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非洲三雄上(2 / 2)

美洲日不落 道士仗劍行 10749 字 6個月前

劉昊雖然心裡有萬般怒氣,但是麵對這樣的情況,也隻能尋求這個原非洲殖民地財政官員的幫助。

雖然他心裡已經有了把這個家夥換掉的打算,但最起碼在現在,還必須倚仗這群“自視甚高”的混蛋。

汪超拱手:

“齊王若是聽在下的,不妨把我齊國境內的非洲鐵路拿來出售,我敢保證,隻要願意出售,哪怕現在還沒有修好,但總有人願意花高價買,到時候先出售一兩成,試試市場行情。”

“再往後全都賣了,這錢沒準還能餘個幾千上億,到時候拿著這筆錢在齊國境內搞革新,齊王,大事可成啊!!”

劉昊看著對麵興奮談論如何“出賣”鐵路的汪超,要殺他的心,愈發強烈。

出賣鐵路,還是至關重要的非洲大動脈鐵路,簡直和割肉喂鷹沒有什麼區彆!!

劉昊自問做不出來,也不想做。

但奈何此時債務危機壓在身上,隻能無奈表示:

“既如此,先賣一點,還債再說!!”

“其餘的,日後從長計議!!”

汪超有些不甘,還想再說,卻被劉昊一句“孤乏了”終結了話題。

當汪超走後,劉昊轉身看向背麵的美人飛天圖屏風:

“你還打算看到何時??”

已經被任命為內務大臣的曾明快步走了出來,拱手道:

“此人狡猾,恐怕沒有和齊王您說真話!!”

“孤當然知道他沒有說真話,昔日孤在地方監政的時候,見過他幾次,當時他就對財政之事支支吾吾,孤礙於當時還是藩王之身,有些事不好過問,隻能任由他們發展。”

“現在看來,當時的放縱,終究成了今日的禍害!!”

“此人,早不留晚不留,哼,等齊國內部穩定,必拿他祭旗!!”

劉昊眼中寒光四射,手不自覺的放在了沒有帶槍的腰間。

曾明咬咬牙:

“齊王,臣有一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說!!”

“齊王新任,齊國百姓多為漢人,多數拿帝國護照,就算後來朝廷規定可分帝國,王國護照,一律按漢律查辦,但這幫家夥到底還是向漢,而不向齊……”

“若是按照如今這個搞法,他們把持地方權利,還上下勾結,視齊王命令如草芥,齊王就算搞定了債務,又有何用??”

曾明的話,說在了劉昊的心坎。

“齊王,依臣下的意見,齊王當提拔一部分新人,人不需要太多,以免打草驚蛇,另外,齊王也可再提拔一些當地的權臣,如汪超等……”

“齊王不需要給多大權利,隻需封以爵位,許他們百年之貴族,到時候齊王一麵削權,一麵用貴族爵位堵住外麵的嘴。”

“然後再將他們和當地其他地方官吏分開,讓這些看起來高高在上,其餘人就算再怎麼要好,也不可能再同心了!!”

“如此,以名利而誘,以名利而毀,就算有聰明人看出來了,又能如何,不消一載,齊王翻掌可控朝局!!”

曾明說到興奮處直接表示:

“對待地方那些把持軍權的地方兵卒,齊王可效仿當初龍武皇帝公士之舉,挑十則一二,授予齊國公士,最後齊王再將公士選任改為推舉,控製數量。”

“到時候地方勢力必然為了這公士之銜,爭的頭破血流。”

“齊王那時隻需命投靠我們的官吏進駐地方,以把柄削權,並以本地弱勢為盾,扶弱抗強。”

“這幫人說的好聽是大漢將士,其實充其量最好軍銜也就是上校,有何用,兩年之內,必然瓦解!!”

劉昊越聽越起勁,甚至發出了:

“萬一有人造反又該如何??”

“造反,齊王高看他們了,世人都說文人造反十年不成,事實上那些普通士兵將士還不是一樣,如今他們在非洲個個都是地主,守家立業,齊王,這些年下來,孩子都生了不少,如何有膽抗衡大漢天子之子,太子之弟,名正言順的齊王您呢!!”

