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漢德談判和漢德密約(1 / 2)

“當世界的時鐘轉動的時候,一切便已注定,我們無法選擇,我們隻能隨波逐流——”

龍婺源發表於第一份“世界旅途雜誌”的序言。

龍武時代到底是什麼樣的,就像一千個人眼中,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對於龍武時代,普通漢國人看來是科技進步,是生活水平提高,是經濟繁榮的幾十年。

對於那些心理陰暗,到處找茬的人來說,龍武時代,就是赤裸裸的“罪惡四十五年”,是真正的罪惡時代。

就像某個因為違反“帝國名譽法”,被抓的王姓作家,在他的筆下,龍武時代的輝煌,被他描述為了“鮮血淋漓”“極權下的壓抑”“對土著的殘害”,是全球災難的策動帶。

雖然其中很多東西,在很多大漢精英眼中,確實如此,但就像那句老話,“看破不說破”“揣著明白裝糊塗”,作為一個生活在漢旗下,吃著大漢提供的全球最一流食物,從小騎自行車,長大開汽車,無憂無慮長大的大漢作家,竟然寫出這樣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種不道德。

雖然有部分人為他的勇敢,暗地裡拍手叫好,甚至私下稱呼這位王作家為“帝國良心”,但是這依舊無法掩蓋他被判處五年刑法的結果。

就算有人在背地裡為其叫屈,但這依舊無法改變這個家夥是罪犯的事實。

龍武時代,可能確實如這位王作家所說,是一切邪惡的根源,但是那是對於其他人,作為一個漢國人,他享受著帝國帶來的紅利,但卻在吃飽後,說做飯的人有罪,這種人就像齊成棟所說:

“讓他們吃飽了罵娘,不如讓他們吃不飽!!”

而對於此刻正在進行談判的俾斯麥來說,他所看到的龍武時代,和所有人都不一樣。

多數人隻是看到了大漢帝國是如何強大的,是如何如何的強大,但隻有俾斯麥看到了,這是一個勉勵維持帝國秩序統治的國家。

它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在為帝國的統治基礎鋪路。

看看漢國人在美洲以外,乾了什麼??

他們分封了七個國家,這七個國家在那裡,三個在東非,兩個在東印度,一個在曾經的暹羅,也就是那個叫楚的國家。

最後一個不能說是封,完全就是掠奪,漢國人掠奪了一個國家,完成了帝國式的主權擴張。

漢國在美洲又乾了什麼,他們成立了美洲自貿,完成了對美洲的經濟統治,一般國家在這個時候,其實基本上結束了,但這個帝國乾了什麼。

他們在歐洲的集體壓力下,將美利堅放了出來,看起來很愚蠢不是嗎??

這個世界上大多數曾經篤信漢國會懲罰美利堅的人在那一刻都傻了,他們絕不相信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畢竟漢國在心中,可是“強硬”的代名詞,是一個建國幾十年,從未妥協的超級戰爭強國。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強國,竟然對自己的手下敗將妥協了,這不僅僅在漢國內部造成了巨大的混亂,在外界也造成了巨大且惡劣的影響。

自那之後,漢國的戰略就被認為是可以妥協的,歐洲對漢國也會越來越強硬。

看起來是一個失敗的戰略,不是嗎??

但這個世界上,總有聰明人能夠透過迷霧,看到世界問題的本質,而俾斯麥就是這樣的聰明人。

他從這件事一開始就知道,這是一次“陽謀”,一次在全世界麵前的表演,而漢國人乾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是為了什麼??

答案就是重新構建新的美洲統治秩序!!

美洲都已經是漢國人的囊中之物了,怎麼還要重新構建,對於這一點,恐怕也隻有曾經完成德意誌地區關稅同盟的俾斯麥明白。

他太清楚,這一切的背後,都是些什麼了!!——

“如果戰爭爆發,德國必須在歐洲戰場保證對歐洲聯軍的牽製,以保證漢國在海外地區戰事順利進行!!”

“等等,你剛剛說什麼??”

