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確實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七上八下這種論調,直到1987年,中央發布十六字方針:允許存在,加強管理,興利抑弊,逐步引導,才真正有了定論。
在此之前,雖然偉人曾親筆做過批示:放兩年再看,但爭論並沒有停止發酵,依然在全國範圍內持續著。
這就是時代的局限性,乾什麼事都被絆著,做什麼都得瞻前顧後,一不小心就犯了錯誤。
這是大勢,全國都是如此,林啟風也沒辦法改變,但好在也不是沒有解決辦法。
改革開放到現在已經是第四個年頭,如何吸引外資,成為了各地政府的工作重點,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深城自然首當其衝,而離深城最近的,自然便是香江。
既然港資企業能到內地開辦工廠,那收購一家香江的工廠,借殼回來辦廠,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而且,由於受地域限製,香江發展重工業難度很高,服裝業就成了香港發展最完善,又最具規模的第一大行業。
大的工廠暫且不說,林啟風也沒錢收購,小一點的針織小廠,簡直多如牛毛,其中總有因為經營不善要麵臨倒閉的,隻要有錢,收購難度應該不會很大。
林啟風越想越覺得有戲,心裡打好算盤,道:“看來得去趟香江了,張經理他們廠不是港資企業嗎,那咱們也變成港資企業,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可是,我聽說去香江是需要通行證的,這東西可不好弄。”胡同苦著臉,感覺跟不上林啟風的思維。
八十年代去香江的合法途徑就兩個,一個是你在香江有直係親屬或者海外關係,可以用探親的名義申請通行證;另一個就是經商。
林啟風倒是真的想去經商,可他的工廠八字還沒一撇呢,也沒有認識的香江企業能給他發個邀請函,事情有點難辦。
正規渠道去不了,偷渡就更不可能了,沒有合法身份,即便去了也什麼都乾不了,那還去乾嗎。
一盆冷水澆在頭上,林啟風沉默一下,然後突然想起一個人來,許英來這邊也有大半年了,不知道能不能幫上點忙,既然沒有彆的辦法,隻能死馬當成活馬醫,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了。
“許英還記得不?沒準他能幫上點忙。”林啟風道。
胡同眼睛亮了一下,這個二世祖關係深厚,倒是真有可能辦成,可沒高興兩秒,又沉了臉道:“那老小子都有大半年沒見到他人了,咱們上哪找去。”
“彆擔心,我知道怎麼找他。”林啟風笑笑接著道:“年前合夥做了點生意,他現在人應該就在這邊,開了個公司,雖然不知道具體地址,但是電話我記著,可以打電話問問,你知道附近哪有電話亭嗎?”
年前倆人發過電報,上麵留了公司的電話號碼,可能是重生者的福利,林啟風隻看過一遍就記下了,直到現在依然記憶尤新。
“咱們住的賓館前台就有電話,但是不知道讓不讓打。”胡同不太確定道。
上午累到眼睛都睜不開,也沒注意到,這下倒是方便很多,林啟風開口道:“應該沒問題,既然裝了電話,總不至於是擺著看樣子的。”
胡同點點頭,有點迫不及待想要離開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