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自知之明(1 / 2)

十二年前,一位名叫楊瑛的武三代來到臨縣創業。

百花穀飛速崛起。

直接就把臨縣的友商壓得喘不過氣。

不過還好還好,我大齊的武者,但凡是年紀大些的,因為見過世麵,所以都有一個特性,那就是懂人情世故。

所謂江湖上的人情世故,無非是沉住氣、看得開、慫得快。

所以百花穀立派之後,吳畏前後打聽了一圈,便知道了厲害,根本不用楊掌門教他規矩,他就已經在考慮怎麼當狗才能多喝幾口湯了。

於是,根本沒有發生任何衝突,吳畏便擺出一副甘附驥尾的模樣,處處隱忍退讓、伏低做小,百花穀在臨縣的任何事務都全力配合。

這便是人情世故的好處。

普通的貓頭鷹見到鳳凰飛過,會以為對方來搶自己的死老鼠,而吳畏看到鳳凰飛過,卻扔掉爪中的死老鼠,毫不猶豫地跟在鳳凰後麵、為其護航。

於是鳳凰也給了他一點殘留的練食和醴泉。

所以,鐵線門在他六十五歲時晉升二乙門派。

按照門派發展的客觀規律,這本應是他七十三歲後才可能發生的事情。

這麼懂人情世故,他對李白龍的態度自然極好。

——畢竟吳畏曾在甲級宗門裡讀過研,還參過軍,又做過訪問學者,他知道真正的天才是什麼樣的。

兩邊見禮完畢,李白龍看一眼吳畏身後的少年。

那少年十三四歲的樣子,卻已經筋骨有力、肩寬背闊,眼神湛然有光,肩上的扁擔彎如弧月,他看著卻毫不吃力,顯然底子打得很好。

隻是看著一派單純無邪,望著李白龍,滿眼都是好奇。

一副還沒有被這世道欺負過的樣子。

李白龍指了指他的扁擔,笑問道:“世伯來取皇糧?”

“人老力衰,領些嚼穀,胡亂度日罷了。”吳畏撫須道,“我老矣,今生不做他想,兒孫天資有限,隻望這曾孫爭氣。”

他說完,便朝著挑擔的少年說道:“阿生,給武魁叩頭。”

少年明顯有些不太情願,但礙於曾祖的威權,還是乖乖舍了擔子。

“世兄免禮。”

李白龍阻止了他。

少年就坡下驢、順勢沒跪,並投來感激的目光,因為自尊得以保留。

而因為沒有受這一禮,李白龍自然也免掉了將來照拂一二的道義。

兩人都覺得自己賺了。

吳畏老爺子不這麼認為,但他毫無辦法,不過老人做事講究火候和分寸,他岔開話題,問道:“武魁是來拜訪縣尊的嗎?”

李白龍答道:“我找馮國忠有事。”

馮國忠乃是本縣縣尉,總管臨縣武事,實權在握,乃是縣衙二號人物。

尤其本縣縣尊還是文舉出身、熬資曆熬出來的吏轉官,平素便被功勳武官轉業的縣尉輕視和壓製,這縣衙中誰說話最響,那還真不好說。

吳畏刻意結交、著實巴結了縣尉大人數月,才讓對方對他的稱呼從“吳老前輩”變成了“吳老哥”,勉強論上了交情。

而這般出身邊軍、久經戰陣、與縣尊分庭抗禮的豪傑人物,在李白龍嘴裡,隻是輕飄飄的“我找馮國忠有事”。

些許感慨隻是升起一瞬,便立刻煙消雲散,吳畏客氣道:“可有用得上鐵線門的?敝派門眾武功不成,但跑腿打雜還是得用的。”

李白龍很禮貌地致謝:“若有所需,一定相求。”

吳畏知道這是客套之言,不過江湖嘛,本來就是互相客氣客氣,對話已至尾聲,他又問道:“解元郎,明年便要進京入試了?”

李白龍答道:“大宗師說我武道火候已成,自古無場外的武進士,如不進京考上一考,如何甘心?”

吳畏聽得這話有點怪又有點熟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