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呢,我們是按照計劃直接登陸,還是繼續利用航空優勢對沿海展開轟炸??”
“轟炸,轟什麼炸,自己的地盤,炸了不是虧了??”
“告訴士兵們,讓我們告訴他們,也告訴那些陸軍,海軍陸戰隊,也是可以打陸戰的!!”
楊立冬態度很強硬,英國人希望利用澳洲大陸麵積和他們打迂回戰,消耗戰,好,我直接用你最想要的方式擊潰伱,讓你死得其所。
“十五分鐘後,登陸!!”
………
“快,快把炮架上……”
“彆管那些炮彈,現在咱們占據空中優勢,這幫家夥能把蚊子飛來就不錯了。”
“快,快調整彈道。”
十七陸戰旅下屬重炮營營長王勳在炮架好之後,直接下達了開炮命令。
而那些一百五十五毫米炮彈,也沿著預定的彈道,飛行三公裡之外的英軍某前線偵查哨所。
是的,打的就是哨所,不要以為炮擊都是覆蓋,事實上大多數時候,炮擊都是一個細活。
炮彈這玩意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厲害,要不然就不會有人避開了。
真正可怕的是定點炮擊,這玩意實際上比那種後世電影視頻中“嗖嗖”的火力覆蓋要強多了。
用一百發炮彈乾成一件事和幾發炮彈乾成一件事,意義是不一樣的。
“快,快裝彈!!”
當老式的“海風一型火箭炮”的十二個發射孔都裝滿火箭彈的時候,沒有任何猶豫,就是炸!!
“轟轟轟!!”
五公裡外,英軍自認為安全帶區域,掀起了巨大的聲響。
“上帝,他們的火炮怎麼這麼遠,不對,榴彈炮就算有這麼遠,也不可能這麼密集!!”
剛剛從地上爬起來的英軍上校湯姆.莫爾西,看著不斷被覆蓋的地麵,以及那些被摧毀的軍備,雖然心裡慌張的要死,但對外的表現則是
“漢國人的炮火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
“轟轟轟!!”
當煙霧散去,這支九百人的英軍輜重團,已經損失了五分之一點運力,以及三分之一的物資。
甚至還搭上了一百五十四條人命,其中就包括喊話的湯姆.莫爾西。
而在五公裡之外,王勳依舊在訓斥自己的下屬
“火箭炮是密集型武器,你打那麼近乾嘛,一口氣打十幾公裡才是王道,這玩意打的近了,能嚇誰??”
是的,在王勳這類傳統炮兵軍官眼中,火箭炮看似火力凶猛,但是摧毀能力,其實並沒有一個蘿卜一個坑的榴彈炮強,更多的還是以火力覆蓋,殺傷敵軍士兵為主。
(火箭彈裡有鋼珠)
這種武器,其實更多的還是“嚇唬人”,是的,就是嚇唬人。
哪怕再後世,軍隊真正依賴的礙事還是榴彈炮,自行火炮這種定點火炮,而不是軍演時火光一片的火箭炮。
至於所謂的火箭炮無敵論,本質上都是一種“一廂情願”,畢竟要是這玩意這麼厲害,那應該是主流中的主流,為什麼還要裝備常規火炮,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這玩意,其實不算主流。
但為什麼又給人一種,火箭炮很厲害的感覺,其實還是那句話,你放煙花筒的時候,也很厲害!!
但是不能說火箭炮真的不行,最起碼這玩意在火力覆蓋,尤其是摧毀地麵輕型物資,以及敵方士兵方麵,確實很厲害。
畢竟它不像傳統火炮,需要定點,然後來一發多少爆炸當量的巨大炮彈。
所以剛剛王勳才說,儘量打遠,往對方的必經之路打,想想看,你在行軍,天上總是出現流星,然後掉下來,隨機炸死幾個人,你怎麼想??
就算這玩意殺傷不了多少人,但能嚇人,擾亂軍心,他就是最好的武器!!
