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顯然早就想過這個問題了,想也不想地道:“首先,小夥子得人品好,稀罕三丫。長相好賴的,倒是無所謂。”
淩月繼續問道:“對家世呢?”
李氏也想過這個問題,“家世跟咱們門當戶對是最好的,高嫁不能太高,畢竟我們這一房隻有二郎是個舉人。”
淩月問道:“低嫁呢?”
李氏看淩月的目光裡有了猜測,“低嫁也不是不可以,但要看對方的情況,還有三丫自己的意思。”
淩月看出她的神情有些排斥,問道:“您不將三丫姐姐的婚事跟我們姐妹們比嗎?”
李氏隻是個普通女子,也有女人的通病:“當然會比啊,一家子姐妹之間也會比較的,唉!但兩口子過日子,不是過給彆人看的,好不好隻有自己知道,還得看三丫自己的意思。”
淩月的婚事她是不敢比的,人家是皇子妃,三丫也不是那塊料,大丫、二丫的女婿也很好,三丫的婚事即便是不能跟他們相當,也不能差很多吧?
不然的話,回娘家的時候,人家坐馬車,穿綢緞,提著高檔禮物。你回娘家,坐驢車,穿粗布衣裳,帶得禮物扣扣索索。
在一塊兒一比,能泰然處之的人極少。時間長了,自己都受不了。
男人覺得娶錯了人,還能納妾,女人呢,嫁了人,後悔就晚了。
上官若離也看出淩月的神情不對了,回了房間,問道:“怎麼回事?三丫有意中人了?”
淩月將今天梅林的事說了,“我看大伯娘的意思,怕是不會同意三丫嫁給上官誌那樣條件的人。”
上官若離不會過多插手侄女的婚事,可以給意見,可以幫著調查人品等,但大方向還得人家父母做主。
二郎和顧妍兒的婚事,上官若離就是個中間傳話的,她也沒替東有田和李氏做什麼關鍵的決定,畢竟她隻是嬸子,不能不管,但不能管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