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小廝和陳青雲的小廝在前頭給他開路,人人臉上都帶著笑容。
四郎和五郎已經掃視了一遍榜單,看到幾個與自己一起和蘇大儒學習的同窗,也跟著往外擠。
陳青雲一看回來的人都麵帶喜色,放了心。
但聽到是一百二十八名,喜悅勁兒就沒那麼大了,跟兩個小舅子比起來,還是差得有些遠啊。
上官若離笑道:“這次咱們滿載而歸,你們都是好樣兒的。不過,還不是慶祝的時候,接下來,你們得為殿試做準備。”
大丫笑道:“對,殿試結果出來,再慶祝也來得及!”
她倒是知足,沒落榜就行,有容川和四叔在,授的官差不了。
家裡一片喜氣洋洋,若是殿試不出狀況,狀元和探花都會出在他們家。
淩月得到草兒的彙報,賞賜了許多東西回去,娘家兄弟和姐夫有了功名,自己的底氣更足了。
東溟子煜對他們的成績也很滿意,私下裡問五郎道:“若不是跟四郎一起考,你很有可能也能得會元,有沒有心裡不舒服?”
五郎倒是大度,“自家兄弟,有什麼不舒服的?我們早早入官場,也早些幫您和姐姐。再說了,我不是聰明絕頂的,沒有四郎哥,說不定有彆人,我也不一定
就是第一名。”
東溟子煜摸了摸兒子頭,欣慰地笑了,“你的學識不比四郎差,但你在心計、人情、變通這方麵,比不上他。不是你不聰明,而是那些東西需要吃苦吃虧才能
練得出。”
四郎從小見證東有銀家暴、出軌、判家、娘瘋,帶著年幼的弟弟和瘋娘跟著東溟子煜一家走南闖北,心路曆程要比被父母姐姐寵著疼著的五郎要艱辛的多。
成長,是要付出代價的。