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風馳電掣的越南戰爭(1 / 2)

美洲日不落 道士仗劍行 10233 字 6個月前

昭陽港內,九艘軍艦依次排列,其中一艘的體積明顯要比其餘七艘中的兩艘加起來還大。

該艦正是這兩年從金山造船廠訂購的楚國旗艦,昭陽號。

整個昭陽號,空載兩萬四千噸,滿載超兩萬七千噸,在如今的南洋地區,不能說第一,但也絕對算的上是佼佼者。

而且更重要的是,這麼強大的軍艦,也不是你有錢就能夠買到的。

按照大漢軍工出口條例,水麵軍艦五千噸以上,就要接受審批,而且是要上報給內閣討論,是否要對外出售。

水下更是嚴格到兩百噸以上就要審批,基本是個水下艦艇,都要被審批。

這還隻是海軍,類似陸軍和空軍,都有一套出口審核標準。

甚至類似陸軍這種,哪怕你是出口手榴彈,出口到了一定數量後,都需要被審核。

而對於楚國這樣一個大漢封國來說,其實審核多數都是走個過場,甚至有些東西,如戰車,火炮之類的東西,連審核都不需要,付錢就可以。

但這次對於昭陽號的建設,漢國卻乾預了,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最初的昭陽號是一艘三萬噸級戰列艦,但在漢國的乾預後,逐年變成了一艘三萬噸以下的戰列艦。

具體原因沒有知道,但外界普遍猜測是當時商國,周國同樣訂購了軍艦,但多數都是重巡洋艦這一級彆,商國最大的軍艦也才隻是一艘一萬五千噸的“輕型戰列艦”。

周國更是隻有萬噸級的重巡洋艦。

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楚國的一艘戰艦抵他們的兩到三艘,會發生什麼樣的後果。

哪怕是為了麵子,他們也得追上來,這樣就會導致軍備競賽的發生。

雖然哪怕是對外宣布兩萬四千噸的數字,一定程度上,還是掀起了一陣軍備競賽,但隻要不是那種單艦幾倍的差距,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去了。

畢竟對於商,周二國,尤其是商國來說,發展高於一切,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暫時放在一邊。

…………

港口內,昭陽號巨大的身姿,好似密集長矛陣一樣的炮塔,在陽光的照耀下,就像是一個威武的將軍,不斷的綻放出讓人敬畏光芒。

而在它旁邊則是兩艘萬噸級的重巡洋艦,相比於嶄新的昭陽號,這兩艘被命名為“長劍”和“長矛”的軍艦,則是從大漢進口的二手軍艦。

算是一種小機靈式的省錢。

至於剩下的六艘軍艦,基本都是差不多的噸位,四千噸,這個巡洋艦繞不開的數字。

至於再小的軍艦,不是沒有,完全就是不適合遠洋海戰。

誰能想到,楚國竟然沒有驅逐艦,再往下最大的軍艦就是八百噸的內河炮艦。

這一切歸根結底,還是和楚國的地理有關,楚國看似是南洋地區,鄰國最多的國家,但是去除掉周圍那些土著小國之外,也就隻有英國人控製的緬甸,馬來亞,以及其背後,龐大的英屬印度。

而除了楚國是什麼,是被大漢牢牢控製的南洋,是商國和周國,再往前就是馬六甲。

在如今南洋海盜幾乎絕跡的時代,最高不超過三千噸的驅逐艦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嗎??

而考慮到海上作戰,基本都是巡洋艦為主,與其花大價錢,小回報,學漢國用驅逐艦取代巡洋艦,還不如專心致誌搞巡洋艦。

畢竟漢國搞驅逐艦是為了最低限度維持世界第一海軍的標準,楚國總都沒有幾艘軍艦,還搞驅逐艦,那不是傻了嗎??

“殿下,明天早上一開戰,我們會在兩個小時內,解決海上威脅,直接將軍艦插入位於中部的峴港登陸,直接從中部,切斷南北的聯係……”

“另外,考慮到峴港是目前越南重點發展的貿易港,當地一定有很多外國人,所以我們基本是以恐嚇為主,避免引起國際衝突,給大漢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楚國海軍司令鄧冉托著一副地圖,不斷給身側的劉戩介紹基本地理情況。

(因為漢國的出現,峴港提前被納入到了發展的行列,因為聯通南北的重要性,當地的經濟增速,一直都是越南前列,甚至還要高於其首都承天府)

劉戩看著地圖,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

“大概多少時間占領越南沿海??”

