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商國:商王和日本人(1 / 2)

美洲日不落 道士仗劍行 11416 字 6個月前

商國,建鄴港……

(後世蘇拉威西島首府望加錫)

“滴滴……”

一艘名為“章魚燒”的日本商船正在駛入港口。

“喲西,這就是商國的首都港口,竟然還不如大阪港!!”

插著腰的毛利七郎看著眼前不及大阪港一半繁華的商國港口,心裡的自信心,一下子被樹立了起來。

畢竟他剛剛從周國那邊過來,兩相對比之下後他發現,商國的首都港口甚至連“天樞”港口的一半都不如。

這還是誇張的說法,真實情況是,建鄴港的吞吐量其實隻有天樞港的三分之一,一半都算是抬舉了。

“毛利君,這個就是你的錯了,建鄴這裡本來就不是以海貿為主,你猜這裡是搞什麼的??”

一旁的山本太和穿著一身在天樞城買的花襯衫,領口的紐扣解開了幾個,露出了胸口的“青蠍”紋身。

“什麼,總不能是捕魚業吧,可是這裡也沒有看到太多的漁船??”

可能是先入為主的原因,毛利七郎依舊是一副瞧不起的模樣。

“是重工業,這裡供應了整個東印度甚至是到蘭芳的鋼鐵!!”

山本太和表情嚴肅的看著對麵的毛利七郎。

“納尼,重工業,還是鋼鐵??”

可能是上次的鋼鐵危機對日本人的傷害太大,此役過後,整個日本一提起鋼鐵和重工,就心生懼意。

甚至直到現在,如果不是後來人漢國人的注資,日本人都不敢買日本工廠生產的含鋼鐵產品。

也正是如此,一聽到這麼一個島國竟然是搞重工業的,毛利七郎的表情一下子就變的“肅然起敬”。

而等到章魚燒號駛入港口,一行人上岸的時候,毛利七郎看著街道兩邊大量的日式商店,有些驚訝的回過頭:

“這,這裡怎麼會有這麼多日本人??”

山本太和也有些迷茫的看了看四周。

直到後來兩人才明白,因為地理的緣故,商國所在的地方與日本的殖民地新本州,比較接近,甚至可以說就是鄰居。

早期移民的時候,因為新本州的落後,再加上當時的蘇拉威西之地,確實缺人,尤其是缺麵目差不多的東方人。

所以就對那些日本移民,打開了方便之門,直到現在,當地的日本人口,還占到了當地的五分之一。

隻不過這麼多年過去,這幫和他們接觸的日本人,有一個算一個,基本都沒有了所謂同鄉之情,反而張口閉口就是:

“我是商國人,你是日本人,咱們倆是不一樣的!!”

當毛利七郎詢問對方是否想回日本看看的時候,對方不僅沒有客氣,反而破口大罵:

“混蛋日本,誰願意回去,當年把我們送到新本州,一個人給了一小袋種子和鋤頭,就說讓我們在當地自力更生,這種事也做的出來。”

“你們沒有去新本州不知道,新本州的繁華,完全就是用我這樣移民的骨頭堆出來的,據說還有人被食人族吃掉了,真是可憐的大頭鬼,竟然相信日本人的話!!”

隨後就是一大通當年漢國好的話,然後話風一轉又表示:

“當今商王是個大好人,他一來就降低賦稅,還說要花錢搞汽車業,讓我們自己也能開上商國自產的汽車!!”

“聽說日本到現在連合格都做不出來,唉,真是可憐的國家!!”

當時毛利七郎和山本太和的表情,要多精彩就有多精彩。

剛一出門,毛利七郎就破口大罵:

“這些家夥完全忘記了自己祖宗是誰,他們根本不知道,當年為了發展新本州我們到底付出了什麼,前麵是有荒誕的決定,但後來我們又改回來了,怎麼能說日本是個無救的國家呢??”

“山本君,我決定了,我要住華人開的酒店,有錢給華人賺,也不給那些數典忘祖的王八蛋賺!!”

山本太和看著對麵“義憤填膺”的毛利七郎,無奈的點了點頭,走之前他還特意看了一眼那個日裔修建的“大報恩塔”。

據說這是為了慶祝東印度殖民地五周年捐錢修建的。

而且根據剛剛那個飯館老板說,商王登基之後,他們這些日裔移民,通過本地商會已經捐了超過一千二百萬華元。

這筆錢據說要被用來修建王宮。

想起那個日裔老板得意的樣子,山本太和就感到了一股悲哀。

什麼時候他們日本人出錢給他國國王修建王宮,這麼自豪了??