俾斯麥打斷了齊成棟還要繼續說下去的話。

“我的意思是各司其職,德國處理歐洲,漢國乾最擅長的事情。”

“怎麼,這些有問題嗎??”

“首相先生??”

齊成棟看著眼前這位嚴謹的德國首相,眼神之下,是不斷探究對方到底在想什麼的心。

“宰相閣下,我們都是職業的文官,那些套話,我也就不說了,你剛剛說,德國負責在歐洲牽製歐洲聯軍,漢國在海外撬動他們的統治根基,嚴格意義上說,戰略是好的,但是這對於我們德國不公平,德意誌不可能像擋箭牌一樣擋在強大的大漢帝國之前,然後漢國拿走一切。”

“看看海外地區吧,那裡有什麼,印度,北非,澳大利亞,廣袤的殖民地,甚至還有一些所謂的獨立國家,這些國家是戰利品嗎??”

俾斯麥緊盯著對麵的齊成棟,想知道他到底怎麼回答。

齊成棟坦然的攤開了雙手:

“弱小本身就是罪惡,你說的戰利品,也可以包括他們。”

“但是這個世界,需要那些小國不是嗎??”

“如果完全都是大國統治,那該多無趣啊,聽說俾斯麥閣下您的國際象棋下的很好,我想您也不希望這個世界沒有棋盤吧??”

“當然,我很喜歡下棋,但我無法接受漢國一直占據棋盤的中央,我們在歐洲擋槍,你們在海外大快朵頤的掠奪屬於歐洲的殖民地,本身就是不公平-——”

俾斯麥嚴肅的表情看起來格外的認真,甚至是這五天來到漢國後,最嚴肅認真的時候。

其他問題他都可以妥協,甚至可以在酒會上和漢國人一起去嘲諷歐洲發生的一切,但唯獨國家核心利益問題,他無法妥協。

如果德國參與這場新的世界劃分,隻是為了所謂的“虛榮”,隻是為了一個歐洲統治者的可笑頭銜,那還是好好商量一下如何聯合英國人製衡法蘭西人吧。

最起碼現在在歐盟內部,法蘭西強的有些過分了!!

“閣下,我希望我們互相坦誠,德國沒有義務為漢國擋槍,漢國也沒有永遠援助德國的道理。”

“我的訴求很簡單,漢國出兵,你們必須出兵歐洲,這是你們的責任,如果你們隻是希望躲在背後拿走一切的話,那我覺得現在這樣就不錯,最起碼你們可以在美洲,在遠東,享受伱們作為半個地球主宰的樂趣-——”

【因為漢國統治了太平洋到遠東的龐大區域,在歐洲還有一個半個地球統治者的稱號,這個稱呼既有尊重,又反應出了歐洲對漢國不斷強大的焦慮。】

“沒有人希望做冤大頭,更沒有國家願意為另一個國家的統治讓路,所以讓我們兩個國家都冷靜一點,讓我們回歸現實,讓我們乾一些符合正常邏輯的事情。”

“閣下,這就是我的訴求,漢國出兵,殖民地我們共同瓜分,你知道的,歐洲太小了,大到都是世界大國,但在資源上,卻是完完全全的貧瘠板塊。”

俾斯麥的話裡話外都在告訴齊成棟和其他談判人員,要尊重現實,但它的內核卻是“抱怨”,抱怨漢國拿走了太多的利益,讓偉大的歐羅巴人,偉大的日耳曼人,無法獲得應得的份額。

齊成棟的雙手不斷在交叉和不交叉之間打轉,最後開口:

“我們尊重德國,就想尊重我們的朋友。”

“你們的訴求,我理解,但我必須向首相你,向威廉陛下闡述真實的情況。”

“想想看,開戰之初,如果就像首相你所說的,漢國參與到了歐洲的戰爭,那麼請問,我們怎麼過來,更何況,這會讓整個歐洲陷入到對德國的憤怒中,他們會認為德國人是出賣歐洲,聯合異教徒,將屠刀對準自己人的劊子手-——”

“閣下,這是你希望看到的嗎??”

齊成棟的這句話,精準的擊中了俾斯麥內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