰恰就屬於內陸,但是九原有一點是其他地方不能相比的,那就是它距離電器生產基地漢州足夠的近,在這樣的情況下,九原事實上成為了獲取電器資源最快的內陸地區之一。
這就意味著在當時將漢州的電器從九原分銷出去,是一個非常有利可圖的事情,這一點不止是當時還在搞連鎖修理廠的陳榮發看到了,九原,乃至雲中當地的很多人都看到了。
隻不過當這場“利潤狂歡”結束之後,大多數人就像是撿到錢的路人,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什麼也沒有留下。
但是陳榮發則不同,從小牢記“風暴過後就是機遇”的他,立馬開始了對整個電器市場開始調查研究。
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大漢的電器市場還處於幼兒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再加上當時內閣出台的“基本地區通電法令”,陳榮發立馬就判定此時的電器行業正是下手的最好機會。
群雄剛剛進場,甚至還後知後覺,機會還有一大把。
但是當時有一件事困擾了陳榮發很久,那就是借助修理廠的經驗,直接辦廠購買技術授權,自己生產,還是走原來修理廠推銷機油的路線,搞大賣場??
這些都是很嚴肅的問題,半點也馬虎不得!!
最終陳榮發聰明的選擇了繞開未來競爭最激烈的電器製造行業,轉而成立了一家最初名叫“電器賣場”的綜合性店鋪。
最開始陳榮發是打算利用這個商店試水,抱著不虧就是賺的心態,但是沒想到,這種綜合性的電器賣場,在當時的九原幾乎可以算是“蠍子拉屎頭一份”,甚至在當時的很多人看來,去電器賣場買東西是很榮幸的事情,甚至是值得和朋友做為談資的。
巨大的業績,馬上讓陳榮發意識到了目前帝國市場中“電器紅利”有多麼豐厚。
作為一個從十七歲就開始創業買罐頭冰棍的人來說,商機把握的敏感性是非常大的,在意識到電器商貿中的巨大利益之後,他果斷的利用當時月入十萬的電器賣場從銀行貸款了一百五十萬,再加上從其他生意上調配的一百多萬,總計二百七十五萬,殺進了完全一片無人區的電器綜合商貿。
靠著乾連鎖店的經驗,以及充足的資金,乃至第一家打下的口碑,陳榮發和漢州多家電器廠簽訂了三個月的賬期。
也就意味著在拿到貨之後,他有三個月的準備時間,而那些被他賣出去的貨款,則成為了他現金流周轉最大的來源。
靠著這種三個月賬期,以及穩定現金流的方式,他做到了當時整個大漢電器市場,最快的開店速度,一個月內開了十四家一千平米以上的超級賣場。
短短一年的時間,曾經的電器賣場,就成了擁有五十七家店,遍布漢國七八個行省的超級連鎖電器賣場。
隻不過好事來的快,倒黴的也快,在市場化的快速競爭之下,短短兩年,已經改名為榮發電器商貿城的大賣場,已經變成了一個隻剩下七家賣場的市場失敗者。
這就是高速瘋狂擴張導致的後果,因為沒有約束,所以沒有顧及,因為沒有顧及,所以有很大的風險,這就是商業的本質,風險和利潤永遠是相互匹配的。
而在這次失敗之後,陳榮發重整旗鼓,徹底改良了原來那種完全依賴供應商的商業模式,改為了代工模式。
也就是說,榮發電器開始真正的做自己的品牌了,而不是原來那種四處都是彆的品牌,但是管理不一的情況。
重新完成電器業務整合的榮發電器,這次沒有像過去那樣盲目的對外擴張,而是選擇了最穩妥的“鞏固陣地”。
哪怕到了現在,榮發電器已經在整個大漢都出名的情況下,陳榮發依舊堅持所謂的一市一店的商業直營模式,沒有選擇目前在大漢相對較為紅火的加盟模式。
(加盟模式最早起源於金山這座商業氣息最濃鬱的地方,目前已經成為了大商業中的主流)
有記者詢問陳榮發為什麼不選擇開放加盟,那樣光加盟費都能收到爆。
隻不過當時的陳榮發一臉嚴肅的拒絕:
“我是做企業的,我知道,有些事情,我們自己做都不行,還加盟了讓彆人乾,真這麼搞,不就是騙,可能彆人會這麼做,但我的道德不允許我乾這樣的事情!!”
……………
“目前我們的電力修建在主要城市,乃至百分之八十的次要城市,都已基本建設完畢,原來說的那些電力標準也已經普及……”
“目前唯一還沒有完成的就是鄉村地區,這部分地區因為道路問題,一直是個很大的麻煩。”
“還有一點就是,電力設施的維護成本,假設城鎮地區每年的維護費是十萬,那麼鄉村地區就是二十萬到二十五萬,基本翻了一倍到一點五倍,尤其是中部地區,考慮到龍卷風的問題,我們基本避開了很多平原地區,這意味著我們的建設成本在加高,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大漢工業部下屬電力總局內,正在召開一場有關電力基礎設施的會議。
其中討論的主題就是,電力維護成本以及是否有必要將所有鄉村地區地盤納入到電力係統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