“嗖嗖……”
聽著火箭彈升空的聲音,王勳嘴裡嚼著草莓味的口香糖,腰間彆著無線步話機。
身上披著沙漠迷彩色的軍裝,上麵沒有一點軍銜的標誌,隻能從氣質上區分這是一名軍官。
這也是漢國最新的戰場行為要求,尤其是針對指揮官的,隨著狙擊槍,轟炸機這類武器的普及,以往安全無比的指揮官,其實是很危險的。
畢竟不是誰都是“懂王”,能在命中前,激發搖頭技能。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要求指揮官戰時“去軍銜化”“去標記化”,儘可能給人一種基層軍官的感覺。
而下麵的軍官,往往也是不值錢的,死了隨時有人頂替。
這對於“惜彈如命”的狙擊手而言,暴露位置和扣動扳機,總得選一個。
“我是王勳,是,馬上執行任務,請您放心!!”
王勳收起步話機,對著還在指揮開炮的副手大喊
“結束炮擊,機動進城……”
“哢嚓……”
當那些大炮被卡在卡車後麵時,速度快到令人不敢相信,如果有德國人在這裡肯定要驚訝,因為漢國人的速度,比他們德軍還快。
如果說德國人處理火炮的速度是一,那漢國就是一點二,排名第三的法蘭西就是零點八,至於英國,還是算了吧,陸戰不是英國的優勢。
而當成群的軍用裝甲卡車架著機槍駛入被打通入口的布裡斯班城的時候,海上的航母編隊,也正式開啟了對英軍的圍獵。
“投彈……”
一句簡單的話,卻是讓地麵升起一片又一片白色煙霧一樣的蘑菇雲。
當這一切都結束的時候,地麵那些還在組織防空的英軍,已經被炸的屍骨無存,就算活下來的,也是痛苦難忍,不斷的嘶吼。
“哼,防空,難道不知道,我們才是第一個搞防空的國家嗎??”
看著已經一片死寂的英軍陣地,戰機上的沈星陽繼續投下了最後一枚燃燒彈。
在澳洲這樣乾燥,容易引發火災的地方,空曠的野地,是最適合引發大火的,尤其是英國人此時還將軍隊駐紮在野地。
再結合此時乾燥的氣候,簡直就是一個超大號的“烤肉機”,尤其是當數以千計的燃燒彈被投放的時候,此時的大火,彆說英國人了,漢國人也控製不住了。
甚至當火勢蔓延到布裡斯班城地區外圍的時候,甚至都已經做好拋棄城市,前往沿海的準備。
但好在澳洲雖然天氣有些問題,但大體上沿海地區還是安全帶,沒有內陸地區那麼極端。
火勢很快便被撲滅了,隻不過是更慘的英國人乾的。
事後統計,三萬英軍直接損失四千二百人,間接損失五千六百人,總計接近一萬人,三分之一的有生力量被廢。
這種感覺隻能用“西伯利亞暖流”鋪麵來形容。
而在布裡斯班城站穩腳跟的商漢聯軍,首先打的不是英國人,而是他們的狗腿子澳洲人。
這幫家夥看似戰術拉胯,但是有一點不得不佩服,那就是土澳士兵,確確實實要比一般英國兵要有骨氣,多次和華人獨立軍打到拚刺刀的程度,這在白人中可不多見。
可能是本土作戰的勇氣加成,也有可能是骨子裡的盜匪基因覺醒,反正這幫家夥確實能打。
但是這裡麵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組織力和戰術,實在太差了。
以至於前線指揮的商國第二師師長黃齊金都有些驚訝
“這是一支奇怪的軍隊,單看對戰時的勇氣,一度以為是英軍精銳部隊,後來再看戰術,簡直就是小學生,我不知道英國人是怎麼訓練的,但他們實實在在是浪費了這些士兵,浪費了他們的天賦!!”
誇完之後,就是下達了總攻的命令,什麼天賦,什麼勇氣,在戰馬麵前,都是笑話!!
(戰馬二型戰車)
“轟轟!!”
聆聽著炮火,還在港口戰艦上的楊立冬隨後開口
“向本土發報,就說我軍以完成初步任務,請求下一步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