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堡港內,此時一艘體型巨大,類似於商船,但卻又通體白色紅十字塗層的大船,正在接受德國海軍的最終入列檢驗。
“這艘艦比我想象的要好,最起碼要比原來的那艘要好多了。”
海軍中將馬克西看著眼前的這艘代號“生命衛士”的醫用救援船,臉上露出了感慨的表情,對於一個德國海軍高級軍官來說,看到如今基本上什麼都能自造的德國海軍,心中有一種無儘的感概在遊蕩。
【整艘醫療救援船可以同時給五百人做手術,是整個歐洲目前最先進的醫療船。】
“漢國人那邊據說已經裝備了至少二十艘這樣的醫療船,我們目前的產能還得加速提升才是。”
海軍副司令彼得西蒙上將,指著港口內停泊的“生命衛士”,語氣中透露著一絲若隱若現的遺憾。
而在對麵的馬克西則是無奈的攤手:
“相比於我們,漢國人對海戰,對遠洋的熟悉程度,都比我們要高,完全對比的話,哪怕是拋出掉武器,我們和他們也是有很大差距的-——”
“我們目前唯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的趕上,然後超越他們。”
可能是年輕八歲的緣故,馬克西對於德國海軍的自信,要遠高於彼得西蒙。
這也是必然,更年輕的德國人生長在德國強大的時期,對於外界的自信和自信心,也比一些還停留在普魯士時代的老人要強。
“但願如此吧!!”
彼得西蒙不願意在這個話題上繼續聊下去,而是跟著開口聊起了漢國那艘遲遲不露麵,傳說中的超級戰列艦。
“漢國媒體說那艘戰艦是劃時代的,我不明白,什麼是劃時代,加個一兩萬噸,搞一點新科技就是劃時代嗎,真是開玩笑!!”
馬克西對於大漢的那艘戰列艦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他根本不覺得這樣的軍艦,能夠比正在建造的“柏林級”有什麼大的壓製。
目前的動力技術已經表明七萬噸其實就是戰列艦的極限,除非漢國人在內燃機上的技術,完全超越了所有國家,而且是非常大的領先,要不然不可能。
“馬克西,還是要小心,去年的世界博覽會,幾乎讓整個歐洲丟臉,漢國人比我們的科技要高很多,沒準還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科技,要拿出來。”
彼得西蒙則是一副擔憂的表情,他其實是很害怕漢國的超級戰列艦遮擋住柏林號的風光,他更不希望一個異教徒國家,永遠壓在歐洲身上,讓他們日耳曼人為之羞愧。
“哼,我就不這麼認為,我們白人的腦子並不比漢國人差,不要忘了現在的科學體係是誰製定的,漢國人,隻不過是沿著我們開拓號的路,自私的狂奔罷了,他們隻是一個習慣於搭便車的國家。”
“我並不認為他們有什麼厲害的可取之處。”
馬克西的話基本也是此時德國多數少壯派軍官的想法,他們自認為德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日耳曼是一個優秀的民族,但是如此強大的國家和民族得到了什麼??
什麼也沒有得到,隻是得到了一些列強時代的殘羹剩飯,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他們對於漢國一個異教徒國家占據這麼地盤,如此大的勢力。實際上是非常不滿的。
他們迫切的希望改變這一切,讓德國也擁有這麼大地盤,這麼多的資源,如此多的財富,讓他們的後代可以活的比漢國人還好。
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他們不僅僅嫉妒漢國,還平等的厭惡著歐洲每一個國家,他們所作的一切,都在為德國考慮。
為了所謂日而曼人榮譽不斷的進行奮鬥,以此來證明是個德國人,更是一個愛國者。
這也是為什麼漢國人在最近這些年和德國人打交道的時候,會感覺到莫名其妙的衝突,本質上還是這群年輕人搞的鬼。
這也是一個國家的必然,尤其是對於歐洲這樣一個一神教地方,走極端,往往是曆史上的必然選擇和“自帶技能”。
彼得西蒙什麼也沒有說,因為他知道,和這樣的一群目中無人的家夥聊下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而在德國陸軍的地下指揮部內,正在召開德國成立以來,最大的擴軍會議。
“我們必須重啟普魯士陸軍的傳統,隻要是成年男子,都有保衛德國的義務。”
“我們現役部隊也必須從如今的七十萬人擴軍到一百五十萬人,其中多數部隊都要部署在和法蘭西相鄰的邊界。”
“我們最強大的裝甲部隊,也必須得到擴充,如今的裝甲旅的編製,根本就是胡扯,哪個歐洲國家,還在用裝甲旅??”
“除了該死的英國佬,但是他們根本就不需要陸軍!!”
雷克薩中將的咆哮聲席卷了整個地下指揮所,響徹在所有人的耳朵裡。
【德國之所以使用裝甲旅編製,還是早期學漢國學的毛病,第二次美洲戰爭結束後,有感於沒有大規模作戰的壓力,漢國將三分之二的裝甲師都改成了裝甲旅,而當時的德國則是處於全麵學習漢國階段,漢國搞什麼,他跟什麼,最後搞出了比英國人稍強的裝甲旅,雖然至今還保留幾個王牌裝甲師,但是基本就是唯一的重火力拳頭了。】
“雷克薩,請小聲一點,這裡是最高指揮部,不是你們裝甲兵的熊堡。”
托斯傑克上將製止了雷克薩想要繼續咆哮下去的想法,隨後開口;
“按照當初製定的計劃,我們應該建造新型陸軍,而不是一味的照搬幾十年前的戰術,大肆的建造過量的戰車兵。”
“從這次巴爾乾戰爭中,戰車被火箭筒摧毀的大量案例可以看出,戰車本身已經受到了步兵的威脅,這個時候還建造大量的戰車,既浪費了寶貴的鋼鐵和油料,還容易成為敵人克製的把柄。”
“這次漢國人在南美的行動給我們提供了新的經驗,類似於直升機這樣的武器,很可能會主導未來的戰爭,所以我的看法則是,除了加大對直升機的研究,就是走去年就製定好的飛行陸軍計劃。”
“我們應該建造運輸機,而不是越來越笨重的戰車,戰車可以造,但是大部分都應該是適應戰車通過性的中型通用型戰車,至於重型戰車,我有一個計劃,我們應該在原有的幾個裝甲師內,進行重裝化改造,讓他們成為德意誌的對外最堅韌的鐵矛頭——”
“刺穿敵人的心臟!!”
托斯傑克的話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可,自從飛行陸軍計劃在德軍內部進入討論的時候,基本就注定了他最適合此時的德國。
德國的本土不算小,也不算太大,意味著有足夠的資源去搞一個戰略運輸空軍,同時考慮到歐洲的核心區麵積,也不會出現美洲那樣,跨越幾千裡去打對方的窘迫。
而這些毛病德國都沒有,在考慮到歐洲的戰線的特殊性,加強空中機動遠比所謂的裝甲大集群衝鋒要管用。
雖然大肆的搞運輸機,觸及到了陸軍內部一些人對空軍的反感,但現實是,這是最適合德國的道路,也是唯一有辦法在一開戰就對法蘭西進行快速還擊的戰術。
“除了已經製定的飛行陸軍計劃,我們還應該將整個陸軍的機動性提高,使其從機車化或半機車化進入到正兒八經的機械化。”
“漢國人已經在告訴我們了,隻有機械化陸軍才是我們的最終選擇,機車化都是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