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若離真煩孫氏這種人,真是打不死的小強,卻絲毫不讓人敬佩,隻讓人覺得惡心。
孫氏呆呆的,反應有些遲鈍,愣了一會兒,最後一句話也沒說,轉身走了。
劉氏抱著一摞盤子過來,看了看孫氏的背影,小聲道:“肯定是想讓你帶著四郎進京。”
對這事兒,她也是樂見其成的。帶四郎進京,就得帶三郎。大郎夫妻已經在京城了,都是一樣的侄子,沒道理帶大房、三房的不帶二房的。
上官若離從她手裡接過盤子,按照花色和樣式分開,“我們這次去考試的,還不知能不能高中。即便是中了,也不知道留京還是外放到其他地方去,再說了,四郎現在想讀書科舉,到處跑反而會耽誤念書。”
劉氏笑道:“可不是,白先生是進士,教的也很好。”
上官若離道:“就是京城的學堂,先生是進士的也不多,希望村裡的這些孩子們知道珍惜,好好念書,將來也可以考個功名。”
李氏和劉氏都道:“是呢,咱們還是有運氣的。”
東溟子煜用了兩天拜訪了先生和同窗,與礦山上的褚大人、覃薄宣等人聚了聚。
上官若離收拾行李,給上官是收拾行李。
第三天,一家人、上官是跟著容川和顧淩雲的隊伍出發進京,錢老太、東老頭帶著一家人送到路口。
這一路上有容川和顧淩雲在,住宿吃飯打點的妥妥當當,有名勝古跡的地方,停留一天遊覽遊覽,慢慢悠悠地用了二十來天的時間到了京城。
京城叫長安,位置與曆史上的長安差不多,依山傍水,風景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