鄧冉猶豫了一會後開口:

“一到兩個禮拜。”

“高了,給你們九天,我要看到海岸線插上楚旗!!”

劉戩說出這話的時候,一陣風吹來,碼頭上刻畫著“九頭鳥”的楚旗,呼呼作響。

(參考古楚國,以及楚地文化後,製作的國旗)

“你們確定可以擊敗他們吧??”

臨走的時候,劉戩回過頭,又問了一句已經問過兩遍的話。

“可以,他們的軍艦有一半還是鐵甲艦的水平,這些年購買最好的軍艦,就是買了兩艘大漢退役的五千噸巡洋艦,這種軍艦,對上我們的艦隊,就像老鼠遇到了貓,完全沒有抵抗能力。”

鄧冉的話讓劉戩徹底寬心。

對於一個沒有經曆戰爭的藩王來說,他和晉王這種“老油條”的差距就是對戰爭有一種迷之自信的同時,又帶著一絲膽怯。

一句話,他想要享受勝利帶來的榮耀,但又不想接受失敗可能帶來的後果。

這也是為什麼商王私下說他不成熟的原因,同樣的年齡,晉王已經在中東縱橫捭闔了,他還在考慮打一個越南,該不該打,會不會打輸。

相比之下,所謂的衝動,其實都是可以原諒的。

楚王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既膽大妄為,又膽小怯懦,而在這其中,又穿插著“心存僥幸”這樣的心理。

可以說,此時的他,說句不好聽的,甚至還不如周王。

但就是這樣的人,卻敢發動一場滅國戰爭,不得不說,時代是有多麼重要!!

…………

“我們計劃用兩個步兵師進攻承天府一線,目前根據情報,當地的守軍,不足兩萬人,也就說隻要我們打的夠快,千裡奔襲俘越王的故事,絕對會上演,而且是注定的!!”

陸軍司令孫北封拿著指揮棒,不斷的敲打著地圖上越南承天府這個位置。

而在他的底下,看似都是東方麵孔,但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這裡麵有相當大一部分軍官的身高,都明顯要比其他軍官要矮,而且是那種非常明顯的感覺。

(日本人的身高實際這些年是有增長的,尤其是伴隨漢國廉價進口肉的衝擊,此時的日本物價,其實一直都是非常穩定的,但是不管怎麼增長,底子還是擺在那,從平均一米五,增長到一米五九,就是日本這些年,最高的成就,想要平均到一米六,估計還要過幾年,但是按照趨勢,日本人的身高,是會達到全球水平的。)

(此時漢國平均人口為一米七,如果不是移民拖累,很可能已經到了一米七二,一米七三了)

“重點是,拿下峴港和承天府之後,如何抵擋後續越軍的反擊。”

“而根據我們的情報,整個越軍分為二十個旅,其中十二個在北部,八個在南部,每個旅大概是五千人左右……”

“而駐守在承天府附近的,其實隻有三個旅,也就是一萬五千人出頭,但是不要忘了,在南方還有八個旅,北方更是臨近駐紮了四個旅,他們是隨時可以支援的……”

“我們的計劃是,在兩個步兵師攻占承天府之後,留下一個步兵師駐守,剩下一支北上,擋住北方下來的部隊。”

“至於南方,我們後續將在南部的其餘地方登陸,以乾擾他們的動作。”

“另外,考慮到人生地不熟,在攻占一部分核心地區後,我們會進入休整,順便在當地招募軍隊。”

“以華人為主,越人為輔……”

孫北封說完後,就開始下達命令:

“第二,第四步兵師,擔任主攻任務,其餘三個步兵師在本土待命,等待時機……”

“北海將軍,胡將軍,這次就拜托你們二位了!!”

孫北封將目光投向了已經加入楚國國籍的北海拓,以及第二師師長胡承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