哪怕心裡知道這幫人已經是“商人”了,但是山本太和還是感覺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那種感覺就像你剛剛吃完飯,彆人告訴你,這鍋飯裡掉進過蟑螂。

怎麼難受,怎麼來!!

……………

星空鋼鐵廠,整個商國排名第二大鋼鐵廠,總鋼鐵產量超過五十萬噸,去年一年的產量,更是曆史性的進入到了六十萬噸級的行列。

說起商國的鋼鐵業,就離不開本地的資源。

整個商國,乃至整個蘇拉威西島,擁有整個東印度最多的鐵礦石,以及附屬的稀有礦產。

當地的金礦,每年出產的黃金,超過了一千四百萬華元,這筆錢在本土可能不算什麼,但在如今剛剛起步的商國來說,卻是一筆“誰也不能動”的救命錢。

除此之外,當地的煤炭產量也排在整個東印度群島的第二位,僅次於開發較早的蘭芳。

甚至如果算上當地世界第三位的鎳礦資源,這座隻有不到十八萬平方公裡的島嶼,簡直就是用各類礦產堆積起來的。

也正是因為當地豐富的礦產,在整個商國,隻有兩種支柱產業,一個是采礦業,一個就是以鋼鐵業為核心的“小而全”重工業。

之所以說當地的小而全,最主要的是當地凡是涉及初級重工業的產品,基本能夠生產。

甚至因為上一任東印度總督薑辰溪的治理,當地的重工業規模不減反增,最終獲得了整個東印度,乃至南洋地區的鋼鐵供應主導地位。

如果再算上那些以鋼鐵為核心的零配件,低端機械產業,當地重工業的總產值總計超過了兩億華元,每年上繳超過三千五百萬華元的賦稅。

當地的采礦業甚至因為對外出口的原因,和重工業的產值不相上下,也達到了一億七千萬華元。

可以說商國和周國所占據的地盤完全就是一塊寶地,甚至當初將他們分到這兩塊地區的時候,朝中還引發了很大的爭議,其中質疑最多的就是:

“如此繁華之地,贈予藩王,豈不是割自己的肉,補藩王的瘡??”

其實這背後還在表現一種情緒,那就是彆到最後,真搞成了皇室內部的分家產“大賽”了。

把東非分出去,甚至全分出去,那些文官議員都不會有任何意見,但是將東印度這種發展成熟,從荷蘭人時期就發展的富裕殖民地分出去。

雖然表麵不敢質疑龍武皇帝的決定,但是私下諸如“偏心”“分帝國”的議論,可從未停止。

可能也隻有已經退下來的朱道明白劉鵬的真實想法。

遠東之地,不管怎麼看,都是未來世界主要熱點地區,提前在這裡的重要航道上設“攔路虎”,還是很有必要的。

從心裡講,朱道一萬個支持劉鵬的想法,甚至他認為這都不算太狠,如果他來做這個決定,他會將北海行省分出去,以此製衡整個東亞大陸。

甚至更進一步,登陸半島地區,也未嘗不可。

但這終究隻是幻想,朱道很清楚,這位龍武皇帝看似霸道,但有些事,卻又是他的禁區。

而分封兩王到東印度,其實已經算是極限了。

終究還是要等老虎長大,長大的老虎才有咬人的能力,才有攻擊性,現在充其量,就是兩隻幼虎,還不具備咬人的能力。

……………

商王的辦公室,其實就是書房,書架上的書和文件,雜亂的擺放在一起,真不知道這是書房還是辦公室。

“啪……”

書架上的一份文件掉了,一旁的秘書林甸青連忙快步走過去撿起來,放回了“扭扭捏捏”的原位。

還在處理文件的劉洪抬頭看了一眼,隨後又俯身埋頭處理他還沒有處理完的這份“星空鋼鐵廠”擴產文件。

(星空鋼鐵廠算是官辦企業,是一代東印度總督李臣勳搞起來的)

“殿下……”

林甸青將一杯涼茶送到了劉洪的辦公桌上。

(商國濕熱,本地人多喝涼茶)

劉洪頭都不抬的抓起帶把子的紫砂茶杯,“咕嚕嚕”的大口送入口中。

剛放下茶杯,他就開口:

“星空鋼鐵廠去年的營收也不過六千萬,他們擴張就需要一億三,比兩年的收入都多,你說這筆錢應該怎麼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