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望一個具體的計劃,而不是在這裡空談。”
“很好,尊敬的國王殿下,你會為您今天做出的選擇,而感到慶幸的。”
羅清林站起身準備離開,他知道,該說的已經說了,隻等最後的抉擇了。
而在離開之前,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羅清林突然回過頭:
“這件事結束後,我會訪問東羅馬,對,就是君士坦丁堡,我想那一定是很奇妙的旅程!!”
羅清林走了,留下了攥緊拳頭好幾次,又鬆開好幾次的哈米德二世。
……………
三月二十二日的應天城,城市的擴建工作依舊在進行,按照標準,這座曾經的古城,除了保留古老到曆史學家都無法估算其曆史價值的古建築,其餘的,都會進行漢式“改造”。
至於本地人是否有意見,那就要看看此刻的應天城,有沒有多少“本地人”了。
畢竟按照此刻的人口比例,晉國九百萬人口中,有八百萬是本地的伊拉克人隻有一百萬出頭的華人,以及其產生的混血人口。
看起來華人並不占優勢,甚至完全就是“一邊倒”的劣勢,但有一點是當地人無法企及的。
那就是武器和文明優勢,按照晉國安全法規定,隻有獲得審批的人,才有資格攜帶槍支,什麼概念,就是老子認可你是自己人,你才能有槍,不認可你,你有槍,就是犯法!!
而在晉國,什麼人擁有槍支最多,華人,其次就是完全投靠晉國的伊拉克人。
這部分也不能說都有槍,畢竟有槍隻是第一步,能不能合法使用又是第二步。
而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文化。
按照晉國的教育數據就可以看出,華人的小孩進入中學,大學的比例,幾乎可以用“百分百”來形容。
甚至說句很難聽的,這些學校就是專門為他們造的。
至於普通的伊拉克人,大多數屬於小學,甚至是小學都沒有上的階段。
在這樣完全不均衡的教育分配之下,所謂的“國語化”,就真的是國語化了,至於文化知識,用劉玄的話說就是:
“飯得慢慢吃,文化得慢慢學!!”
什麼意思,其實就是在逐步改造整個晉國,先從國語開始,在語言上確立優勢,再開放學校,在文化和精神上確定優勢。
可以說,晉國接下來走的每一步都有跡可循。
但在這之前,一些內部的隱患,還是要提前排查一下。
…………
“哈哈……”
“天助我也!!”
晉王宮內,劉玄爽朗且富有激情的笑聲傳遍了整座宮殿,不斷的進行回蕩。
就在剛剛,漢國傳來消息,已經和法國人解決了麥加埃米爾國的問題,他的封鎖戰略,正式宣告完成。
劉玄貪婪的看著牆壁上的中東地圖,此刻的他就像一頭不斷審視獵物的老虎,閒庭信步的遊蕩在自己的後花園內。
封鎖戰略的成功,對於晉國意味著中東是可以被調配起來的。
哪怕背後有大國的影子,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晉國的戰略回旋餘地增大了。
有彈性,就證明可以乾其他事,最怕就是這次外交碰壁,一件事也完不成,那麼晉國就危險了。
一個外族人在主流種族的地盤上搞文化入侵,這很容易引發重怒的。
彆看羅清林動不動把大漢帝國掛在嘴邊,但那也隻是說說而已,真讓劉玄不顧一切的裹挾大漢下注,他也不敢啊!!
而現在好了,一次外交之旅,讓他徹底看清了這些中東人的嘴臉,內心是有多麼怯懦,背後那些大國之間的平衡是有多麼脆弱。
這些都意味著,晉國未來可以乾一切它想乾的事情,甚至是那個“瘋狂”的想法。
劉玄站在地圖前,不斷的用目光審視整個中東,尤其是阿拉伯半島,那裡是一片沙子沒有錯,但他最看重的是此地的地理位置。
靠近紅海,臨近小亞細亞,地處東西方文明交界點,這裡簡直就是他劉玄最好的舞台。
甚至如果用不恰當的比喻來說,隻要有實力,複刻當年奧斯曼的壯舉,又有什麼不可呢??
隻不過這個想法連他自己都覺得瘋狂,畢竟時代已經不一樣了,歐洲已經整合成了幾個大國,最核心的小亞細亞,黑海地區,已經完全被東羅馬占據,這注定了,如果沒有曆史級的機遇,他的幻想,終其一生,也隻能是幻想。
而在拋棄那些幻想來看,阿拉伯半島以及受到晉國保護的庫爾德酋長國,高加索方向,就是未來最大的兩個突破點了。
劉玄站在地圖下,約莫超過四十分鐘,最後重重的歎了口氣,他明白,一切都需要時間,而時間在如今風雲變幻的國際關係中,又是最彌足珍貴的。
在整個世界還沉浸第二次工業化的浪潮中,歐洲還在享受歐盟紅利的情況下,戰爭短時間還不會爆發。
但劉玄有一個預感,那就是等到一切紅利都吃乾抹淨的時候,會有一場席卷全球的風暴,而它的晉國因為地理原因,剛剛好就在風暴的中心。
這種強烈的不安全感,讓劉玄迫切的希望儘快強大起來。
而要想強大,也隻有靠一樣東西了!!
劉玄摸了摸的從懷裡掏出一份帶有“開采”字眼的文件,看了幾眼,又將之合上。
…………
巴黎聖母院內,拿破侖三世看著耶穌像,微微出神,在他身後,是來彙報談判內容的波爾。
“綜上所述,按照我們和漢國談判的條件,未來紅海將成為國際海域,雙方都不得在當地部署超過三千噸以上的軍艦……”
“我們將共同遵守海上行為準則,以不發生衝突,不發生碰撞為基礎,我們之間將……”
聽著外交大臣波爾的彙報,頭上長了些許白發的拿破侖三世呡著嘴唇,與耶穌對視,最後用特有的沙啞聲音開口:
“紅海的問題很簡單,難的是後續的中東問題,漢國人希望在中東發力,是個人都能看出來。”
“而對於羅馬來說,控製了北非,其實我們對於控製中東,是沒有什麼興趣的,畢竟相比於挺近歐亞大陸內部,不如爭奪歐洲的控製權,擠壓英國人和俄國的話語權。”
“但這並不代表漢國人可以肆無忌憚在中東擴張,最後將之擴張到歐洲的邊界。”
“告訴漢國人,我們現在,乃至未來都不承認以晉國或其他方式,謀求對中東戰略地緣格局的轉變。”
“我們可以對他們在中東搞的那些東西,表示默認,但我也不同意他們過分的在當地實施霸權。”
“中東必須維持平衡,任何打破平衡的力量,都是不被允許的!!”
拿破侖三世說出這些後,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能做到,畢竟相同條件下,給他也要在中東搞事。
所以他最後又補充了一句:
“我們有權利保持關注!!”
波爾立馬明白了拿破侖三世的意思,那就是要是你漢國不客氣,那麼也不要怪後續西羅馬全麵介入中東了。
拿破侖三世說完這些後,低著頭,在耶穌像前來回打轉。
“歐洲最近兩年實在太安靜了,安靜的有點不像歐洲。”
“波爾,你去德國的時候,你看到了什麼??”
波爾想了想:
“他們的工業很強大,比我們想象的要強大!!”
“他們的經濟可能沒有我們有活力,但我想,可能是發展的時間短,以及市場的緣故。”
拿破侖三世沒有說話,隻是來回踱步,繞了幾圈後,突然回過頭開口:
“我們的軍事實力還需要加強,歐洲不可能永遠和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