“更何況,不要忘了,雖改地為國,但他們即是齊人又是漢人,我大漢有人造反嗎??”

曾明意氣風發的看著對麵的劉昊,直讓對方高興合不攏嘴,練練發出:

“就依你言,就依你言……”

…………

韓國首都琅琊,一座總人口三十六萬的中型城市。

(後世莫桑比克首都馬普托)

之所以叫“琅琊”,而不是其他什麼名字,單純就是因為這個名字好聽。

至於要說有什麼寓意吧,還真沒有,就是因為好聽,才取的這個名字。

整個韓國所在的莫桑比克,其實算是當初東非殖民地,最繁華的地方,最起碼相比齊國和趙國兩個徹頭徹尾的蠻荒之地。

韓國最起碼還有葡萄牙人當年留下的基礎,尤其是那個至今還能用來當做轉運貿易港口的莫桑比克島,如今已改名海華島的地方。

直到現在每年還可以給韓國上繳最起碼四百萬華元的利稅,雖然因為大陸的發展,這筆錢也在逐年減少,但是好歹還能收個幾年。

這筆錢累計起來,也不是個小數目。

除此之外,因為當初東非殖民地大多數還很荒蕪,所以也就導致了剛開始的主要開發目標必然手處於沿海,擁有莫桑比克海峽的莫桑比克地區。

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當地不受限製的拿到了包括人口,工業在內的大量好處。

其中最明顯就是人口,相比於齊國和趙國撐死二百萬的人口,當地足有三百多萬人,而且人口結構中,有不少人都是從本土過來闖機會的技工,文人,甚至是科學家。

其中光是商人就有幾千人,這批人在本地組成商社,一麵引進外來貨物,賺取利差,一麵將本地的農業,礦業,乃至部分工業品賣出去,給當地創造了大量經濟活力和工作機會。

甚至因為當地適合種植包括腰果,劍麻,棉花,蔗糖在內的經濟作物,又因為靠海和先發優勢。

當地的經濟發展在整個非洲都屬於第一檔,而且這裡的非洲指的不是指的是東非,而是整個非洲。

莫桑比克殖民地在非洲的發展僅次於英國人的南非,以及法國人部分繁華的北非殖民地。

可以說,韓國這個國家從一誕生,就能到了整個非洲最好的資源。

無論手農業還是礦產,甚至是工業和貿易,韓國都是名列前五的存在。

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雖然韓國所在地莫桑比克地區,和周圍的其他兩個國家一樣,都因為那條龐大且密集的非洲大動脈鐵路,背上了沉重的負債。

但卻因為當地良好的經濟發展,以及巨大工農業生產能力,還債這種麻煩事,從一開始就和韓國無緣。

以至於正當齊王和趙王為債務和內部問題忙的焦頭爛額的時候,韓王劉雄已經準備在當地重修琅琊城,據說為此準備了超過四千萬華元,還不算本地富戶的捐贈。

總擴建經費超過七千萬華元。

可以這麼說,與財大氣粗的韓王相比,齊王和趙王就好像是後娘養的一樣。

要多淒慘,就有多可憐!!

…………

“齊國那邊最近聽說還是很熱鬨嘛,又是封爵又是搞什麼公士,要孤說,這種拉攏人心的小手段,二哥也拿到出手!!”

“韓王說的是,隻不過韓王,齊國這麼搞,咱們上上下下的那些人必定眼饞,這……”

韓國國相魏盛祥說到這裡,就沒有說下去了。

他的態度其實和外麵的人一樣,看到齊國分封爵位,也想著自家的韓王會不會也這麼乾。

畢竟大家移民到非洲這種窮鄉僻壤,固然是為了土地和財富,但如果能混個全大漢都承認的貴族爵位,做個海外貴族,那也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啊!!

(大漢帝國規定海外藩國貴族同樣可以列入帝國貴族當中,但為了做區分,又封帝國貴族和王國貴族,男爵以下的名額基本就是隨便填,但隻要到了男爵以上,就得向朝廷報備了)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